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不贊成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不贊成共有211項結果
理財

父母從小叫我們省,為什麼家裡還是沒變有錢?窮人往往不懂:開源比節流重要的多了

開源和節流雖然經常一同出現,但它們是有地位差別的...

日期:2021-02-25

理財

「我幫你付頭期款,剩下你繳...」夏韻芬:不要送孩子有貸款的房子,8、9成都好心沒好報

對於很多父母親,喜歡在退休前買房子、買保險送給孩子,但是卻又說「我只幫你們繳費到現在,之後,你們自己繳」,這種帶有負債的禮物還是不送為好。

日期:2021-01-06

焦點新聞

拜登入主白宮 抗中政策難轉彎但應會放緩

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執政後,一般預料不會逆轉現行抗中政策。但拜登強調國際合作,視俄羅斯為首要威脅,也期待與中國在符合美國利益的議題合作下,抗中力道應會有所放緩。

日期:2020-11-08

政治社會

私立校院財務危機更嚴重 學費年年凍漲 「私校自主」已名存實亡?

少子化、學雜費多年凍漲,高教補助資源也不如公立大學,專家評估私立大學五年內恐倒掉十間。此時教育部提出的《私校退場條例》草案,能成為私校轉型的契機嗎?

日期:2020-10-21

焦點新聞

蔡英文宣布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今周刊2015年調查:5成民眾「有條件」接受

蔡英文總統與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8)日中午宴請民進黨團立委,並在會中宣布決定開放含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的美國豬肉,以及30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

日期:2020-08-28

焦點新聞

夫妻收入6萬「摳」出2間房 施昇輝:攢1桶金買第1間房

每一個人累積財富的第一個里程碑,應該就是存到第一桶金,一般說是100萬元。你或許已經達到,「賺到第一桶金之後,要買什麼?還是要做什麼呢?」如果你還未達成,也可提早問自己。

日期:2020-08-17

話題人物

國民法官法背後的無名英雄——27年助理生涯、人生精華都在立法院度過

擔任27年的國會助理,人生精華都在立法院度過,蔣念祖被民進黨列為本屆不分區立委第32名,是對她專業國會助理的肯定。

日期:2020-07-23

政治社會

黃健庭婉謝總統提名 「我在意我的名聲,遠勝過任何位置」

前台東縣長黃健庭近日因總統蔡英文打算提名他為監察院副院長,引發極大爭議,他在今(20)日下午於臉書po出影片表達心聲,正式婉謝提名。

日期:2020-06-20

政治社會

「如果得不到國民黨祝福,我會退出!」被提名監察院副院長朝野皆不滿 黃健庭發5點聲明回應

更新時間:15:54更新內容:因為被提名為監察院副院長而引發爭議的前台東縣長黃健庭,今日下午出面發表5點聲明。首先,黃健庭說自己得知被提名時很意外,謝謝總統蔡英文的肯定,雖然心情有點複雜,但基於2個原因決定接受:第1,這是超越黨派、可獨立行使職權、能為國家社會做事的職務;第2,以他過往22年擔任民代、地方首長的歷練,相信自己可以扮演人民與公務體系間最好的橋樑。再來,黃建庭表示,他昨日已與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會面,且表達的很清楚,自己是國民黨的終生黨員,願意遵照黨內相關規範來處理黨籍問題。接著,黃健庭提到,關於他的司法案件已延宕了10幾年,自己承受很大冤屈,雖然在貪污的部分,每一審都是無罪判決,但二審時法院以違反《商業會計法》判他5個月,儘管可易科罰金,但自己不接受,選擇上訴到底、爭取完全清白,他相信總統府對這案子絕對有一定的了解,才會提名他,「謝謝他們對我品格操守的信任。」至於美麗灣的案子,他要說明4個重點:第1,美麗灣是台東縣政府推出的bot,縣政府是業主也是管理機關,該案在2004年簽約動土,他2009年底上任時,美麗灣的主建物已蓋好、環評已通過,正在進行環評無效訴訟中,他只能承擔,依法行政想辦法努力解決問題。第2,監察院曾在2017年提出糾正,但糾正內容都是針對開發初期的作為,「完全都是在我上任之前的事!」第3,台東地方人士跟美麗灣鄰近的刺桐部落,其實都非常支持美麗灣,美麗灣決定要解約時,莿桐部落非常失望,他們原本盼望這案子能帶來就業機會,可把本來雜亂的地方經營得非常好。第4,法院判環評無效,不是因為實質環保內容,而是認定程序上有問題,覺得某些環評委員應該迴避,但其實縣府當初曾請示過環保署,但環保署不認為有問題。最後,黃健庭強調,他之所以接受提名為監察院副院長,是希望能夠扮演促成社會和解的角色, 而不是激化對立,加上自認為以其歷練,可在這職務做出貢獻,「我要說,如果這提名案得不到國民黨祝福,那我會退出。」-----(以下為原文)總統府原定今(19)日下午宣布提名前府秘書長陳菊、前台東縣長黃健庭出任監察院正、副院長,但疑因黃健庭被朝野一致認為不適任,府方在稍早緊急宣布取消記者會。

日期:2020-06-19

聰明理財

婚禮前夕,未婚夫說要替哥哥扛200萬卡債...她被金錢勒索16年領悟:理「財」,必須先理「人」

這是我的故事,或許讓你覺得似曾相識......當我企圖說出這段經歷,我感到一陣抑鬱。我的朋友不知道,我的讀者不知道,我的編輯不知道。16年前,我遭遇一場「家人的金錢勒索」,這是一段非常痛苦、非常糾結的人生經歷。

日期:20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