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9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職場生活

便便是黑色的?先看看有沒有吃這4種東西!中醫師教你從4顏色簡易判斷:每週排便小於2次才算便祕

自我檢視脾胃健康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觀察自己排便的狀況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中醫有「看便識病」的方法,就是依照排便的次數、色澤、粗細、形狀、氣味等等,來評斷患者的體質或疾病,也可以反映出五臟六腑、身體氣血是否通暢。

日期:2023-12-21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410期︱您的投資痛點在哪裡?如何對症下藥

為期三天的金融博覽會圓滿落幕,今周學堂舉辦的理財演講與專家諮詢活動獲得好評與熱烈響應,我把投資人問我的問題,做一個整理,希望對訂閱戶日後的投資有所幫助。

日期:2023-11-27

職場生活

糖尿病、高血壓…牙齒一旦出狀況,恐引發全身疾病!牙醫博士教你救牙齒:牙膏怎麼選?牙刷多久該換?

「刷牙的時候會流血。」「每次刷牙都不到5分鐘。」「長年使用同一種牙膏。」「 嘴巴張開時,耳朵附近或是顎部會發出怪聲。」「 習慣用單邊的牙齒咀嚼硬物。」「吃冷食時,覺得牙齒酸痛。」「 口臭嚴重。」「一咀嚼就覺得牙齒痛。」你曾有過以上這些牙齒困擾嗎?你可知道牙齒保健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糖尿病、高血壓、失智症、大腸癌、慢性腎病、骨質疏鬆症、胰臟癌、類風濕性關節炎……牙齒一旦出狀況,恐將引發全身疾病!牙醫博士魚田真弘帶你從0開始,一步步掌握全方位牙齒保健的完美秘笈!

日期:2023-11-16

職場生活

肺癌躍10大癌症之首、擠下連15年榜首「大腸癌」,胰臟癌也入榜…癌王如何發現?LDCT能找肺癌

衛生福利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出爐,「肺癌」發生人數擠下連15年榜首的「大腸癌」,成為國人10大癌症之首。報告也顯示,在台灣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癌症時鐘速度維持跟前一年相同。另外,胰臟癌為近年來首度進入癌症發生排名前10名的癌症,但胰臟癌目前國際間尚無實證能對胰臟癌進行篩檢,若有上腹痛或背痛疑似來自後腹腔、體重明顯減輕、黃疸、茶色尿合併灰白便,就要盡速就醫。國民健康署也表示,110年癌症發生人數近年來首度下降,但仍需長期觀察趨勢變化。

日期:2023-11-10

產業時事

保瑞「這顆」學名藥大吞市占率,原廠反而節節敗退剩不到2成…台灣生技業如何小兵立大功?

近10年台灣生技產業蓬勃發展,根據生策會資料,2012年台灣醫用化學與製藥產值才677億台幣,2021年已大幅躍升至963億台幣,預估2023年應該會衝破千億。期間,全球遭遇新冠肺炎的商業打擊,但台灣生醫產業不僅挺過這3年的衝擊,甚至趁全球受傷之際,大力收購或加速產品外銷,除了證明台灣生醫實力與商業運籌提升外,資本市場的融資與股市的支持也是關鍵。

日期:2023-10-31

保險稅制

爸媽沒留下遺囑就走了,三兄弟不想鬧上法院,繼承遺產該注意哪些事?遺產分割8大重點一次看

張先生的父親,在去年過世了。生前他本來也想留下遺囑的,但總有一些顧忌,因此沒有把這個想法付諸實行,沒想到在檢查出胰臟癌後只不過一個月,老天爺就把他給帶走了。

日期:2023-09-12

麥克連 給想知道如何選股操作的你:頂尖操作思維

2023/8/18 麥克連盤前訊息整理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8-18

職場生活

先別怕紅字 刻意控管飲食會讓報告失準 健檢前後須知做好做滿 才不會白花錢

健檢是提早發現疾病的前哨站,然而,你是否擔心報告出現紅字,檢查前刻意調整飲食?別讓錢白花,留意健檢前、後須知,才能掌握身體現況。

日期:2023-08-16

職場生活

一款早餐連吃20年,她體內長出巨大腫瘤,肝癌胃癌都跟它有關!劉博仁:養出癌症的11大原因

多年來,癌症一直高居台灣十大死因首位,所幸,進步的醫療為眾多癌友爭取到更多生存的機會,也因此,除了勇敢對抗,病人更需學習如何與癌細胞和平共處。本書從治療、調理、日常保健三個面向切入,解除大家對癌症的各種疑惑,幫助癌友用最有效,也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重拾健康。

日期:2023-07-04

職場生活

朱芯儀切除乳房,宣布「癌細胞清乾淨」命救回來了!台大名醫揭「贏得十倍存活率的乳癌真相」

編按:據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及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乳癌是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及死亡率第3位,每年新增約1.5萬名病人,平均每36分鐘就有1名女性被確診乳癌。包含歌手朱俐靜、前民視主播張瑞玲、星座專家薇薇安,都因乳癌而離世。儘管乳癌致命,但仍有機會爭取更高的治癒機率,若透過正規治療,乳癌5年整體存活率可高達85%,其中0~1期個案高達95%以上,第2~4期也分別可達89%、70%與21%。國健署提醒,45至69歲以及40至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的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乳癌有年輕化趨勢,許多病例還不到40歲就得到乳癌,如以《犀利人妻》奪下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的37歲女星朱芯儀,也在去年3月宣布罹患乳癌2至3期,歷經一整年的化療、乳房切除及重建手術,宣告戰勝病魔。朱芯儀說,她在2021年11月發現兩邊胸部大小不一,洗澡時自我檢查又摸到「一顆東西」,因此趕緊安排檢查,確認罹患乳癌第二至三期,且已經擴散淋巴。她勇敢抗癌,除了完成化療,也進行乳房切除手術。朱芯儀曾在臉書上寫下長文,提到自己開刀後煎熬一整個月沒有辦法睡好覺,不能翻身、不能側躺,「但經歷了多麼艱辛的一役,我的命救回來了!」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俊升醫師提醒,乳癌為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的第4位,但早期發現多半預後良好,大部分開完刀,做完化學治療,吃抗荷爾蒙藥物5年,就可結束療程。(原文刊載於2022/3/9,更新時間為2023/6/29)

日期:202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