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62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職場生活

真菌的無限可能

第一次拜訪「米大菇食」時,在門口猶豫了好久,我循地址找到的地方,是在多水氣的山邊,樹叢高聳,夾雜錯落著幾棟怎麼看都像倉庫的房舍。我深深吸口氣後大喊:「請問阿凱在嗎?」才從房子深處傳來腳步聲,回道:「來了來了!」這才確定沒找錯。

日期:2022-07-27

職場生活

你的胖是因為不易燃脂?1年減14公斤糖尿病名醫:日常缺少5營養,就別怪內臟脂肪一直堆

作者水野醫師為了糖尿病患者研究並且親自實行的「蛋白質脂質飲食」,讓他在1年內健康瘦下了14公斤多,透過調整「蛋白質、脂質、醣類」攝取比例以及種類,抑制胰島素過度分泌,進而提升內臟脂肪的燃燒效率。

日期:2022-07-19

職場生活

發泡錠「維生素C+鋅」增免疫力?免硬吞、酸甜好入口…藥師示警:2類人喝恐會反效果

因應國內疫情持續延燒,民眾為了增強自身免疫力,開始採用食療的方式,市面上的保健食品賣得嚇嚇叫,尤其以發泡錠更為熱銷,對於難以吞藥丸的小孩、老人來說無非是一大福音;不過,有藥師提醒,儘管維生素發泡錠方便攝取,但有2類人最好「慎用」!

日期:2022-06-17

職場生活

居家保健品備起來! 醫生提醒: 好吸收很重要

在每天數字不斷更新的關鍵時期,新聞報導和社群媒體的訊息量爆炸,民眾面臨新生活型態的來臨和轉變。

日期:2022-06-10

職場生活

透過整合醫學,繳交滿分健康成績單

平常注重養生且有穩定慢跑習慣的42歲林執行長,一直是朋友眼中健康資優生,卻在一次久違的健康檢查中,同時檢驗出有高血壓、高血脂的問題,讓他非常訝異。事實上,林執行長的案例並非單一個案,根據國健署統計指出,全台灣有超過百萬人,自認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直到檢驗後,才發現患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問題。

日期:2022-06-09

職場生活

莫名的疲倦、腦袋當機?染疫康復沒完沒了 「長新冠」後遺症難防 優質睡眠能緩解

新冠肺炎康復後,短期內雖不會有再次染疫風險,卻聽說會殘留疲倦、頭痛、腦霧後遺症,這些不適症狀是否真如傳說中嚴重,甚至揮之不去?

日期:2022-06-01

職場生活

輔以西醫治療打底,強化元氣、有效固本 中醫不藏私食補緩化療五大副作用

癌症治療中,常以「西醫治療、中醫調養」的內外結合等方式根除、消滅癌細胞,卻也帶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中醫師根據五大副作用,傳授多道食補、舒緩化療不適。

日期:2022-05-11

職場生活

善待自己的第一步 女人 妳該勇敢做自己與內在和解

在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當中有一個論述,那就是「不夠認識自己才會想要成為別人」。女人從單身到進入不同家庭,身上總是圍繞著不同的角色。知名兩性作家與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是一位獨立且成熟的女性,但她也曾因為產後憂鬱一度無法創作。太多的身份與自我要求的期許,是否有時也讓妳喘不過氣?

日期:2022-05-09

職場生活

還沒打兒童疫苗,先幫小孩打好底!「4大招」從飲食下手 醫:干擾免疫系統的都要排除

指揮中心敲定5/2起為兒童施打疫苗,接種後學生可申請疫苗假3天,小學也可實施3-5天遠距教學演練,預估將有5.7萬學生接種。美國自然醫學醫師林侑融表示防疫的概念可以分成兩種「興利」和「除弊」,興利讓小朋友能夠有效的增加自身抵抗力,而除弊就是去除有害因子和本身的老毛病,進而大大降低感染風險!

日期:2022-04-29

全台防疫報導

怕染疫、隔離無法外出,你家得備妥這20樣「久放食物、保健品」 醫師指:溫度計反不重要

台灣本土疫情進展快速,確診者不斷增加,指揮中心預估4月底染疫人數會破萬,除原本居家隔離者外,也啟動輕症者「居家照護」政策;不過,近日卻衍伸出大樓管委會阻止外送員上樓,同時也沒有人幫忙送餐,導致居隔者無飯可吃的困境引起熱議。對此,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當初相信各國政府說不需要買生活物資的人到最後怎麼下場可以看一下上海」,認為在疫情嚴峻下,還是要做一些準備不能坐以待斃。

日期: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