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5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幸福熟齡

年紀漸長,更要享受人生甘味!中年後的3個準備,學會「好好變老」

談老,人人色變,老化被當劣化。但事實是這樣嗎?老化也能是成熟的過程,因為歲月而韻味不同,中年時有沒有好好準備,正是決定劣化或是熟成的關鍵時刻。

日期:2019-03-20

幸福熟齡

兒子工作不順,父母比他還著急!5招學會放手:有快樂的父母,才有幸福的子女

「不管幾歲,在爸媽的眼中你永遠是個小孩」。乍聽之下,這句話充滿甜蜜寵溺的愛意,但再仔細一想似乎沒有那麼簡單,有時它更像是魔咒,牢牢封印在子女的身上。

日期:2019-02-20

幸福熟齡

面對外人批評、指手指腳,5個絕招使出來!別忘了,你永遠是自己生活的主人

沙特 (J.P. Sartre) 說,「他人即地獄」。雖然不確定有沒有誤解這位法國哲學大師的意思,但每次看到一些完全不顧及聽者感受,一味強迫他人接受自己關心的場面,那被強迫接受者的神色,總讓我想起這句話。

日期:2019-02-01

幸福熟齡

婚姻中要「不委屈」,先要做到「不強忍」!重視自己的需求,對方才會珍視你

吃過尾牙,等待公司發放年終獎金,在原崗位上倦勤思動者,大多已想好辭呈,準備投身年後跳槽潮,看在太太們的眼中實在好生羨慕,心想如果能從「太太」這個「職缺」抽身,不知該有多好。

日期:2019-01-23

競爭力

有勇氣不完美 人生下半場就快樂

很多事到了一定年紀才有辦法完成,如果能回到十八歲卻要失去這一切,人們通常不願回去。年老未必全都是負面的事,只要能夠發現年老的價值,後半生應該會更快樂。

日期:2019-01-16

競爭力

永和子殺家暴父,落網悲喊「不知失智媽怎麼熬那晚…」為何被打不離開?別把逃離家暴想太簡單

20211209編按:新北永和的「無頭人彘分屍案」12/8宣布破案,兇嫌是54歲符姓男子,因不滿84歲老父長期對77歲失智母親施暴,憤而行凶棄屍。符男和媽媽在警局時情緒激動,他一度悲喊:「不知道媽媽怎麼熬過這晚…。」同一時間,高雄也有79歲老先生在家死亡,驗屍後發現他是長期被鈍擊打到大量出血造成,原來是他70歲太太年輕時常被家暴,直到先生14年前中風臥病,她決定展開報復行動將先生虐死。在婚姻中女性面對家暴,常會選擇長期隱忍,22年前《家庭暴力防治法》誕生的起因,也是因為喧騰一時的「鄧如雯殺夫案」,鄧如雯及家人長期承受丈夫暴力虐待,在歷經7年後,先生又再恐嚇殺她全家時,鄧如雯為了保護家人,趁先生熟睡時將其殺害。不少人會問,長期被家暴為什麼不離開?諮商心理師表示,其實不該再問:「為什麼她不離開?」,而是要問:「為什麼他會打人?」,以及「為什麼我們可以容忍他打人?」

日期:2019-01-15

職場生活

「這個部門都靠我!」辦公室裡永遠都不缺這款自戀型同事

工作的時候,自戀型的人多半會極端在意自己的表現,渴望獲得老闆或主管的「重視」和「重用」,有時候會不擇手段製造「完美印象」。

日期:2019-01-14

職場生活

腦力激盪不只想點子 還緩解煩躁>>>把你的情緒都寫下來吧!

在美國社會學習理論家朱利安.羅特的認為中,如果總把失敗歸因於外部、旁人,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等於把事情的結果丟給機運決定,就是屬於「外控型」,內心的確比較好過,但只是一種短暫的「舒適感」,問題並不會獲得解決;相反的,如果認定「結局能被自己的努力而改變」,則屬「內部控」,他相信能改變、能解決,要堅持到底。答案在「自律」兩字。

日期:2018-12-14

產業時事

心病本就難治 因為你從來不是「他」

今年十月出爐的監察院糾正案文直指,台灣一年粗估有三百五十萬件麻醉病例,不是在專科醫師或受過訓練的人員監督下執行。而健保每年近七千億元的大餅,供養著各式醫療需求,但每年四%的醫療支出成長率,讓健保永遠入不敷出。一次復健、一場心理治療,收益相對低,這些科別被視為「賠錢貨」。醫院為平衡收支,一邊管控聘雇人數,一邊限制治療內容,臨床心理師得衝刺自費項目,替醫院增加收入,醫師為求生存,只能離開醫院另謀生路。

日期:2018-11-28

職場生活

「我也是被罵大的,為什麼小孩不行?」愛罵人的父母,小孩更容易行為偏差

情緒本身沒有是非對錯,但當表達情緒的行為無法被接受,就會成為問題,久了就會累積壓力,造成問題。這與個人的生活經驗有關,父母如能讓孩子經歷多樣化的情緒,孩子就擁有更多的「工具」做選擇反應。

日期:2018-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