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54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林本堅院士的告白:在美國38年,為什麼我選擇在年近60歲那年,為了去台積電工作回台灣?

林院士曾於IBM工作22年,期間帶領研發團隊創造出許多世界第一的技術。2000年加入台積電,在2002年研發出193奈米浸潤式微影技術,讓台積電在55奈米之後跳躍成長6個技術世代,成為世界的領先者。林院士畢生致力於半導體製程科技,為半導體產業寫下許多記錄,卓越的研發成就讓其榮獲包括NAE Member,IEEE Fellow、SPIE Fellow 等多項榮譽,對台積電、台灣半導體產業、世界半導體產業影響深遠。

日期:2022-06-17

職場生活

雜音就像「菜裡的一根頭髮」…他的降噪發明讓人沉浸杜比音效,一切得從那位嘆生不逢時的天才說起

一九六五年五月十八日,雷.杜比(Ray Dolby)在英國倫敦成立杜比實驗室,鑽研頂尖的音效技術,唱片公司、電影院、製片發行商也跟進升級音響設備,並採「杜比立體聲」錄製播映,讓人沉浸其視聽饗宴。

日期:2022-05-25

全台防疫報導

快篩戳鼻只要2.5公分?他幫親友重篩竟轉陽…說明書建議方法能信嗎?醫提點:必須「轉X圈」

本土疫情嚴峻,週二(5/10)單日新增確診已突破5萬例,隨著確診者暴增、被匡列隔離的接觸者也增加,有接觸史的民眾會使用快篩試劑。台大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任李正喆分享,親友按照快篩說明書操作,結果是陰性,他用自己的方式替親友重新快篩,結果卻轉為陽性,讓他忍不住質疑,「說明書的建議方法能信嗎?」

日期:2022-05-11

全台防疫報導

「共存是妥協,但科學家從未放棄」亞東院長一席話感動無數人…如果你不幸確診該如何自處?

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週一(5/9)記者會上,分享照護經驗時,一席話感動無數人、獲讚「真的很有智慧」,隨著本土疫情升溫,民眾對於何時該快篩、何時該做PCR,以及確診時該如何領藥,仍是一頭霧水。《今周刊》整理以下QA,帶你快速了解目前疫情政策,保護自己與身邊的親朋好友。

日期:2022-05-10

職場生活

我不願成為取悅觀眾的小丑!鋼琴怪才:辦音樂會是降低格調,唯有孤獨才能拓展理想聲音世界

一九六四年四月十日,顧爾德演奏完所有曲子,永遠離開舞台。這是他最後一場音樂會,三十出頭的他開始離群索居,他是獸,還是神?

日期:2022-05-04

職場生活

在家快篩「沿著鼻骨戳」超危險!戳破了就進入腦袋...如何安全快篩?醫師3步驟教學

為了不讓醫療量能崩潰,現行防疫政策要求民眾先行在家進行快篩,確認自己健康狀況,但是一般人畢竟沒受過專業醫療訓練,醫師提醒,民眾自行快篩的時候千萬要小心,快篩棒的角度、方向「千萬不要沿著鼻骨向斜上前進」,否則戳下去就直接進入腦袋!

日期:2022-05-04

職場生活

被關地牢、獨臂的他並不絕望,多舛又災難的命運反倒寫下世上首本現代小說《唐吉軻德》

一九三○年四月二十三日,西班牙將《堂吉訶德》作者塞萬提斯的忌日,訂定為「閱讀日」。感謝他,開創現代小說先河,讓大眾領悟閱讀的快樂。

日期:2022-04-20

職場生活

為何中大樂透不見得更快樂!心理學專家:你以為的痛苦過程 卻能收成幸福

幸福是什麼?幸福等於「快樂」嗎?為什麼追劇後容易感覺一陣空虛?又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堅持做到每年設定的新年新目標?《設計幸福》一書中,作者保羅‧多倫(Paul Dolan)從各種科學角度解析幸福的樣貌,也明確指出讓人更幸福的做法。在Podcast《Today來讀冊》節目中,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蔡宇哲不僅為聽眾導讀《設計幸福》一書,也從他的專業心理學背景分享看法。

日期:2022-04-01

職場生活

荒煙蔓草裡的哲學家

我的故鄉在屏東大武山下,充滿陽光與各種熱帶果樹,這座大山不僅是屏東孩子的屏障,也是心靈的依靠。這次我趁回屏東探親時,拜訪住在佳冬鄉,以自然農法著稱的戴文進,我們直接約在農場門口,抵達時我張望四周,以「雜草叢生」來形容眼前所見,真是一點不為過。

日期:2022-03-23

產業時事

工作話題從養虱目魚、嫁接梨樹,到黑道大哥打拚升職計!觀護人:看盡微惡背後的人生百態

你應該沒聽過這種工作,叫「觀護人」。

日期:202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