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88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產業時事

97歲總統府資政辜寬敏辭世》3/1起五天 台灣制憲基金會開放各界悼念

台灣制憲基金會周二(2/28)晚間公告,27日逝世的董事長辜寬敏悼念地點,將設於基金會大會議室,地址為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66號3樓(匯豐銀行旁252巷進入;近捷運行天宮站出口1)。開放時間從本周三(3/1)起至周日(3/5)止,每日上午9點至晚間7點,開放社會各界追思辜先生之精神與理念。基金會提醒,請前來悼念者,全程配戴口罩,入場亦將實施體溫監測、酒精消毒等防疫措施。由於本會地點位在商務辦公大樓,亦請協助維持左鄰右舍辦公機構之寧靜。因悼念空間因素,懇辭花圈、花籃與輓聯。(原文刊載於2023/2/27,更新時間為2023/2/28)

日期:2023-02-28

職場生活

全球史無前例「蛋荒」,想進口緩解都辦不到!權威專家籲「千萬別輕易凍漲」提兩大根本解方

國際禽流感疫情、極端氣候、飼料價格高等問題釀成蛋價高且缺蛋,學者許振忠坦言這次蛋荒的狀況,是各種國內外大環境問題的總和,導致今年就算想從國外進口緩解蛋荒都辦不到。許振忠除建議蛋價可合理協調,不宜輕意凍漲,並點出認為兩大根本之道,在於「傳統雞舍升級」、設置「洗選中心」,如此才能降低氣候變遷、疫病等風險的衝擊。

日期:2023-02-23

全台防疫報導

等了800多天,室內今起免戴口罩!公共運輸、醫院…只剩這8類場所需配戴,3張表一次弄懂

等了800多天,台灣自週一(2/20)起室內不用戴口罩了!除了醫療機構、醫事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等8大場所需全程配戴口罩外,其他全面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由民眾自主決定。不過校園防疫規定未同時放寬,要到3/6才會放寬校園室內戴口罩規定。百貨業者遠東SOGO即搶先宣布,配合指揮中心放寬室內配戴口罩之規定,2/20起放寬百貨室內口罩配戴政策,消費者來店不強制要求佩戴口罩,但公司餐飲部門人員依規定配戴口罩,第一線服務同仁仍建議持續配戴口罩。而民眾關心的確診者隔離及傳染病改類等放寬措施,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由於確診隔離調整為0+N,會牽涉到給付調整等跨部會協調,3月比較有可能實施,傳染病改類則是最後的措施。王必勝2/18視察台中市次世代疫苗快打站時表示,口罩令循序鬆綁,目前追加劑涵蓋率僅2成多,加上感染後自然產生免疫力約6成,盼能達到8成目標,未來也建議民眾1年打1劑,提升保護力。另外,北市從2/20起,50歲以上接種任一「追加劑」就送500元禮券,新北2/15起65歲以上長者不限劑次也送禮券。

日期:2023-02-20

職場生活

噴酒精也殺不死...諾羅侵襲單周16萬人腹瀉就醫 「1人吐全家遭殃」8大QA教你如何預防、症狀有哪些

肚子一陣絞痛,腹瀉到無法離開馬桶,冬季春節前後正是「病毒性腸胃炎」流行期,像是諾羅病毒、輪狀病毒、腺病毒都可能造成,據東森新聞報導,光是春節連假結束後單週就有16萬人腹瀉就醫。根據疾管署監測近期腹瀉就診人次明顯上升,面對病毒性腸胃炎該怎麼辦?

日期:2023-02-12

投資理財

30年前年賺百萬卻留不住1間房!60歲無法退休運將的中年告白:有些事到了50歲才知道,真的也晚了

這位運將大哥頭髮很白,年紀稍長,應該有60歲了,笑瞇瞇的,就算戴著口罩也看得出來應該是滿和善的人。

日期:2023-02-08

產業時事

有影/17歲高中生「1舉動」,讓壽司郎市值蒸發36億!公司氣炸喊告,屁孩這樣回應…

2023/02/02更新:這起高中生惡搞壽司郎還拍攝影片的事件,害得壽司郎股價暴跌,一夕蒸發掉160億日圓(約新台幣36.7億元),造成公司損失慘重,氣到向該名高中生採取刑事與民事途徑究責。根據日本《報知新聞》(スポーツ報知)報導,這起荒唐事件鬧大後,當事少年的爸媽急忙帶他到壽司郎道歉,但壽司郎卻拒絕接受,認為少年的行為嚴重破壞了公司和顧客之間的信任關係,決定「以最嚴格的態度」向法院提出告訴,追究少年的民事與刑事責任,並賠償損失。對此,前東京地檢特搜部副部長、現任律師若狭勝指出,就刑事角度來看,少年的行為恐觸犯了「威力業務妨害罪」(即以武力強行妨礙業務),一旦判定有罪,很可能被處以3年以下的徒刑,或50萬日圓(約11萬元新台幣)以下的罰款。若狭勝補充,就民事角度來看,店家可向該少年索取賠償,如他這樣在餐飲店的惡搞行為,店家可依據商品替換費用、清潔費用等來決定賠償金額,「如果店家能證明該影片對生意造成影響,除了上述費用之外,少年可能還要賠償店家的收益損害。」

日期:2023-02-03

投資理財

年輕從事旅行業年收200萬,晚年卻在開計程車?他嘆:有些事50歲後才懂,真的也晚了

這是位很有福相的運將大哥,他也說很多人都這樣講。年輕時賺到的錢,買股、買房都賠錢就算了,還讓娛樂費用無止境的提高,把家財散盡。這不是三十年前年收入一、兩百萬的人會想到的事,但事情就是發生了。

日期:2023-02-03

職場生活

燒開水為何要取「晚上的水」?原因跟管線有關…譚敦慈:這「1動作」必做,煮水2撇步大公開

燒開水正確步驟,你都做對了嗎?想在家煮開水並非隨時都可以,要挑對時間才是重要關鍵,無毒教母、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建議,大家在煮開水時,最好取晚間的自來水,她坦言,晚上時段的水較不容易有「有毒物質」殘留,為什麼?

日期:2023-01-30

職場生活

諾羅14萬人中招,乾洗手、酒精殺不死病毒!重症醫:春節聚餐「這兩動作必做」才不會春節跑急診

今周刊編按:近來諾羅病毒有升溫趨勢,上周因腹瀉就診人次就高達13.9萬人。對此,有醫師提醒,諾羅病毒不像新冠病毒一樣有「脂質套膜」用酒精無法消除,正確方法要用肥皂加水,勤洗手最有效。

日期:2023-01-18

產業時事

機器人取代看護 為長照終極方案迎來曙光? 二○二三年最值得關注的照顧機器人

在二○二三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上,照顧機器人成為全場關注的焦點之一。但是日新月異、非常吸睛的照顧機器人,距離取代「推輪椅的外籍看護」,還有很長的距離,原因是⋯⋯。

日期: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