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34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大馬小鎮之女,變身台灣新創人資大總管!「新台灣幫」能補足百萬工作缺口?

各行各業喊出的「缺工」聲,幾乎成了這個時代台灣就業市場的背景音。根據104人力銀行截至11月6日的最新統計,目前國內各產業釋出的工作機會,已連續9個月超過百萬。

日期:2023-11-15

產業時事

百萬缺工時代,如何留住外籍生、打造新二代友善職場? 一個都不能少的新台灣幫

(今周刊1404)新冠疫情之後,缺工聲愈喊愈響了。產業需才孔急,年輕人在哪?其實,早有一群跨越國籍的「新台灣幫」,默默成為了台灣勞動力的新支柱。

日期:2023-11-15

投資理財

世芯-KY、創意、M31…微軟AI晶片亮相「成本降低3分之1」能與輝達抗衡?盤點哪些台廠受惠

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銳不可擋,雲端服務供應(CSP)大廠積極推出自研晶片,意圖擺脫對輝達晶片依賴。微軟代號「雅典娜」(Athena)的AI晶片,14日於開發者大會亮相,專為生成式AI打造而生,提供微軟於人工智慧領域更多選擇。

日期:2023-11-14

產業時事

IBM向軟體人才招手!前進高雄5年喊募千人 「畢業即就業」深入在地校園培訓新鮮人

台灣IBM加碼在台進行戰略性投資,選定高雄落腳在台的第二大據點,並於13日正式啟動「IBM高雄軟體科技整合服務中心」,配合高雄市府「亞灣2.0」計畫,並預計於五年內招募至少1,000名在地軟體人才,透過結合IBM在北部的專業諮詢團隊,將為客戶執行數位轉型的服務量能延續到後段的委外服務,在台與客戶建立更深廣的長期策略夥伴關係。

日期:2023-11-14

職場生活

吃日式料理可預防「脂肪肝」? 研究曝:12大飲食「這三者」效果最好 想逆轉疾病快採取6措施

台灣飲食文化深受日本影響,不僅日式料理店眾多,日本的養生文化也深植人心。如今研究證實多攝取「日式飲食」,竟然與促進實際健康狀況有關?發表於權威營養學期刊《Nutrients》的文獻表明,日式料理常見的大豆、海鮮與海草(如海帶、海藻),有助於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風險。

日期:2023-11-11

賦能企業ESG創新商機 打造「永續臺北好企機」

全臺首創「永續臺北好企機」 賦能中小企業永續轉型

臺北市政府蔣萬安市長重視城市永續發展,上任提出四大市政願景,包括促進「國際的臺北」、「生活的臺北」、「創新的臺北」、「科技的臺北」,皆與永續發展息息相關,因此,市府不僅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循環城市、平權共融等政策,更率先全台地方政府,推出「永續臺北好企機」中小企業ESG轉型輔導計畫,用具體的行動為本市中小企業超前佈局競爭優勢。

日期:2023-11-10

產業時事

明基醫院風光赴港上市,台灣苦勞醫生卻忙到中飯都沒空吃,醫療產業制度改革已經是當務之急

談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的問題前,先分享最近自己看病的經驗。

日期:2023-11-06

遠傳新創加速器

遠傳攜手新創開拓新經濟市場 聚焦車聯網與車禍線上諮詢服務

全球從傳統製造工業經濟,逐步邁向以大數據、5G與AI等為核心的「新經濟」,透過知識和資訊創造價值,同時提高生產力,這波浪潮不僅為企業創造藍海新商機,更重要的是掌握下世代產業話語權。遠傳電信在本業基石上,積極拓展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大人物」等新經濟產業,帶動多元垂直智慧應用發展,引領生態系中的新創夥伴攜手航向新藍海。

日期:2023-11-03

產業時事

軍醫退伍後,他棄公職鐵飯碗選擇創業...童瑞龍:童綜合最早的創院地址,原是大哥退伍前買來自住的家

「童醫師,台一線清水彎道發生車禍,我把受傷的人載來了,你趕快看看,」一位計程車司機身上沾著未乾的血漬,口中不斷嚷著,神色緊張地直接衝進童醫院。聽見動靜,穿著白袍的童醫院院長童瑞欽立即起身,馬上帶著護理師與助理跟隨計程車司機衝出門外,大家合力將受傷嚴重的病人抬進診間,準備開刀治療。這是70年代初期,台中沙鹿童醫院經常出現的景況。50年前,那裡還是醫療資源不足 的地方,沒有救護車、沒有推床,因此, 當中部海線民眾發生意外時,為了爭取搶救時間,傷患都是由計程車司機直接送到醫院。「傷患必須包紮、固定好才能移動,這是現在才有的緊急處置觀念,當時大家都不懂,」剛退伍就到台中沙鹿童醫院,幫大哥童瑞欽處理行政庶務工作的童綜合副董事長童瑞龍,回憶起如今看來可能有些難以想像,卻又真實發生的故事。

日期:2023-11-02

產業時事

淨海行動、環境教育、海洋艦隊多管齊下 環保局創新運用AI智慧、無人機科技執法,守護海洋環境成果豐碩

臺中市海岸線長達41公里,為了改善海洋環境品質,環保局透過無人機空中巡查影像智慧辨識,即時追蹤污染源,並結合民間環保艦隊淨海撿拾海廢,陸域則透過海洋環境教育活動宣導減塑生活及辦理淨灘,集結陸海空公私協力的默默深耕,共同守護這片蔚藍海岸。

日期: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