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132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職場生活

大魚大肉不忌口、一天睡4小時,身體卻比50多歲的我還勇...彭菊仙:80歲賣魚阿嬤教會我的養生之道

養生,就是把自己活成一頭簡單而快樂的豬 讓身體放鬆如乾透的木頭一般輕靈放鬆; 讓心神凝止、靜如平鏡,繁瑣之事過眼而不留,不再耗損能量。

日期:2024-04-05

投資理財

台股2萬點是崩盤預兆?達人揭加權指數的計算BUG:無腦亂空的人,下場將慘過「錢放銀行定存」

我的證券業務員在今年農曆年前,評估「萬八」高點最好是空手或減碼為宜,但年後我依舊持續加碼看好個股...

日期:2024-04-01

產業時事

一個臨床獸醫師的告白:以前在學校,什麼手術都要按照教科書;但在現場,太多是書上沒有寫的事

「老闆!我要3支布袋針,然後再一綑布袋線。」要知道,大動物獸醫是需要創意的。以前在學校的時候,什麼手術都要按照教科書,但是在現場,太多是書上沒有寫的事。

日期:2024-03-24

產業時事

實踐綠色電商!PChome網路家庭響應323世界關燈日、林口A7智慧物流園區天天關燈節電愛地球

PChome網路家庭力行ESG永續發展!連續第四年響應全球最大自發性公益減碳「Earth Hour關燈一小時」活動,將於週六(3/23)當天晚間20:30至21:30於PChome辦公大樓同步關燈一小時,以實際行動落實環境永續目標。

日期:2024-03-22

產業時事

4月電價漲定了?陳建仁曝補貼1族群…漲幅恐達10%!2類型「吃電怪獸」一次看:機上盒入列

各界關注4月調漲電價一事,據悉,電價漲幅約落在5至10%,調漲方案初步規劃為700度以下調漲5%,700度至1000度調漲7%,其中,夏季電費更是令人憂心;對此,行政院長陳建仁週二(3/19)表示,會補貼台電電價,精算後再做最後決定,政府也會細緻調整電價漲幅。為了因應4月電價恐大漲,回顧台電過去列出的耗電量大的電器,其中又分2種類型「穩定進攻型、低調隱藏型」,讓民眾能盡快檢視家中的家電是否為「吃電怪獸」!

日期:2024-03-19

投資理財

輝達加持給肥單,台積電CoWoS落腳嘉義大擴產!志聖、弘塑...盤點10家供應鏈等著吃香喝辣

台積電除了先進製程的投資外,先進封裝投資也不落人後。行政院 3 月 18 證實台積電將首次在嘉義科學園區蓋 CoWoS 先進封裝廠,根據行政院的訊息指出,政府將會撥出 6 座新廠用地給台積電,較原先預期多出兩座,總投資額逾 5000 億元。行政院表示台積電將在 4 月開始動工,預計 2024 年會先興建 2 座。根據市場資料原先推估,台積電的 CoWoS 月產能於 2024 年底的約 3.5 萬片,如今嘉義廠的加入,台積電長期產能可望提升更多。

日期:2024-03-19

職場生活

大學畢業生當保全月薪3萬...讀書那麼多,為什麼賺不到錢?學校不會教你的致富真相:賺錢方式分2種

第43封信:讀書那麼多,為什麼賺不到錢?阮頂天同學:龍哥好。我覺得就算上了大學、考了研也沒有獲得實在的賺錢能力,讀書給人一種啃老迴避社會的感覺。我們怎麼去思考這個問題呢?

日期:2024-03-19

產業時事

落實淨零碳排目標!北醫附醫、長庚、花蓮慈濟…各大醫院投入資源,新光為首家開辦永續專班醫療機構

維護地球的生存環境,不僅僅是國家級政策,更是全球性的重要議題。淨零碳排已是全球風潮,台灣也順勢而為,在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推波助瀾之下,各大醫院紛紛簽署「永續發展倡議書」,承諾實踐ESG、推動淨零排放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為己任,持續發揮影響力。

日期:2024-03-17

產業時事

碳費基準呼之欲出,台泥張安平支持「碳有價」:本土進口商品都應支付碳成本,籲宣告台灣CBAM推動時程

環境部26日將召開碳費費率審議會,也預定3月底公告碳費基準,國內年碳排量逾2.5萬噸的企業,須根據2024年排放數字,自2025年開始繳碳費,意味台灣碳有價時代正式來臨。台泥周四(3/14)表態支持碳有價,但呼籲環境部應同步具體公告台灣CBAM的推動時程表,並要求進口商品開始申報碳排放量,避免使用高碳排進口原料及商品之企業,錯估認為可免除碳成本。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指出,碳議題沒有疆界也無法鎖國,台灣如果只實施碳費卻沒有配套的CBAM碳邊境機制,將會造成高碳排商品傾銷台灣,衍生國家之間的「碳洩漏」,結果實施碳費後的台灣產業價值鏈碳排不減反增。張安平建議,政府要推台灣版CBAM,可以和歐洲學習,因為歐洲從2005年開始,到設定2034年所有行業都要支付碳成本,花了20年時間演進制度。

日期:2024-03-14

職場生活

百年大金 專注本業 超越顛峰 全方位空氣及服務專家 智慧領先

2024年為大金工業創業一百周年,經過了漫長的歲月考驗,現今市值在日本的機械產業排名第一。這樣的卓越來自於一條龍垂直整合,擁有先進研發的核心技術,並將每個零件視為成功關鍵,這種堅持就是「大金標準」。

日期: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