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50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從扛瓦斯小弟到卸任8年屏東縣長公職!潘孟安:從政快30年,我最憧憬退休後做「這件事」

在外界眼裡,潘孟安從屏東縣車城鄉鄉民代表、屏東縣縣議員、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屏東縣縣長至今,且四度拿下五星縣長,這是顯性的潘孟安。 另一個隱性的潘孟安,蟄伏在他的DNA裡,是一個旁人難以察覺的真實存在。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扛瓦斯,同時種洋蔥、養魚蝦,半農半工的斜槓人生,亦是偏鄉青年向上的縮影。這本「紅色鋼鐵人」寫的是潘孟安,亦是無數五年級鋼鐵男子們的投射。

日期:2023-03-22

產業時事

台灣飛彈實力絕對是全球前3名!不投資「邪惡產業」的挪威主權基金,為何大買台灣軍工股?

隨著國際地緣政治情勢惡化,全球與台灣軍工產業成為資本市場熱門題材之一,藏在民間企業內的一個個「軍事重地」浮出水面,台灣軍工產業的實力與前景,究竟如何?

日期:2023-03-22

產業時事

美國出兵救台灣「有心乏力」? 前藍營國安高官如是說 AIT前高層則提出四個觀察點

曾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的台北論壇董事長蘇起認為,目前美國對於美中台三邊關係的方向是「鬥」+「拖」,不論是川普政府或拜登政府對中國都是鷹派政策。問題是,若中共武力犯台,現階段美國軍力不足以及時援台,會讓北京有時間對台灣造成「既成事實」。蘇起也認為,從諸多因素來看,美國想以軍事力量對付中國,可以說「有心乏力」,因此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這次將在加州會見總統蔡英文,而非如2022年傳出的他訪問台灣,就是因為美國不想「在軍事上與中國攤牌」。

日期:2023-03-22

產業時事

金門二膽島上兵能順利遣返回台?中國反常「靜悄悄」...我軍2天後發布通緝令 敏感前線小島同袍完了

金門二膽島3/9驚傳一名陳姓上兵失蹤,不料一日後卻傳出該名失蹤上兵,疑似因為在外欠下大筆債務無力償還,竟穿著救生衣試圖游到中國,中途因體力不支而被中國海警救起。但詭異的是,這次中方並未針對陳員做出任何的行動或消息,海巡署目前已透過機制與中方聯繫,盼將陳員遣返回台灣,陸委會主委邱太三3/13證實,人確實就在中國,而我軍也依程序3/10發布離營通知,3/15若陳員未歸就會發布通緝令。令外界好奇的是,這名上兵的救生衣從哪來?軍方強調,營中救生衣一件未少,那麼陳員身上的救生衣,也成為諸多須查證的重點之一。不過士兵擅自「離營」到對岸事情非同小可,網友們也好奇,同袍和連長是否也跟著被罰?

日期:2023-03-13

產業時事

馬祖阿兵哥「沒肉吃」,邱國正道歉、緊急運肉去還沒完…監察院出手調查究責國防部!

今周刊編按:馬祖近期因缺乏肉品,駐軍吃了數日白飯加罐頭,疑有官兵在防區顯眼沙灘處寫下「馬防部伙房都沒肉,肚子餓只能吃罐頭」等「抗議」字樣。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3/6回應,以交通船運送2天份冷凍肉品至莒光地區,並已完成卸載,C-130運輸機上午也將載運5.2噸冷凍肉品至馬祖地區,供全防區官兵10天伙食所需。國防部長邱國正對此表示,馬防部告知運補船故障,會多方面來彌補這問題,而且因為天候問題,也不能去責怪官兵,針對運補船整補或汰換也都有相關配套,對不周延的部分向官兵道歉。不過,監察院週三(3/8)表示,馬祖官兵面臨缺糧問題恐影響戰力,因此監察委員賴鼎銘、浦忠成、陳景峻已申請調查。監委強調,軍方未重視駐防官兵權益,恐影響民生及軍方作戰士氣。究馬防部駐防官兵面臨缺糧之實情,及離島物資長期運輸面臨之困境為何?相關基本民生需求及戰備補給,有無面臨相同問題?相關人員有無涉行政違失責任?權責單位之因應方案及解決措施為何?實有釐清調查之必要。(原文刊載於2023/3/6,更新時間為2023/3/8)

日期:2023-03-08

產業時事

「台灣當兵像夏令營,只是去掃地拔草」…經濟學人點3大難題:台灣人還沒準備好對抗中國侵略

中國持續加強對台軍事威脅,堅持不放棄以武力侵犯台灣,另一方面又和侵犯烏克蘭的俄羅斯不斷深化戰略夥伴關係,受到台灣政府警戒。然而,蔡英文總統宣布兵役將恢復一年時坦言這是「無比困難的決定」。經濟學人兩岸特派員蘇奕安(Alice Su)表示,這決定不該這麼難,卻反映一個事實:「台灣還沒決定如何及是否對抗中國侵略」,其中存在著「當兵像夏令營」、「中國心理戰進逼」、「反中與否牽動認同」等難題。

日期:2023-03-08

產業時事

全動法不會有16歲學生上戰場!邱國正:身為軍人出身的我反對作戰,但不能不做準備

《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法預告連日引發爭議,國防部長邱國正周一(3/6)上午在立法院受訪時強調,不會有16歲學生上戰場這回事,國軍入伍是18歲以後的事,要等到入伍才有槍,怎麼可能還沒有入伍,還沒有經過任何訓練就要去打靶?這些都有嚴格的規定,更遑論作戰。邱國正表示,「身為軍人出身的我反對作戰,但不能不做準備」,誰都不願意戰爭發生,但不能不預先準備,準備越周延,若有狀況發生,就越能夠按部就班、不會亂;後續也會綜合整理相關法條,進行跨部會協調,把外界意見列進去,逐條審定,避免造成紛擾。「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全動法)修法引發爭議,行政院長陳建仁3/3曾表示修法草案預告期滿將先下架。國防部全動室前主任韓岡明直言,國人應「居安思危」,他表示烏克蘭在戰爭爆發初期陷入混亂,是因戰前未做好平時動員準備工作,台灣應以此為鑑,切勿重蹈覆徹。韓岡明也剖析,全動法是備而不用的法律,此次修正也是應先前國民黨團所提、立法院所通過的附帶決議要求修正,且該法已實施20餘年,有許多不合時宜之處亟需修改,且我國非獨裁國家,修法是要讓政府戰時的動員工作有法源依據。(原文刊載於2023/3/3,更新時間為2023/3/6)

日期:2023-03-06

產業時事

動員未役學子參戰、管制新聞人員?比《中介法》更受爭議的《全動法》挨轟擴權,國防部、總統府回應了

國防部日前公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正草案,不僅更名將「準備」2字拿掉,新增未來因應戰爭,將針對媒體進行管制並對「新聞從業人員實施必要管制」、對16歲以上學生造冊動員服勤等內容,引起外界關注。國民黨便砲轟此舉根本是綠營先前強推《數位仲介法》被輿論撻伐後,又再以《全動法》借屍還魂;對此,國防部強調,《全動法》僅適用於實施動員時期,絕不會影響或損及人民平時自由與權益,盼各界於事實理性溝通討論,勿任意渲染扭曲、混淆視聽。行政院代理發言人羅秉成也駁斥相關指控,並強調相關修法僅適用於「實施動員時期」,絕不會影響或損及人民平時的自由與權益,且此項修法與「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無關,目前國防部也還在向各界徵詢意見,尚未定案。統府發言人林聿禪也強調「全動法」修法無時間表、仍在預告階段,且只適用在「戰時」,上述質疑皆非事實。

日期:2023-03-02

產業時事

美宣布售台F-16飛彈,189億軍售案准了…買66架戰機卻陷窘境?《華郵》點2因素:有飛機卻沒人飛

今周刊編按: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當地時間3/1晚間宣布,國務院批准售台數百枚F-16飛彈,金額約6.19億美元(約新台幣189.46億元);國防部稍早回應,針對此一最新對台軍售案相關程序,可望在1個月後正式生效。而我國向美國採購的66架新造F-16戰機,預計2026年全數交機完成;不過,《華盛頓郵報》卻報導,台灣正面臨戰機飛行員不足問題,「台海衝突風險升高,但生育率下降、從軍吸引力下滑等因素,導致台灣軍方招募人數多年來都難以達標。」前駐紐西蘭大使介文汲在政論節目中也表示,「問題不在飛機的問題,是出在飛行員不夠,8年期間才增加21位飛官,平均一年2個,因為飛行員是非常難培養的」,同時指出即使飛官飛行時數足夠,但有可能選擇提前退休去當民航機飛行員,「收入比開戰鬥機高很多」。《華盛頓郵報》報導,新進飛行員接受基本飛行課程後,必須接受考試進行淘汰。其中有一梯次,基本訓練課程開始時有45名學員,結束時只剩21人。同時除了基本訓練,還須累積至少250小時的飛行時數。提前退休去當民航機飛行員,「收入比開戰鬥機高很多」。《華盛頓郵報》指出,要成為一個完全做好戰鬥準備的F-16戰鬥機飛行員,可能需要長達5年的時間。

日期:2023-03-02

產業時事

台灣最不該做的就是依賴美國?學者還原歷史真相:無論對中共主戰主和,「疑美論」一定大錯

我與一位台灣的教授朋友常常談起中美日台的關係,他曾說:「台灣人最不應該做的就是現在完全依賴美國的好戰政策,然後發現這些都是餡餅皮的承諾,就像中國(1949 年)、越南(1975 年)、阿富汗(2020 年)等發生的那樣。」我的回答是,這個我是堅決不同意的,因為它不符合歷史事實!台灣對中共不論主戰或主和都各有道理,只有疑美一定大錯!為何?主戰固然得靠老美,即使要與中共談判也必須要有實力做後盾,難道不是也得靠美國與其他盟友的支持嗎?

日期:202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