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165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投資理財

一家人住了20年的房子被房東收回,我們才知道原來租屋市場這麼夯...30歲的租房經驗讓我體會人情冷暖

房東為何會將房子出租,想必是看到了其中的獲利,日後收回來賣掉賺價差或留給子女,這都是很常見的模式,一來房客的租金付掉了房貸,如果房屋位於精華地帶,還能夠提高價格出租;二來房屋在許多人眼裡是有保值性的,不像股票波動這麼大,因此台灣的買房投資風氣從以前到現在都不曾衰退。

日期:2023-12-06

產業時事

台灣億萬富豪變多更有錢!平均每一人就手握26億美元 瑞銀揭露這些有錢人投資偏好、未來理財規劃

瑞銀日前發布2023年《億萬富豪報告》,當中指出全世界富豪人數亞洲最多,尤其中國擁有85名億萬富豪;而台灣在亞洲區排名第4,且有錢人變得更多、更有錢,財富增加了接近三分之一。

日期:2023-12-02

產業時事

巴菲特60年合夥人,回顧99歲查理蒙格傳奇一生:含金湯匙出生卻家道中落,差點變氣象專家,人生與投資的智慧箴言

2023/11/29編按: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副董事長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於美東時間週二(11/28)清晨於加州洛杉磯醫院安詳過世,享耆壽99歲,他原本將在明年1/1慶祝100歲生日。「股神」巴菲特在聲明中表示:「沒有查理的靈感、智慧和參與,波克夏不可能達到今天的地位。」

日期:2023-11-29

投資理財

為什麼有錢人的錢越花越多?他從住1坪套房的社畜到身價破億財富自由:理財的本質就是2件事

為了以錢賺錢,得需要先有「錢」。為了賺取這筆錢,要將勞務所得的價值最大化,而為了提高勞務所得報酬率所需要的節流,實在讓人覺得無聊又不方便。比起「節流」,我更偏好「合理的消費」這個詞;如果說節流一詞其節省的概念較強的話,合理的消費更接近「有效使用金錢」的概念。

日期:2023-11-29

投資理財

財力750萬硬買1200萬的房,房貸過寬限期下場會有多慘?月收入6萬小夫妻啟示:要買你買得起的房

現在很多年輕人對買屋充滿了挫折感,還有一項原因就是以大都會房子做為購買標的。何止台灣,全世界年輕人如果沒有富爸爸或祖上庇蔭留產,一開始就要入住首都或大都會,只能說「想太多!」

日期:2023-11-28

產業時事

柯文哲拒絕的2億美元究竟誰給的?郭台銘被點名回應4個字…趙少康:國民黨一窮二白不會這樣做

今周刊編按: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在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談到有各式各樣的掮客、騙子向他行騙,開價2億美元請他擔任副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說,他不知情,不過暗示性語言不太妥當。而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趙少康原本第一時間說他「大概猜到了」,但週二又改口說「不知道」,趙少康只說國民黨一窮二白,不會做這種事情。至於柯文哲能拒絕2億美元,則是對他表示肯定。柯辦發言人陳智菡則是說「消息來源我們知道是誰,國民黨方面也清楚,的確有這個人」。而退選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被點名就是這個人,郭辦發言人黃士修則是表示「絕對不是」,「或許請趙少康向朱立倫探聽,怎麼會有2億美元這樣的計價單位」。

日期:2023-11-28

職場生活

為了賺錢養家放棄考律師遺憾多年...50歲後的法律系同學會讓我發現:原來,我混得沒有比較差

我陪女兒道路駕駛,車子在台三線奔馳,從新北市土城開往新竹北埔。女兒今年春節後找到工作,在電視台上班,負責氣象播報的美術效果,例如拚圖、字卡等等。她在學校主修動漫。

日期:2023-11-25

職場生活

獨自拉拔3兒女長大,88歲阿嬤不拿孝親費、也不留遺產給子女:我不是有錢人,但我的錢要自己花

陳婆婆是我在船上認識的乘客,她是香港人,那年88歲,隨女兒住在加拿大多倫多,身形雖然矮小,講話時嘴唇有時會不自主抖動,但行動靈活,頭腦清晰。

日期:2023-11-23

產業時事

有錢人不需要騙人、帥哥美女更值得信任...台大教授孫中興點出:11種害你容易被詐騙的信任誘餌

其實就社會整體來看,不管古今中外,為了社會的正常運行,詐騙是很少見的。但從個人面來看,你只要被騙過一次,無論大小,就會覺得詐騙無所不在—儘管實際上,詐騙還沒盛行到足以妨礙社會的運作;要達到經濟崩盤、通貨膨脹,那才是完全沒辦法運作的程度。最常見的信任是來自於「人」,有時候則是根據「制度」。在傳統社會裡,因為你認識那個人,所以你相信他;如果是在陌生情況下,你不懂那個人,要相信他恐怕有點困難。

日期:2023-11-22

投資理財

獨家專訪》「4%超完美退休法則」30年不敗金律發明人最新詮釋:打敗通膨怪獸、安心現金流教戰

(今周刊1405)他用一篇報告,畫下了一道名為「4%法則」的標準界線,這條界線,影響了將近30年的退休理財規畫思惟,在通膨陰影仍在、美國利率居高的環境下,這位退休理財教父提出忠告:這可能是最糟糕的退休時刻,但也是最棒的理財時機。

日期: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