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搜尋條件:憤怒
搜尋指定關鍵字:
搜尋結果排序規則:   最新       最相關
顯示結果筆數:
搜尋結果限定年份 :  
 ~ 

共有1050項結果
搜尋日期:
產業時事

吳欣盈專訪》想讓年輕人擁爺爺吳火獅起家時的環境!她要當「台灣水電工」,全面檢視問題在哪裡

2024年總統大選倒數,《今周刊》專訪藍綠白三陣營副總統候選人。民眾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在「藍白合」破局後,臨危授命出任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副手,身為新光集團第三代的她,擁有立委、慈善基金會、保險業、投資分析師等各領域豐富經歷,並關注氣候變遷議題。

日期:2024-01-03

產業時事

未成年受法律保護不會怎樣?她道破「媒體不敢報的真相」 關於少年犯:法庭寬容背後應扮演什麼角色

新北國三生遭同學割頸命案引起社會公憤,然基於《少年事件處理法》,新北地院12/28發聲明,要求散布涉案少年個資的民眾下架相關資料以免觸法,未料反讓民怨再度沸騰,《國際橋牌社》導演汪怡昕表示,「當人民的憤怒高到不在乎你罰的時候,怎麼辦呢?」而對該命案,媒體皆未報導少年犯身分個資,部分民眾痛批為何要保護加害人?前主播蕭彤雯透露,其實媒體受法律管控,這類新聞不是簡單處理就是不報,否則罰款誰來付?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但最應該要思考的是,法庭給少年犯寬容後,要用什麼方式讓他們知道真的做錯了。

日期:2023-12-29

產業時事

家被直播、打卡不忍了!賴清德老家鄰居怒喊「要把我們逼到哪」:政黨、媒體貼標籤,都是傷口上灑鹽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萬里老家,連日被藍白陣營攻擊,賴清德最後宣布將把房子交付公益信託,優先作為礦工生活紀念館,事件看似能告一段落,但對於萬里礦區居民來說,他們也已經備受委屈,決定給社會一封信。新北市萬里區中幅里里長謝嘉陽與里民們說,賴清德副總統的老家,在這裡超過半世紀了,他們家不到30坪,不是洋房也不是豪宅,在礦區一點也不特別,也沒有任何特權,他們家就只是礦區眾多房子的其中之一。「所以,看到外界這樣放大批評賴副總統的老家,我們真的很傷心,也很驚恐」。信中指,「本該替我們解決問題的新北市政府,居然把我們的房子,說成是幽靈房屋,否定這裡房子幾十年來的正當性,這讓我們真的非常憤怒」。「我們要問,你們到底要把我們逼到哪裡?」以下為新北市萬里區中幅里里長謝嘉陽及里民發信全文。

日期:2023-12-24

職場生活

7成男性表示「我寧願娶一位尊重我,但我不愛的妻子...」心理諮詢師從婚姻調查看:幸福夫妻3要點

親密關係最終的問題都不是外界的,不是孩子、不是生活壓力、不是家庭瑣事,本質是彼此缺失了情感連結和內在需求的回應。

日期:2023-12-21

職場生活

決定瞬間!他用鏡頭制伏「憤怒的雄獅」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偷襲珍珠港。英國首相邱吉爾十二月三十日在加拿大國會演講,矢言「奮戰到底的決心」;攝影師卡什伸手奪下邱吉爾嘴上的雪茄,拍攝到這決定的瞬間。

日期:2023-12-20

產業時事

尹錫悅、岸田文雄陷保「位」戰 拜登印太戰略信任投票倒數… 台灣打頭陣 全球迎二○二四超級大選年

即將到來的二○二四年,亞洲幾乎每月都有影響地緣政治與經濟安全的重大選舉,歐洲則是移民政策大對決;全球狂吹選舉政治颱風,以十一月美國大選為高潮。

日期:2023-12-13

產業時事

秦剛7月就死了?驚爆「被自殺或酷刑」…美媒:俄告發他通敵西方、習近平憤怒肅清,3高層也失蹤

中國前外交部長秦剛,在今年 6 月連續缺席外事活動並失去行蹤。他在7月和10月先後被解除外交部長、國務委員職務。近期有消息傳出,消失的秦剛早已死於自殺或酷刑。

日期:2023-12-08

職場生活

出國卻嫌吃餐廳貴,硬逼全家在旅館吃泡麵...旅遊作家:第1次帶父母自助旅行,我差點沒在機場大哭

「你覺得最困難的自助旅行經驗是什麼?」毫不猶豫我會說:「帶爸媽去旅行!」這不僅是勇敢,還充滿冒險精神。

日期:2023-12-06

職場生活

叛逆期子女好難管?4步驟改善溝通不再衝撞! 專家提醒:關心孩子「成長發展」更勝「成就表現」

青少年血氣方剛,經常衝撞父母、師長、規則,多數家長感到挫敗,親子雙方也都有憤怒與無奈。究竟家長如何面對青少年教養?當子女成績不好、對未來感到迷惘、經常說「不」,家長又該如何協助?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思維探索導師許恆嘉,近30年來陪伴無數高中、大學生,也教養出3名獨特又獨立的子女,他將其中心法歸納成系統VSAI,並出版書籍《放手不放養》與大眾分享。

日期:2023-12-01

產業時事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去世,享嵩壽100歲!德國猶太裔難民出身,從甘迺迪到拜登他當過12任總統顧問,為何一生毀譽參半?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