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37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嚴陳莉蓮為嚴凱泰圓夢,卻不捨試駕納智捷新車?近1500個日子如何蛻變,一雙紅色高跟鞋露端倪

鮮少在媒體前露面的裕隆集團董事長嚴陳莉蓮,繼日前出席鴻海科技日後週四(10/20)再次出席LUXGEN「新起點」發佈會,一襲黑色套裝配上鮮紅色高跟鞋,充滿氣勢進入會場,在新車旁比出象徵納智捷的L型手勢,讓來自四面八方的鏡頭一次拍個夠。她甚至走下舞台準備離開會場時,雙手在嘴邊圍出一個圈喊出「請大家多多支持」,這讓外界難得見到向來低調的嚴陳莉蓮另一面,也是她近年在媒體前曝光的「最大尺度」,顯現出4年來堅持帶領裕隆轉型的決心。

日期:2022-10-20

中共20大 特別報導

陸股後市〉清零政策、爛尾樓傷中國經濟 還能投資? 財政刺激、解封利多下 陸股基金長線攻略

清零政策加上爛尾樓風暴,拖累滬深三百指數跌逾兩成;投信認為,隨著二十大後政局穩定,經濟負面因素轉好下,未來半年陸股有望回漲,但長線仍要觀察經濟復甦情勢。

日期:2022-10-05

投資理財

央行升息半碼、存準率調高1碼!利率今年連3升 千萬房貸每年多付快3萬 「非首購利率將逾2%」

美國聯準會(Fed)台北時間週四(9/22)凌晨公布利率決策結果,決議升息三碼(0.75個百分點),而台灣央行理監事聯席會議下午全體理事一致同意,跟進調升政策利率半碼,重貼現率來到1.625%,這是啟動升息循環以來第三度升息,未來無論房貸、信貸等利息支出都將增加。目前根據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做放款金額與利率統計表顯示,7月新承做房貸放款利率已升至1.7%,這次升息後就達1.83%以上,而上次利率超過1.85%是在2016年的1月,若非首購族,房貸利率更將突破2%大關。以1000萬元房貸、20年本息平均攤還來算,在今年連3次升息後,房貸支出比起未升息前,每年就要增加約3萬元的支出。

日期:2022-09-22

產業時事

熬過金融風暴,東南亞供應鏈重組現曙光…謝金河:東協將取代中國生產基地角色,台商迅速卡位

供應鏈移轉的新贏家:東協市場呼之欲出!

日期:2022-09-13

產業時事

國泰金上半年淨值縮水近5成! 7月補血866億元,後續布局將持續加碼「這類股票」

今年以來受市場債券利率大幅彈升、股市下跌,以及防疫保單之亂影響,金融業者營運表現受挫。龍頭國泰金(2882)在今日下午舉行法說會,揭露金控淨值從去年底的9140億元大幅萎縮至4514億元,股票每股淨值也從61.5元縮水到僅剩26.4元。

日期:2022-08-29

產業時事

大內宣「厲害我的國」唱了6年,超越美國還能成真?謝金河:用四大數字看中國,不太妙!

用數字看中國:不太妙!在政大東亞所的群組上看到前中廣總經理李慶平的文章,標題是:中國的崛起與美國的衰落!這一向是中國大內宣的說法。從2017年中國高唱「厲害的我的國」開始,中國就開始鼓吹超越美國的言論。經濟學家林毅夫更是認為,中國經濟每年增長8%,快則2030年,最慢到2035年,中國就可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日期:2022-08-14

產業時事

軟銀爆史詩級虧損、滴滴閃電下市,中國創富方程式走到末路…謝金河:中國概念已成票房毒藥

中國創富方程式走到末路沒有馬雲的新經濟,似乎不再有味道!這兩天,日本軟體銀行公布今年4至6月的第一季財報,結果是虧損3.1627兆日圓,約245億美元,這是史詩級的巨大虧損,如果再把上一季的2.1兆日圓虧損加上去,半年虧損5.26兆日圓,難怪日本媒體虧軟銀,沒有Bank,只剩下soft!

日期:2022-08-12

產業時事

「中國不過是個超巨型恆大集團…」謝金河:長在身上的毒瘤不能除,未來調整的日子恐十分漫長!

中國是一個超大型的恆大?我把范疇在經濟日報上的專欄仔細讀了兩遍,在美國奮力對抗通貨膨脹,不斷升息的此刻,中國人行則努力降息,加大銀根供應力道,6月新增貸款2.81兆人民幣,比去年同期的6867億人民幣高出近3倍,社會融資貸款新增5.17兆人民幣,也比去年同期增加1.45兆人民幣。美國拚命收錢,中國拼命放錢,正形成強烈對比。

日期:2022-07-16

產業時事

恐慌的極致,轉折的醞釀

今年市場從1月殺到5月,造成股債雙跌,讓市場彌漫極度悲觀的氣氛;從「老人與狗」的理論來看,接下來股市超跌的修正可能會出現。

日期:2022-06-01

投資理財

央行6月恐祭「信用管制」縮減房貸年限 換房族每月得多繳1萬元!專家教自保3策略

中央銀行6月16日將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議,市場預期央行除可能再次升息,也有可能同時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雖不會打到首購族,但換房族恐被打亂腳步。專家建議,換屋族欲求解套,除了不得已「先賣後買」,就只能由另一半名義去買房;並可從三大方向自保,第一避開議題陷阱、第二是持續注意風險、第三是保留更多現金部位。

日期:202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