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20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財經時事

孕婦該選打AZ、莫德納?懷孕幾週可接種? 婦科權威一文詳解

250萬劑來自美國捐贈的莫德納疫苗抵達台灣後,讓原本陷於缺乏疫苗焦慮的民眾大為振奮。這兩天政府也宣布將孕婦納入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第六類對象,並且讓孕婦有AZ和莫德納兩種疫苗選擇。這些措施顯示政府在疫情肆虐期間對孕產婦安全的關心、在疫苗種類的提供和接種順序安排上的用心、以及全面防堵疫情擴散的決心。

日期:2021-06-23

職場生活

好消息!連2天確診跌破百例 7月起擴大疫苗施打對象 陳時中:不限廠牌

台灣連2天本土病例數皆低於百例,今(22)日本土個案78例、6例死亡,嚴峻的疫情似乎透露了些許曙光,加上日前美、日捐贈的疫苗,緩解了國內的疫苗荒,指揮中心表示,7月起將擴增疫苗接種對象,盼加速國內的疫苗施打率。另外,面對來勢洶洶的印度變種病毒,指揮中心也宣布,即日起凡接觸過確診者、國外入境者,必須居檢或居隔期滿前1日,進行公費的PCR檢測。

日期:2021-06-22

全台防疫報導

莫德納疫苗開打! 專家建議這兩種人應該優先打

國外出現孕婦、新生兒染疫案例,國內本土疫情嚴峻,近日北部也有染疫孕婦出現呼吸窘迫等症狀,緊急剖腹生產搶救,讓醫護團隊、家人繃緊神經。國內尚未將孕婦納入公費疫苗優先對象,疫苗專家、高醫院長鍾飲文呼籲,首批莫德納疫苗應禮讓醫護孕婦優先施打,據美國研究顯示,感染新冠肺炎孕婦有較高死胎與早產機率,併發子癲、子癲前症機率也增加,顯示孕婦有優先施打疫苗必要。

日期:2021-06-09

職場生活

活到9歲,連哭聲都沒有…一個罕病兒母親的告白:可不可以不要對我說「加油」、不要說她「可憐」

泱晨,活著就是奇蹟! 患有先天毛髪指趾症侯群第二型(Tricho–rhino–phalangeal syndrome type 2)[註],身高矮小、生長緩慢、眼睛深陷、聽力障礙、智能障礙等外,也是單側唇腭裂、小耳症、下聲門狹窄、雙聲帶麻痺、心臟病等的患者。

日期:2021-04-21

產業時事

有孩子,更幸福!今周刊調查:女性生育意願27.3%,「經濟壓力」是最大阻力,逾4成曾因「房事」卻步

台灣生育率跌破「超低」門檻,已整整18年。這段期間,「少子化」成為許多問題的癥結,政府接連推出的催生政策,卻無明顯成效。每個不生小孩的決定,背後都有複雜糾結的因素。但《今周刊》的獨家調查,提供了明確努力目標:若增加價格親民的公共托育名額、創造能安心請假育嬰的職場環境大部分年輕人,將更有生育意願。這是急欲擺脫低生育陷阱的台灣,不容錯過的改變契機。

日期:2021-04-14

職場生活

「韓粉大將」毛嘉慶罹血癌》以為扁桃腺發炎卻白血病!醫:5個病癥,發病就來勢洶洶

45歲國民黨文傳會前副主委、安定力量副執行長毛嘉慶驚爆罹患血癌,他3/31深夜在臉書上寫下自己得了血癌,正在接受第一階段化療。他寫道:「這個病有個特點,沒人知道怎來的,我是以為扁桃腺發炎從急診得知。首先向我得罪過的每個人道歉,誠心向你們道歉,我錯了,對不起,謝謝你大人有大量。再來,沒真的得罪但看我不爽的,我們握手和解吧,其實,事情都過這麼久,不要不爽了!」毛嘉慶說,自己一定會頑強地活著,要大家不必特別來看他,並開玩笑出院就要來辦趴踢,樂觀面對病情。

日期:2021-04-01

職場生活

權威觀點》主動篩檢 讓癌症不再是絕症 十大名醫親授 早期防癌教戰

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台灣最常見的十大癌症權威名醫,教你如何在生活中降低風險,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

日期:2021-02-24

職場生活

不支配的藝術

騎馬與人際關係相似,如果不懂隨著律動調整步伐,只想支配,難免踉蹌。疫情方興未艾,打亂計畫,如何調整步伐、找回節奏即是一種生活藝術。

日期:2021-02-03

產業時事

孕婦隔離一半羊水破了,產後確診染疫…接生醫發燒家都不敢回:醫院遠比你們想的更危險

對照最近的新聞,只能說,只有臨床才會挺臨床的人。就是因為身邊有很多情義相挺的一線臨床人員互相支持打氣,我們才走得下去....。

日期:2021-01-18

職場生活

新冠疫苗有哪些種類、病毒變異後是否會失效、台灣接種上的困難? 李秉穎醫師一一解答

YouTube頻道《北威》邀請,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針對新冠疫苗做出最專業的解說,發布《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施打對象》一系列影片。

日期: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