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36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投資理財

股價上漲,是否跟風買進,要先想清楚這三個重點

投資股票的人,都是認為某家公司的股票會漲才買的,但我想請大家再好好思考一件事,那就是為什麼股價會上漲呢?如果抱著「沒有什麼理由,總之好像會漲」這樣的想法的話,那就跟賭博沒什麼兩樣。舉例來說,「因為○○的需求變多,業績應該也會成長」這樣的回答還算有道理。不過,到底正確答案是什麼?

日期:2021-11-03

產業時事

連G20也不去!習近平21個月未出訪全因疫情?《紐時》:他連表面和美國、盟友合作都不想了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21個月未踏出國門引發國際關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指出,新冠疫情只是表面原因,這反映的是北京的考量轉變,重心從對外轉向對內,不再認為必須被迫和美國及其盟友合作。

日期:2021-10-31

產業時事

不聽國際商會建言、嚴守隔離政策、擬建北部都會區⋯ 林鄭月娥一路向北 香港變成「南深圳」

香港享有「背靠中國、面向世界」的特權,原本可以左右逢源,雙邊得利,但特首林鄭月娥卻拚命往北推進。「香港內地化」的命運,已浮現清晰的圖像了。

日期:2021-10-13

產業時事

她爆料4內幕讓臉書股價跌近5%!這個令祖克柏壓力山大的女人,究竟是何方神聖?

2021年10月3日,1名揭露臉書(Facebook)大量內部文件,指控該公司將自身利益置於公共安全之上的「吹哨者」,在電視節目「60分鐘」(60 Minutes)中接受訪問、曝光身分;隔天,吹哨者露臉,以及臉書、Instagram(IG)、WhatsApp發生大當機的消息,使臉書股價應聲重挫,收跌4.89%。

日期:2021-10-05

產業時事

這4個縣市就佔全台第二類施打名單的73%!前衛生署長涂醒哲看:特權疫苗爭議

今年6月7日我寫了一篇文章,「為什麼他們先打疫苗?」,我當時提出疫苗施打原則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第一是讓感染的人因為打疫苗,較不會轉變成重症,這類族群主要對象是老人或慢性病患等,我稱之為福利型疫苗。打疫苗的第二目的是爲了控制疫情,這是從公共衛生的考量,優先給醫護人員、防疫人員、近距離服務人員如長照機構同仁以及活動力高的年輕人,這部分考量點在於減少被感染及傳染別人機會,我稱之為防疫型疫苗。而每個國家對這兩部分施打順序都會有不一樣的思維考量。

日期:2021-09-08

職場生活

下屬向老闆哭請「2個月受孕假」,惹怒全部門!當主管,不怕沒經驗的菜鳥,就怕不長眼的白目

越級報告是自殺炸彈客的行為。尊重你的主管們,學習換位思考,能幫助你不白目、不踩雷。

日期:2021-08-09

投資理財

他從身穿60塊二手牛仔褲窮小子,翻身121億身價跨國集團老董:讓錢「黏」在我身邊的8個投資原則

曾穿著3美元二手牛仔褲的貧窮小子,如今成為飲食跨國集團的董事長金勝鎬,身家超過5,000億韓元(約121.8億新台幣)。在這過程中,他有機會細細經歷有關金錢的各種屬性。他說「我敢說我比任何人都擅長賺錢的事,而且懂得讓錢『黏』在我身邊。」

日期:2021-07-31

產業時事

抄襲、賣學歷火熱! 教育部砸公帑研發「論文抓鬼系統」 掀出版業反彈

國內名人論文近期涉論文抄襲爭議不斷,尤其去年掛國民黨旗出征高雄市長補選的高雄市議員李眉蓁,遭爆出碩士論文幾乎整本抄襲,卻能取得文憑,再度讓台灣高等教育是否賣學歷爭議再度浮上檯面。據統計,國內近20年論文抄襲被處罰案件由1998-2001每年4年3件,至2015-2019年每四年21件,論文抄襲違法案件成長7倍之多。根據教育部統計,近5年來全國共有17案因抄襲而遭撤銷學位。去年起,教育部積極要求各校必須揭露以特殊條件遴聘口試委員的原則、及人數比例;更表示要與國家圖書館合作建置「論文比對系統」、並開放各校、大眾使用,來揪出抄襲鬼。然而,這項以「公共利益」出發的計畫,卻涉侵權台碩博士論文個別作者權益,意外引發出版界反彈、連法律學界都認有疑慮未解。

日期:2021-07-29

產業時事

紅色資本入侵》揭祕!一家資本額7億元物流公司 為何牽動台灣高科技業命脈

一家資本額7億元的物流公司,為何能牽動台灣高科技業命脈?一家原本為泛公股的企業為何會逐步變身為泛中資色彩的公司?最新一期《財訊》雙週刊以獨家報導紅色資本長驅直入科學園區核心的離奇過程。

日期:2021-07-25

全台防疫報導

柯挺混打再度逆時中,狂逆風動機為何? 大數據揭動機其實很政治

本土疫情蔓延,全國三級警戒至今近2個月。期間,醫師出身的台北市長柯文哲為疫苗政策、防疫措施,以及是否支持國產疫苗等,專業公共衛生議題數度槓上中央,台北市每日防疫記者會也頻爆經典金句。日前世界衛生組織(WHO)警示疫苗混打有疑慮,柯文哲昨又為此再度逆風中央,並暗酸中央疫苗購買不力,說「如果疫苗夠的話,根本沒混打問題」。此話一出,再度讓公共衛生議題充滿濃濃政治味。本文整理大數據資料庫分析,結果發現疫苗與防疫政策其實很政治:疫情爆發初期的5、6月間,只要柯文哲與中央唱反調即可獲得網路聲量與支持,並與中央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負面聲量有相關;不過,在北農事件後,柯文哲相對難以「逆風」獲得網友支持。

日期:202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