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333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農電共生新典範》八成電力來自太陽能、年產百噸蔬果自給自足 日本直擊 荒地翻身永續農場

光電滅農爭議,在台灣延燒十年,種田與種電的二分法,引爆搶地大戰。但實際上,「農電共生」的想像可以很多元。今年三月初,《今周刊》前進「太陽能大國」日本,探訪位於千葉的「KURKKU FIELDS」農場:他們主打有機循環農業,更藉光電自給自足,靠著永續理念,讓農電共榮,與在地共好。台灣能否借鏡,開創新的發展型態?停滯不前的農電政策,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日期:2024-05-15

產業時事

OpenAI GPT-4o來了!懂你的情緒更像人類、能打斷互動對話…為何發佈會特別感謝黃仁勳?

OpenAI 周一 (13 日) 在線上發表會上推出新型人工智慧 (AI) 模型「GPT-4o」,該模型能進行語言、文本和視覺推理,而且在文本、影片和音頻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所有用戶將能免費使用。此外,該公司還推出桌上型電腦版本 ChatGP 和新的用戶介面,為擴大其廣受歡迎的聊天機器人做足準備。

日期:2024-05-14

投資理財

台積電連中國私募基金巨頭都重押、買到第6大重倉股!為何會挑護國神山下手?操盤人理由曝光

大陸私募基金巨頭景林資產近日公布第一季美股持股數據顯示,首季大舉加碼台積電和輝達(NVIDIA),分別增持146.83萬股、10萬股,使這兩檔股票躍升為該私募基金第六大、第七大重倉股。

日期:2024-05-13

共創價值‧展望兒少新未來

延續資助人的愛!最棒的母親節禮物,是遠方有孩子因自己而幸福

在母親節前夕,台灣世界展望會資助人田元慧與先生,為五月過生日的孟加拉資助童「阿敏」選購潮T作為生日禮物,也紀念自己成為資助人後的第一個母親節,「因為阿敏在信上說,要是收到帥氣的衣服他會很開心!」她笑說。和先生攜手創業的田元慧表示,夫妻倆近年積極備孕,但在孩子來報到前,他們決定先資助遠方有需要的兒童,帶著長期支持他的責任感努力生活、共同成長。而這份無私的愛源自田元慧成長過程中,同樣出現過一位長期守護她的香港資助人「朱哥哥」,讓她了解敞開心付出,原來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

日期:2024-05-10

職場生活

《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看見名畫的靈魂

英國國家藝廊堪稱西洋美術愛好者的殿堂,在成立兩百年之際首度來台展覽,與奇美博物館合作,推出為期約四個月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以五十位大師、共五十二件真跡作品為主打作,看展前,跟著藝術史學者、策展團隊的眼光,挖掘畫作中隱藏的故事與祕密,踏上穿越時空的名畫之旅。

日期:2024-05-08

產業時事

Why is AR Glasses,not PC or Mobile ? 才能釋放Gen AI人工智慧的真正潛力

如果PC or 手機 App 就能搞定空間運算或是元宇宙,為何Apple Vision Pro and Meta Quest3 / Ray-Ban 等科技巨擘要另外做個硬體AR/VR/MR XR可穿戴裝置?真正讓智慧可穿戴裝置變「智慧」就要越靠近口、眼、耳越好, AI感測器靠近臉是合理選擇,從人角度思考,既然五官都在臉部,硬體越靠近頭部越好,另一個角度,機器人是否(把感測器)也都放在臉部?值得探討。

日期:2024-05-08

職場生活

連護國神山也肯定的聲音!灣聲樂團將赴台積電熊本演奏…耕耘才7年如何實現前進世界10大音樂殿堂?

音樂創新與傳揚台灣文化的代表性,讓台灣的科技與藝術在熊本完整展現,灣聲七年的耕耘,終於成為代表台灣文化的一支大旗,緊接著6/21在東京三得利音樂廳演出台灣音樂,也是一個階段性高峰。

日期:2024-05-07

職場生活

84歲的她獲頒模範母親!兒子竟是「亞洲大明星」 忙於演藝事業仍不忘本:他很孝順

知名藝人任賢齊的母親蕭梨,獲選為今年彰化縣模範母親,今天接受彰化縣長王惠美表揚。不過,任賢齊未陪同母親接受此一榮耀。 對於養出一名演藝巨星,她說,兒子任賢齊很孝順,有愛心,很懂事也善良;他很想來參加表揚,但因行程滿檔,沒空來。

日期:2024-05-06

產業時事

「身體有半個機器人的FU⋯」66歲前主播骨刺開刀親揭病況:即使得撐助行器,也要揹起吉他圓夢

66歲前當家主播李艷秋,時常針對時事發表看法,今(3日)她透露身體退化,開刀處理骨刺後,自嘲腿上的錨釘數量多到像「半個機器人」。但她沒放棄音樂夢,扶著助行器也要去上課,激勵人心。

日期:2024-05-04

職場生活

連訓練人才的人才都不夠,各大學出現教授荒!陽明交大資訊學院如何出奇招吸引兩位年輕女學霸加入

近年來電子資訊產業發展迅速,到處都缺人才,台灣電子業以高薪爭取優秀人才,頂大電機電子研究生畢業後,已有機會拿到年薪200萬元的高薪工作,超過國內許多大學教授的薪資。在這種薪資結構下,也難怪台灣許多大學都很難爭取優秀教職員加入,成為大學培育年輕師資的最大障礙。

日期: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