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81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5-19
產業時事

90年代就到中國,一個「田僑仔」台商大哥聊發跡史:人家都開玩笑說信義區以前是田地,這裡連田都不是

因為在香港工作的關係,我透過朋友引薦,逐漸認識了一群私人銀行家(Private Banker)。私人銀行聽起來非常神秘,但所做的業務本質其實跟你我在銀行接觸到協助理財的專員非常接近,唯一造成他們之間最大差別的,在於處理的客戶的資金量體。所以我們常開玩笑說:如果你不夠有錢,那麼去銀行辦事時,就請在一樓乖乖排隊;如果你稍微有點錢,就可以上2樓財富管理專區,會有專人為你服務。那如果你超級有錢呢?請直接上38樓,會有私人銀行顧問擔任您的專屬財務管家。如果比這個還有錢呢?「那一般就會自己開一家銀行囉!」「疑似」因穿著議題被流放到香港來的Albert這麼說。

日期:2024-01-31

產業時事

憂鬱症恐超越癌症 青少年、高齡患者激增!肯愛成為最大療「鬱」力

「眼前像有道始終走不出去的迷宮」「胸口像情緒巨石壓住,連一絲喘息空間都沒有」「身心靈都被困在漆黑中,無法動彈」憂鬱症患者口中的形容詞彙,讓外界一窺疾病對病友所造成的巨大衝擊,或許是因害怕旁人的異樣眼光會造成二次傷害,或被貼上撕不去的標籤,僅有不到2成患者願意公開談論。肯愛社會服務協會(後簡稱肯愛協會)是國內第一個由憂鬱症病友所組成的非營利團體,20年來從搶救憂鬱症到精神疾病關懷幫助,透過希望與力量,陪伴每一位病友與家庭穿越創傷與憂鬱,讓愛成為最有效的療「鬱」力。

日期:2024-01-25

職場生活

日本第一的蜜月勝地!箱根溫泉最宜三天兩夜遊:蘆之湖、箱根神社...達人帶路沉浸之旅

旅行就是生活,帶著單眼相機,打開心靈與視野的廣角鏡,分享「出走」的嚮往和喜悅。旅行時,拋開一部分現實中的自己和煩惱,釋放壓力,感受親切人情,與私房景點不期而遇;踏上歸途時,又領略滿滿的充電能量,重新找回失落的自我,當大大小小的旅行成為日常,您就將擁有走讀日本、賞味人生的全新觀點。

日期:2024-01-11

投資理財

手上有現金,究竟是選前買?選後買?過年前買?還是過年後再買?林成蔭:3訊號出現就可以進場了

「或許是選舉將近,年初以來台股連跌幾天,不知是否撿便宜的時機?」「快過年了,長假賣壓就要出籠,不如等春節過後再進場比較安全。」「專家都說景氣會復甦,現在低檔不布局,以後沒好買點怎麼辦?」「去年全球股市漲很大,萬一春節期間美股重挫,滿手股票怎麼辦?」今年1月13日台灣總統大選,月底有美國聯準會(FED)召開決定貨幣政策的會議,2月5日是兔年最後交易日,休市9天到2月15日才開紅盤,變數不少,此時海內外股市陸續回檔,到底是加碼好,還是減碼好,眾說紛紜。

日期:2024-01-10

投資理財

「雲頂」橫空出世 市政角地、三面臨路、面市議會、座落惠文學區 富擁世界的領袖魅力

全台獵地王興富發集團齊裕營造於市政路、惠文路口,推出蛋黃中的蛋黃建案「雲頂」,地處市政角地、三面臨路、面市議會、座落惠文學區,又緊臨捷運與市政府府會核心,含金量超高,有著市中心稀有難得的尊貴地位,市場詢問度相當熱烈。

日期:2024-01-06

職場生活

90歲司馬中原急性肺炎病逝…曾說常做十分靈驗預言夢,「中國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竟不是原創

「鬼故事大師」司馬中原週四(1/4)因急性肺炎病逝,享耆壽90歲。司馬中原兒子的兒子對媒體表示,他是在散步時摔倒,住院評估打鋼釘後,前幾天卻突然出現心跳停止,才發現感染急性肺炎。

日期:2024-01-04

投資理財

過1個月只花1萬2極簡生活!他27歲醫學院畢業、不當醫師跑外送:目標35歲前存到3千萬財富自由

生鮮雜貨代買外送員夢想實現財富自由?可能嗎?

日期:2023-12-25

投資理財

忠孝新生靜巷首排 永陞韶華購入自住夯

忠孝東路林蔭靜巷第一排預售案「永陞韶華」,挾地段優勢於第三季開賣第二期,來人成交以重視產品力的自住客為主。

日期:2023-12-25

產業時事

萬事達卡為持卡人 打造二〇二四年度專屬回饋 尊榮禮遇全面升級 寵物友善優惠擴大入列

「創造當下的感動」已成為時下消費者追尋的潮流,選擇追求獨特體驗的旅客不斷增加,相較二〇一九年三月,二〇二三年旅人們在體驗的花費增加百分之六十五;此外,從財政部寵物產業相關統計數據發現,寵物相關產業企業家數在短短四年內成長近三成,顯示台灣人願意投注更多資源與時間在照顧、陪伴毛孩上。萬事達卡洞察民眾對深度體驗的渴望與想要與寵物共度美好時光的心,全面升級二〇二四尊榮禮遇,要讓持卡人盡享二〇二四禮遇一整年!

日期:2023-12-21

職場生活

「沒有臥床餘生,很感恩」畢業62年的國小同學會...劉秀枝醫師:退休16年裡我學到的4件事

最近接連有2位同事屆齡退休,回想起我當年擔任科主任時,兩位都還是住院醫師,這才猛然警覺到自己已退休16年,剛好是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年數。我不禁思索:在這漫長又覺得像轉眼而過的16年「社會大學」中,除了持續寫兩個專欄文章,希望作為醫病溝通的橋梁之外,75歲的我還學到了什麼?

日期: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