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48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全台防疫報導

今衝1萬7千例3死...20多歲女打3劑「腹瀉不止」脫水重症,未滿1歲童無接觸史「惡化插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17,85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7,801例本土個案及57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7例重症,有3例死亡,年齡是70至90歲。有四例重症,特別的是有兩位年紀較輕,一位20多歲女性打了3劑疫苗,且無慢性病史,一位1歲以下女童,並無接觸史。

日期:2022-05-02

全台防疫報導

咳嗽、流鼻水、喉嚨痛...我是不是確診了?Omicron與感冒「咳法」不同 一句口訣秒懂「關鍵差異」

近期本土確診個案屢創新高,COVID-19的疫情進入以Omicron為主的流行樣態。不過大家都知道,Omicron以輕症為主,目前的輕症率仍維持99%的高點,僅少數人出現肺炎症狀;但可能讓很多人誤以為只是小感冒。如果我有症狀,我應該以為是Omicron還是當一般感冒呢?醫師表示,Omicron常見症狀有喉嚨痛、咳嗽與流鼻水;但「咳嗽」與一般的小感冒略有差異。

日期:2022-04-25

產業時事

藥局人山人海、好多藥都剩一罐...藥師公會:6種藥家戶必備!這6大自保「脫險工具」也好重要

編按: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持續增長,尤其雙北疫情嚴峻,讓台北市長柯文哲宣佈週三(4/20)啟動確診居家照護,不少民眾在前一天下班趕著去買常備藥品,不少藥局又出現當年搶買口罩般的掃貨動作。有網友在網路分享,家附近的藥局是人山人海,不少藥品都剩最後一罐!藥師公會提醒民眾,疫情期間家中可常備解熱止痛藥、止鼻水藥、止咳化痰藥、體溫計、血氧計等六種藥品醫材品項,做好身體監測和症狀緩解。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分享6大自保「脫險工具」,提醒現在是「人人有險的地步」,他整理出6大自保「脫險工具」,包括台灣安全距離App、快篩工具、了解自己健康狀態、家中常備藥物、心情溫度計App和危急快打電話(三條緊急專線:119、衛生局或1922,協助立刻就醫)。

日期:2022-04-21

全台防疫報導

輕症在家怎麼辦?家中快備好「3物1藥2種水」,出現4徵兆快送醫,別讓輕症變重症

本土病例不斷向上攀升,16日國內出現首例2歲幼童重症案例,14日確診後一天內病況急轉直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提醒,孩童一旦出現4種症狀要特別留意,必須立即送醫。而雙北市長柯文哲、侯友宜對於嚴峻疫情向市民們呼籲,家中要備妥溫度計、酒精、消毒水以及常備藥物,倘若民眾確診為輕症,大部分可以吃普拿疼解決不適。

日期:2022-04-17

全台防疫報導

同事確診我要被隔離嗎?收到細胞簡訊第一個動作是?8大QA一次看!4情況一圖教你如何自保

台灣疫情不斷升溫,多數感染Omicron的人99%都是無症狀或輕症,因此目前國內防疫焦點著重在減少中重症個案、輕症採居家照護隔離措施,倘若身邊的親朋好友、同事確診了,民眾對於自行快篩、隔離、自篩陽性時該如何處理,以下整理相關QA提供大家參考。

日期:2022-04-17

職場生活

陳時中:4月底「上千例」幾乎一定會!染疫、感冒和流感該如何區分?

Omicron變種病毒讓本土疫情大爆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2)日上廣播節目受訪時表示,4月底單日本土上千例是幾乎一定會的,而北北基桃目前仍是高風險區,至於快篩試劑價格則保證將會降至200元以下。那到底染疫症狀和一般感冒、以及流感要怎麼區分呢?

日期:2022-04-12

全台防疫報導

3萬人擠爆墾丁…「台灣祭」1遊客確診,活動喊卡、發細胞簡訊!忠孝SOGO也中「今關館清消」

新冠(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由屏東縣政府在墾丁舉辦的「台灣祭」音樂活動如期舉辦,吸引大批樂迷到場朝聖,估計有逾3萬名遊客湧入墾丁。然而,週六4/2晚間因一名北部遊客PCR檢測陽性確診,縣府稍早宣布活動停辦,並將發簡訊通知曾到場的民眾就近快篩。

日期:2022-04-03

職場生活

大潭電廠47名泰籍移工、5名本國籍確診! 23處足跡曝光:竹北遠百停留1小時

昨(26)日本府衛生局接獲承攬桃園大潭電廠工程的中華工程公司,派駐電廠施工的泰國籍移工,居家抗原快篩為陽性,其員工宿舍位於新豐鄉,經過緊急至移工宿舍採檢,共52人陽性,其中5位本國籍(4例屬新竹縣,1例屬他縣市),47位泰國籍移工,初步匡列居家隔離25位,我們立即進行宿舍及相關地點消毒,並於新豐、竹北設置社區篩檢站。

日期:2022-03-27

職場生活

出口美國「李斯特菌」金針菇,台灣也有賣!全聯、熊貓超市、家樂福回應了…吃到最嚴重恐敗血症

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在臉書發文表示,台灣外銷到美國的金針菇,被檢出「李斯特菌」遭到回收,農委會農糧署也證實,這次是首次檢出,但可能因為國際船運不順導致運輸期過長所致。

日期:2022-03-22

職場生活

早期難發現的第二大致盲眼疾 悄悄摧毀視神經 青光眼高風險族快篩檢

青光眼是全世界排名第二的致盲眼部疾病,其症狀不明顯,就算被確診,很多病人也不以為意,而忽略依照醫囑按時點藥,任其病程進展到視力惡化才後悔不已。

日期:202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