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8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投資理財

0056改季配息、報酬率小贏00878,所以存股0056比較好?年領500萬股息達人揭:高股息ETF致富關鍵

從2007年底推出的0056,在2年前的2021年5月創下36.17元的歷史新高後,卻開始顯得老態龍鍾,至今不僅無法收復36元價位,過去2年報酬率也輸給小老弟00878達到13.15%,平均一年是6.5%,等於一年的股利收入了!

日期:2023-05-29

投資理財

存股100張0050年領50萬股利,會被課多少稅?財經達人99啪:上班族長期投資這樣做輕鬆節稅

去年0050配息兩次,分別是3.2元跟1.8元,所以假如存了100張0050,最後總共會領到股利50萬元,那麼今年報稅的時候,會有多少金額被列入所得清單呢?

日期:2023-05-17

保險稅制

2023報稅》以0056為例,股票與ETF節稅2大差異!股息如何報稅更省錢?存股3招「降成本」

對長期存股的投資人來說,夏天應該是最有感的季節,因為台股上市櫃公司除權息的時間主要集中在6到8月,每到這段除權息旺季,各大公司的股利政策接二連三地發布,填權息進度也是投資人關注的焦點。

日期:2023-05-12

保險稅制

2023報稅攻略》所得稅級距全圖解:年薪60萬、100萬、200萬要繳多少稅?上班族存股ETF配息節稅2招

每年5月開始就是一年一度的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但今年的免稅額、扣除額和課稅級距都有調高,對一般上班族或是存股族來說,領股息的稅金差在哪裡?可以怎麼節稅?我們就來深入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日期:2023-05-06

保險稅制

報稅季來了》單身年薪多少免繳、夫妻怎麼報最省?用網路、手機報稅能抽獎,最大獎現金20萬

5月報稅季,提醒民眾今年報稅期限沒有展延到6月底,記得在時限內申報。今年綜合所得稅除了增加免稅額及扣除額外,基本生活費及稅率級距也有調整;其中,單身族年所得42.3萬元以下、雙薪家庭扶養1名未滿5歲學前幼童,年收入低於105.8萬元免繳稅。財政部為鼓勵民眾使用網路或手機報稅,今年各地區國稅局聯合舉辦「在家e報稅 好禮大Fun送」抽獎活動,只要自行使用網路或手機報稅,有機會把最大獎現金20萬元抽回家;若用手機報稅又以e化繳稅,還可加碼抽百元電子禮券。(原文刊載於2023/04/21,更新時間為2023/04/26)

日期:2023-05-01

投資理財

00878、00713...存股族「2023月月領息」全攻略!20檔季配月領ETF大PK,達人精選這3檔最強組合

編按:隨著ETF掛牌數量越來越多,想要用季配組月領的存股族,選擇更多種,再加上陸續有很多季配ETF都解鎖首配了,殖利率好不好?該怎麼搭配?理財達人柴鼠兄弟一次幫大家總整理。

日期:2023-03-15

投資理財

台股國民ETF人氣榜》00878、0056、00713高股息PK:存股領配息、賺波段各該買誰?

這個月先恭喜00878登上台股人氣王寶座,截至2月24號為止,台灣受益人數最多的前五大ETF分別是00878的89萬9452票,以及第二名0056的88萬7906票,第三名0050的64萬,00881是36萬以及006208的24萬。

日期:2023-03-10

投資理財

ETF新黑馬!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估配息0.68元…散戶、小資族「這天」前買進可領息

高股息ETF掀起投資存股風潮,元大台灣高息低波ETF (00713) 2023年度第一次季配息公告出爐,每受益權單位擬配發0.68元,若以3/1收盤價計算,現金殖利率1.74%,年化殖利率6.94%,比上月剛除息的00878年化殖利率6.4%更高。00713也將於3月15日第2階段公告確定配息金額,3月17日除息,想參與配息的投資人,最晚在3月16日前買進並持有,而配息發放日則在4月25日。

日期:2023-03-02

投資理財

股災時股票市值也曾跌34%近500萬!財經達人台灣50(0050)百張實測:投資台股最省時高效的方法

今天早上打開信箱,看到有0050的股利通知書,感覺已經像這個示範帳戶的13F報告,只不過每半年才公佈一次,已經3年了。然後很無聊每次都只有一檔,不過至少數量都很穩定,大約都維持在100張左右。

日期:2023-02-24

產業時事

健保費率可望連3年不調?薛瑞元揭3原因…健保收支連5年赤字後首度有結餘!全靠補充保費支撐

現行健保費率已經兩年沒調漲,明年是否調漲備受關注。衛福部長薛瑞元周五(2/17)表示,「明年保費費率不漲,是往這個方向」,不過,還是要依照法定程序,看今年收支情況以及明年總額,並透過健保會審議通過才能決定,但希望達到連續3年不漲為目標。至於為何能夠不漲保費?薛瑞元表示,主要有3個原因,一是去年補充保費收入超乎預期,有結餘;二是行政院今年已編列240億元健保基金;三是立法院正審議「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可能會再撥補200億,所以有機會達到明年底1個月以上的健保安全準備金。薛瑞元說,明年費率最終是否可以如願不用調整,還是要看收支狀況,明年總額預算等來通盤考量。日前有媒體報導,健保收入連5年赤字,2022年終於「由負轉正」!根據健保署分析,除了基本工資調升、軍公教調薪,以及投保金額上限調整外,國內經濟在疫情期間交出亮眼成績,補充保費大進帳也是原因,光是去年1月到11月,就挹注653.8億元,超越開徵後的每年總金額,創下史上新高。(原文刊載於2023/2/13,更新時間為2023/2/17)

日期: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