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206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投資理財

上市櫃更名潮/星寶國際→上亞科技…已改4次名!曾涉胖達人事件,今年投入IC設計又再改

前言: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2023年截至目前為止,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已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為何掛牌公司無懼更名繁複手續,寧可改名面對股民?是企業轉型、還是期待更名氣象一新帶動股價?今周刊查訪各公司基本營運概況,讓股民能進一步了解其改名的目的與可能的想法,在投資路上能有更多參考可依循。--------------------上亞科技(6130)經歷4次更名,資本額4.43 億,市值15.28 億。今年1至7月業績1.35億元,目前營運項目為兩項,一是學名藥,二是太陽能發電。

日期:2023-09-20

投資理財

上市櫃更名潮/總太→富華創新…中部營建股王看壞房地產,將多角化發展「看好綠能、儲能業」

前言: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2023年截至目前為止,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已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為何掛牌公司無懼更名繁複手續,寧可改名面對股民?是企業轉型、還是期待更名氣象一新帶動股價?今周刊查訪各公司基本營運概況,讓股民能進一步了解其改名的目的與可能的想法,在投資路上能有更多參考可依循。-----------------------中部營建股王總太(3056)配息大方,一直是存股族最愛。以2022年來說,合併營收86.98億元,稅後純益達22.09億元,每股純益(EPS)9.81元。今年股東常會通過配發8.2元股利,其中4.1元為現金股利、4.1元股票股利,創歷年新高,近3年殖利率超過15%。今年6月,總太宣布更名為「富華創新」,讓許多股民大感吃驚。總太集團主席吳錫坤早前表示,因政府政策作空房市,悲觀看待房地產前景,未來公司業務將不再局限於房地產,會朝多角化發展,並轉型為控股公司。

日期:2023-09-20

產業時事

上市櫃更名潮/系通→正能量智能…朝運動事業整合平台發展,成能率集團運動事業核心

前言: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2023年截至目前為止,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已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為何掛牌公司無懼更名繁複手續,寧可改名面對股民?是企業轉型、還是期待更名氣象一新帶動股價?今周刊查訪各公司基本營運概況,讓股民能進一步了解其改名的目的與可能的想法,在投資路上能有更多參考可依循。----------------------上櫃公司能率集團旗下的系通科技(5348),於6月底股東會通過更名為「正能量智能」,將朝向運動事業整合平台發展。系通科技長期生產智慧運動穿戴裝置為主,主力產品是三鐵手錶及腳踏車用等電子產品。公司未來將定位由單一運動裝置製造商,跨入運動整合平台,整合運動資源進並提供消費者全方面之運動服務需求。

日期:2023-09-20

產業時事

法院判定決議應撤銷 亞太電再開股臨會應對 遠亞併闖關一年半 小股東提告添變數

原先進展順利的遠傳與亞太電信合併案,八月卻遭法院認定,股東臨時會的合併案決議應予撤銷。一位小股東的行動,將如何讓遠亞併增添變數?又為何造成業界議論?

日期:2023-09-20

產業時事

今周重磅》台電恐慘賠4,000億,電價10月有本錢凍漲?台美超級央行周,今年還會升息?

電價費率審議會本周二(9月18日)登場,預估電價不會調漲,僅有去年因疫情緩漲的5類行業會補漲。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台電連續虧損,預估這2年恐慘賠4,675億元,電價還能凍漲嗎?

日期:2023-09-18

產業時事

讓阿拉伯金主超額賺飽先離場 揪蘋果、輝達、台積電…當股東 孫正義救軟銀 三奇招推安謀高價IPO

科技大亨孫正義以奇幻的財務操作,創造晶片設計大廠安謀股票上市盛宴。在風光敲鑼、股價上漲的背後,卻是極為複雜辛酸的故事。

日期:2023-09-13

產業時事

郭台銘是鴻海最大股東,為何辭去董事後公司沒董監持股不足問題?原來關鍵是金管會「這法條」

郭台銘上周六(9/2)宣布辭去鴻海董事一職,外界好奇,身為鴻海最大單一股東的郭董離開董事會後,為何鴻海不需要補選董事,也沒有董監持股不足的問題?根據金管會發布的「公開發行公司董事監察人股權成數及查核實施規則 」,像鴻海這樣實收資本額逾1000億元的企業,全體董事持股最低為1%,全體監察人最低為0.1%。但在郭台銘退出董事會後,鴻海董監持股從原本近13%,一下縮減至只剩0.026%,已低於金管會明定的門檻。原來,郭董依循的條款,就是金管會2008年修正的「公開發行公司董事監察人股權成數及查核實施規則 」第二條條文,亦即公司獨立董事佔所有董事席次過半,且設有審計委員會,就不適用上述條款限制。其實,以前公開發行公司的董監持股不足,金管會會開罰,但根據2008年大法官638號解釋,認為「一人作錯,卻要處罰全體董監事」的方式違憲。從此以後,金管會態度轉為強化資訊揭露,由投資人自行判斷要不要投資董監事持股偏低的公司。

日期:2023-09-04

產業時事

美國工人群起圍剿台積電,全因劉德音3個月前那番話?背後可能痛點「美國人自尊心被重傷了」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6月股東會上宣布美國廠量產時間延後一年,並點出原因是當地能熟練安裝設備的專業人員不足,因此需要從台灣調派人力過去,培訓當地員工。此言遭當地工會強烈批評,引起數家外媒關注,並引述美工人的說法,將台積電及合作包商嫌得一無是處,對此,知名主持人劉寶傑認為,美國的自尊心被台積電的說法傷到了。

日期:2023-09-03

產業時事

鴻海營收領先群雄 緯穎明年占比上看30%⋯⋯ AI純度大體檢 看懂科技大廠誰有戲

AI伺服器成為最近二個月來的台股顯學,搭上邊者股價無不飛黃騰達,而實際上,哪個電子代工廠AI伺服器營收純度才是高的呢?

日期:2023-08-23

產業時事

美國廠人力、成本風險未解 如何站穩歐洲新據點 搞合資、攻車用 看懂台積電德國廠的籌謀

台積電正式宣布德國建廠計畫,將與歐洲車用晶片大廠英飛凌、恩智浦、博世合資設立公司。面對海外製造成本偏高,以及美國廠工會問題的當下,台積電有什麼方法降低歐洲新廠的風險?

日期:202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