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112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上班到一半「老闆跑了」!科技公司800員工見部門長官臉色鐵青 才知公司燒光277億「明天回家吃自己」

中國上海一間旗下擁有10多家控股公司的「極目銀河數位有限公司」,5/27驚傳老闆因為燒光高達62億人民幣(換算台幣約277億元)選擇跑路,800名員工上班上到一半突然收到解散通知,急著到老闆住處找人,卻只發現了一張A4紙,上頭寫明因無法兌付投資人的錢合計62億,最後選擇逃避,讓所有人傻眼。

日期:2024-05-30

產業時事

別惹黑寡婦!OpenAI語音助手聲音激似她「連密友都分不出」,史嘉蕾喬韓森「震驚憤怒」,奧特曼致歉了

在漫威宇宙中扮演「黑寡婦」的知名女星史嘉蕾喬韓森 (Scarlett Johansson) 發表聲明表示,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 (Sam Altman) 在更新 ChatGPT 時 ,使用了與她的聲音「極其相似」的合成語音 Sky,讓她感到「震驚、憤怒和難以置信」。

日期:2024-05-23

產業時事

中共環台軍演就是挑釁,這不是對待鄰居該作的!學者拿數據:台海爆發戰爭,全球將付320兆代價

國策研究院週二(5/21)舉辦「新政府的國安政策:願景與挑戰」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對新政府的兩岸、外交、國防、經濟等面向提出政策建言,活動並邀請內定海基會董事長的鄭文燦致詞,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國策研究院董事長、前外交部長田弘茂等專家學者引言、與談。座談會會上談到新政府在國防的挑戰,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表示,中國軍艦軍機在前總統蔡英文任內,不只進入台灣西南空域,更是跨越海峽中線,到基隆、澎湖、鵝鑾鼻,逼近台灣本島,一北一南形成「鉗形攻勢」,這不是對待鄰居、緊密貿易夥伴應有的行為準則。

日期:2024-05-23

投資理財

輝達財報展望將揭曉,12檔含「輝」ETF熱度超高!這8檔攻上新高、還能再向上?

輝達(NVIDIA)財報與展望將揭曉,隨著市場資金提前卡位,輝達股價持續攀高,帶領在台掛牌的12檔成份股中含輝達的ETF漲勢,其中,富邦未來車、統一FANG+、元大全球AI、國泰費城半導體等八檔高含「輝」量ETF市價,21日更攻上今年新高。

日期:2024-05-22

投資理財

A股、港股最壞狀況過去,外資慢慢回流加碼,全面反攻正要開始!下一步可留意這些投資方向

「試想像川普重返白宮,這結果似乎越來越有可能發生。若然如此,肯定會出現三個現象:美國內部進一步分裂、世界進一步分化,以及美國的國際地位進一步下降,美國因而加速退向孤立主義。

日期:2024-05-21

投資理財

人生徒勞?沒有沒路用的工作,只有沒錄用的工作

前半生為敬業的超級社畜,生存技能滿點,在37歲拚到了⋯⋯社長?並沒有,拚到一無所有,還附帶負債與怪病。於是,決定「阿姨我,不想努力了!」後半生要當個無所事事的上流遊民,改變心態與調整生活狀態,並靠著「懶得管、躺著賺」的理財心法,讓財富與人生雙自由。

日期:2024-05-20

產業時事

520就職演說5300字全文/賴清德喊話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釋善意「可從重啟雙邊對等觀光做起」

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週一(5/20)上午宣誓就職,賴清德於就職演說中,以「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為題,向中國釋出善意。他指出,希望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拿出誠意,和台灣民選合法的政府,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可以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賴清德也向國人喊話,「我們有追求和平的理想,但不能有幻想。」在中國尚未放棄武力犯台之下,國人應該了解:即使全盤接受中國的主張,放棄主權,中國併吞台灣的企圖並不會消失。面對來自中國的各種威脅滲透,必須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提升全民保家衛國的意識,健全國安法制。賴清德呼籲中國,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一起和台灣承擔全球的責任,致力於維持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確保全球免於戰爭的恐懼。

日期:2024-05-20

職場生活

只是問「這分數是怎樣」國中女兒就崩潰...蕭彤雯勸清大電機老公:別等孩子「站頂樓牆邊」才後悔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台灣知名電視新聞主播蕭彤雯,身為「三明治世代」的一員,親身經歷了各種家庭挑戰,包括自身罹癌、父母老年健康問題、子女成長等,即便不順遂衝擊著生活,卻依然保有樂觀,用輕鬆的心情破解各種人生關卡。

日期:2024-05-10

產業時事

企業ESG最弱的S

環境(E)與治理(G)向來受到諸多法規、政策及評鑑督促,但社會(S)領域卻不然;模糊、淺薄、窄化一直是企業在S上投入的特性。

日期:2024-05-08

產業時事

Why is AR Glasses,not PC or Mobile ? 才能釋放Gen AI人工智慧的真正潛力

如果PC or 手機 App 就能搞定空間運算或是元宇宙,為何Apple Vision Pro and Meta Quest3 / Ray-Ban 等科技巨擘要另外做個硬體AR/VR/MR XR可穿戴裝置?真正讓智慧可穿戴裝置變「智慧」就要越靠近口、眼、耳越好, AI感測器靠近臉是合理選擇,從人角度思考,既然五官都在臉部,硬體越靠近頭部越好,另一個角度,機器人是否(把感測器)也都放在臉部?值得探討。

日期: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