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54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職場生活

獨立書店 閱讀革命

閱讀,是往內了解自己、向外探索世界的途徑,保有獨立思考特質的獨立書店,正在台灣各地製造安靜的閱讀革命。樹梅文化藝術基金會學習獨立書店,集小資源做重要的事之精神,舉辦了台灣第一個獨立書店獎《獨書獎》,獲獎的書店特色不一,地點遍及全台各地,在地直擊幾家散落北、中、南、東的書店,特別能感受其有意思的魅力。

日期:2022-11-16

產業時事

首創零廢棄外送平台,從「Miss Eco一口覓食」開始永續日常

全台首創零廢棄的環保外送服務平台—Miss Eco一口覓食,致力尋求同樣具永續願景的餐飲業者合作,以循環餐具外送餐點,減少外送製造的大量一次性垃圾。共同創辦人洪和晴、陳妍廷竟於學生時代即投入創業,並於經營團隊期間雙雙考取醫師執照成為準醫師。

日期:2022-10-28

數據共享創造新商機

遠雄悅來飯店導入智能語音 數位平台帶動花蓮在地商機

位於花蓮海濱的遠雄悅來大飯店,為英倫設計風格、坐擁蔚藍太平洋。來此入住的遊客,進房後就會在桌上見到一部智能語音管家「小美犀」。它不只能讓房客與飯店即時聯繫、反映需求,也提供花蓮旅遊景點、美食店家、伴手禮與小農文青商店等在地資訊,透過數據運用,既可讓消費者更貼近地方產業,另一方面也讓微型商家得以掌握消費者輪廓,進而發展商品、精準行銷。

日期:2022-10-12

產業時事

他負債千萬遠赴海外還債,最後帶7萬回老家、幫小農「想辦法」賣貨:無毒好東西沒通路太可惜了

花蓮的好山好水,總是令人難以忘懷,也向來是台灣各縣市中相當熱門的觀光區域,在這南北狹長150公里的土地上,不乏農業的富饒樣態,無論文旦、咖啡、芋頭、米、紅藜等農作物,都能在花蓮找到。不過,身為農業大縣的花蓮,同樣面臨勞動力不足等產業發展的問題,再加上境內幅員遼闊,資源難以整合,或許各家農戶有著很厲害的農產品,卻往往因為規模過小而難以推廣,成為農業發展的限制之一。在地品牌《洄瀾無毒》針對這些農業痛點,集結在地的花蓮小農所生產300多項的農產品,在實體及虛擬的銷售平台上販售,也將部分產品賣到國外去,從此改變不少農友的生活。常幫農友們「想辦法」的創辦人吳居對於自己的家鄉有著更大的夢,就是希望能推動花蓮農業轉型,朝向高產量、高經濟價值的方向前進,也讓花蓮農產品走出自己的特色。

日期:2022-09-29

產業時事

岩生築見用科學化、客製化 讓小農收入多三成 他靠十八個數據養雞 賣進米其林餐廳

岩生築見創辦人江宥寬將偏鄉零碎的土地轉化成優勢,輔導小農用科學養雞,發展出數十種不同的雞種,打破台灣長期以來食材限制與瓶頸,讓米其林餐廳也搶著買單。

日期:2022-09-28

職場生活

2022年米其林名單出爐,頤宮連續5年蟬聯三星…2家高雄餐廳獲一星,台南是必比登最大贏家

台北、台中、台南、高雄2022年米其林指南公布最新名單,今年除台北、台中,新增台南與高雄。頤宮(Le Palais)連續5年蟬聯全台唯一的米其林三星。高雄有兩家餐廳獲得星級肯定,分別是Liberté、承。台南則是必比登的最大贏家,有27間小店入選。

日期:2022-08-30

職場生活

2022米其林摘星攻略!欣葉鐘菜、承Sho、壽司芳...這些新入榜餐廳,奪星之路甘苦一次看

《2022臺北、臺中、臺南&⾼雄⽶其林指南》8/30舉行頒獎典禮,本屆特別的是,除了「臺北、臺中」的一、二、三星餐廳,指南首度納入臺南與高雄雙城,共 83 個店家入選,2 家高雄餐廳獲得一星肯定,5家臺北餐廳新獲得一星肯定,2家餐廳新獲得綠星肯定其永續承諾。根據米其林官方規範,獲得一星的餐廳表示在同類別裡出眾;二星代表廚藝高明、值得繞道前往;三星為最高星級,代表餐廳供應的料理出類拔萃、值得專程造訪。今周刊曾報導過欣葉鐘菜、承Sho、壽司芳、Paris 1930 de Hideki Takayama、雅閣,奪下一星殊榮,其中雅閣非首次摘星,但是新主廚表現驚艷。另外,還有米其林綠星小小樹食也是這次新入圍的餐廳。新入圍的各家餐廳,奪星之路怎麼走?以下是今周刊精彩報導以及完整米其林餐廳名單一次看!

日期:2022-08-30

產業時事

台灣首份跨界永續風險調查出爐! 少子化、貧富差距等七大風險 10年內恐影響過半人口 惟八成民眾仍置身事外

近幾年永續議題引發各界關注,KPMG安侯建業今(26)日發布首份由產官學研創協力完成的《臺灣永續風險大調查》報告,提出「風險11見」,包括:經濟不平等、缺乏居住正義、少子化、生態破壞及通貨膨脹…等風險,都是將於未來10年影響台灣50%以上人口的重大議題。但驚人的是,僅2成受訪者認為個人應主責採取行動,超過8成的受訪者仍希望由政府負責應對風險。

日期:2022-08-26

財經時事

當六千人跨出了自綠的第一步,改變就從現在開始!

8月20、21日今周刊於南港瓶蓋工廠舉辦的2022第一屆《自綠生活節》圓滿落幕,為期兩日的活動共吸引六千人次到場參加,蒐集超過一千個寶特瓶空瓶。自綠生活節不僅提供了民眾假日休閒的好去處,還能用行動,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日期:2022-08-25

職場生活

這些好料不能吃! 食物趣味設計

各式各樣的美食,除了用來品嘗,其實還有更多實用、有趣的用途!經由創作者的巧手細心琢磨,比實品小十二倍的微型食物模型,精緻迷你;台灣人愛吃的小吃集錦,用一張本島地圖做圖解;炸雞排和佛跳牆,在夜裡點上火,就變身照明蠟燭。滿桌幾可亂真的食物創作藝術,湊近細瞧,精緻的程度叫人垂涎三尺。

日期:202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