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38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土耳其罹難2.3萬人超過日本311,逾100hr他們還在瓦礫下待援⋯振奮不放棄,10天大新生兒被救出!

今周刊編按:土耳其、敘利亞強震發生至今超過100小時,最新統計地震已造成兩國2.3萬多人喪命,超越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的死亡和失蹤總人數。CNN報導,當年日本東北部發生規模9.1地震並引發大海嘯,造成1萬9759人喪命、2553人失蹤總計2萬2312人。目前還有無數民眾壓在瓦礫堆中待援,如今傳出好消息,救援人員在一棟建築廢墟中救出一名10天大的嬰兒與他的母親,並從其他災區挖出更多人。這次是土耳其80年來死傷最慘重地震,上次是在1940年造成3萬2962人喪命。為什麼土耳其建築會坍倒這麼多,造成民眾全被壓在瓦礫堆中?主要是在土耳其南部,特別是敘利亞當地,有許多建築「完全不符合地震風險區域的建築標準」,幾乎毫無抗震結構。據法新社報導,因當地建築使用未加固的砌體結構(brick masonry),以及較低的混凝土構架,當地震發生時,因為建築材料過於堅硬,無法隨著地震的幅度擺動,反而更容易引發牆體斷裂,造成災難性的倒塌。

日期:2023-02-11

產業時事

土耳其強震逾2.1萬人喪命,黃金72小時「台灣隊」再尋1活人!災區像無政府狀態,物資僅再撐一周

土耳其及敘利亞2/6遭遇規模達7.8極淺層世紀強震,震災進入第5天,死亡人數已攀升至超過2.1萬。隨著搜救黃金72小時逐漸流逝,尋找更多生還者的希望慢慢破滅,對此,台灣搜救隊在周五(2/10)再度發現1名傷者,被水泥柱壓住隔開,但露出一隻腳,且可清楚與隊員對話.現正與土耳其隊伍AKUT一同合作救援。經歷19小時的救援,台灣搜救隊與當地土耳其的隊伍一起克服了倒塌建築物中侷限空間作業的困難,利用破壞器材及支撐作業技術,破壞倒塌結構柱及隨時監測受困者的生命徵象,提供醫護治療協助,將1名35歲女性,從被柱體擠壓變形的樓板、彈簧床墊及棉被等雜物中脫困出來,將受困者交由當地救護車送往醫院救治,意識清楚、生命徵象穩定,消防署指出,「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時刻」。受困女子的父親也在現場,看到女兒脫困,終於放心,他一一跟台灣及土耳其的搜救人員握手、擁抱致謝。消防署事後也指出,和台灣搜救隊合力救出這位受困者的土耳其搜救隊,就是23年前921震災時,來台灣協助救災的AKUT搜救隊。(更新時間:16:00)

日期:2023-02-10

產業時事

只要發生餘震,大家都往這裡跑…「台灣人蓋的」不會倒,土耳其台灣中心日湧400難民:撐到最後一刻

今周刊編按:土耳其與敘利亞接壤地區2/6清晨發生7.8級強震,截至目前已超過1.1萬人不幸死亡,數千棟房屋倒塌。由民間組織在當地設置的「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台灣中心)透過視訊記者會傳遞第一手消息,執行長裘振宇說,台灣中心的建築主體因為是軍用混凝土牆作為結構,在這次的強震中撐住了,沒有任何損壞,已開始發放救援物資,提供敘利亞土耳其人免費的熱食及免費充電服務。⠀裘振宇表示,台灣中心所處的哈泰省,已經超過1300棟房子被摧毀,由於雷伊漢勒市目前沒有電,對外聯繫時有時無,他表示,目前每晚約有300至400位民眾前來過夜,每次發生餘震就會有大批居民湧入台灣中心,因為他們知道「台灣中心不會倒」。至於為何這次土耳其地震,會造成如此多的建築物倒塌,裘振宇表示,土耳其許多建築都是1997年泡沫經濟時所蓋的,品質都粗製濫造,沒有像樣的基礎,遇到這樣的大地震,「一定會倒」。而台灣中心7年前在興建時就決定不找當地營造廠,以軍事混凝土牆製造,至今沒有任何損傷。而救援行動持續進行中,許多搜救畫面也被轉傳網路;其中一名父親用肉身保護兒子的畫面,引發熱議。當救難人員拉出一名男性屍體時,只見他胸前緊抱著一名小男孩,正當大家都以為男孩也罹難時,卻發現他奇蹟活下來,畫面讓網友直呼:「這名父親真的是英雄」。台灣搜救隊成員也在當地時間2/8下午進行搜救,在1棟倒塌建築下聽到微弱聲音,發現1名遭到建築物壓住的女子,由於她的肢體遭嚴重擠壓,搜救隊與醫療團隊在現場執行截肢手術,經過長達5個小時終於將女子救出送醫,雖然急救後一度恢復生命跡象,但最後仍然不治,令人悲傷。至於台北市搜救隊被分派至阿德亞曼執行救援任務,但面臨許多難題。搜救隊於臉書寫下救援情況,描述當地入夜氣溫攝氏零下5度,搜救器材箱都結霜,搜救人員只能砍柴用空油桶升火取暖;飲食方面,除了自備的糧食包之外,當地居民還送來熱騰騰的土耳其烤餅,「天冷,但我們心不冷!」

日期:2023-02-09

產業時事

土耳其強震經濟損失恐達5千億,里拉跌至新低、逾7成人民快買不起食物…重建之路怎麼走?

土耳其在周一(2/6)發生規模7.8的強震,死傷人數持續攀升,由於目前是當地的嚴寒時期,當地前不久才下過雪,許多專家示警傷亡人數可能再升高。

日期:2023-02-07

產業時事

健保捐款史上最大筆!他豪捐愛心專戶2千萬…神秘善人「陳先生」露面、職業曝光:相信施比受更有福

成立於民國91年的「健保愛心專戶」,在今年農曆春節前收到不願具名善心人士「陳先生」捐贈2000萬元善款,而這也是專戶成立以來最大金額的單筆捐款,如今陳先生終於露面,接受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致贈的感謝狀,他說希望盡自己一份力量支持健保,因此特地於年前捐款。

日期:2023-01-30

產業時事

「中國沿海漁民動態」為何該小心?原來中共武嚇台灣有跡可循 專家:這三個徵兆要注意

「最近我參加了好幾場國際會議,在會議上,國外的參與者都問我:『中國跟台灣何時會打仗?』日本友人還提醒我們,要好好先了解周邊哪些國家會提供難民協助,像是日本雖然不一定會幫忙打仗,但一定會幫忙台灣民眾。」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賢這樣分享自己近期在參與國際會議時的經驗。

日期:2022-12-15

2022世足賽

「魔笛」莫德里奇幼時當放羊童、難民營停車場狂踢球…在炮彈廢墟中長大:戰爭讓我變得更強大

卡達世界盃最後4強出爐,第一場在12/14(三)03:00由阿根廷率先對上克羅埃西亞,35歲的梅西和37歲的莫德里奇,幾乎確定本屆是兩人的「最後一戰」,這場4強賽將決定一人問鼎「大力神盃」。由「魔笛」盧卡·莫德里奇(Luka Modrić)領軍的克羅埃西亞,連2屆以PK戰擺平對手,挺到最後、全力奮戰到底的精神,或許和球隊老將曾在1990年代歷經巴爾幹半島衝突有關。

日期:2022-12-13

產業時事

證嚴入列BBC百大女性,唯一上榜的台灣人!她為何出家、創慈濟?故事要從62年前一場悲劇說起

2022年12月6日,《英國廣播公司》(BBC)發布全球最具啟發性、影響力的「百大巾幗名單」(BBC 100 Women 2022),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也有一人上榜,那就是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這位被外界喻為是「亞洲德蕾莎修女」(the Mother Teresa of Asia;或稱東方德蕾莎),如何能一躍登上外媒版面,更是成為2022年唯一獲得《BBC》推薦的台灣人?

日期:2022-12-08

產業時事

朝野有共識 首次修憲複決卻未能過關 18歲公民權不能止步 再戰仍有兩條路

我國首次修憲複決案,在有效同意票僅二九%之下,宣告失敗,反映公民審議機制不健全、修憲門檻過高的問題。十八歲公民權的下一步,應該怎麼走?

日期:2022-11-30

產業時事

「中東甄嬛」驚豔世界盃:囚犯之女嫁仇人兒子,復仇18年扳倒國王,成全球最會賺錢王妃

本文授權轉載自中國微信公眾號:最華人(微信ID:wcweekly)作者:晨夕

日期:202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