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人口結構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人口結構共有355項結果
2022縣市長選舉

民調第一到全黨救一人!高虹安有郭台銘、宣明智加持,卻成為政壇箭靶的背後原因是?

2022/11/15更新: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周一(11/14)記者會稱,公基金制度由其他從其他立法委員辦公室帶來,自己雖然知道有基金制度,對細節並不清楚。不過晚間由高虹安前助理組成的「吹哨者聯盟」向媒體提供進一步資料,揭露高虹安辦公室的15頁內部帳目,其中也有高虹安本人簽名。高虹安辦公室預計周二(11/15)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

日期:2022-11-15

2022縣市長選舉

高雄政見會》「高雄土地大台北11倍」解決高齡、少子化前,陳其邁更重視這件事!1關鍵留人才就業

面對長照及人口少子化等問題,爭取高雄市長連任的陳其邁今天(12)日表示,中央、地方政府國家近年增加長照經費,因應人口結構老化,高雄應重視如何改善城鄉差距問題。另外,市府也在生育、托育、幼教等方面減少家長負擔,相關政策會與中央及市民一同努力。

日期:2022-11-12

國際總經

美通膨黏性問題難解 明年步入利率高原期 解讀聯準會主席最新談話的背後真意

聯準會主席鮑爾重申抗通膨立場,但也透露十二月可能放緩升息步調,此番「鷹中帶鴿」的政策聲明,透露出了什麼玄機?

日期:2022-11-09

政治社會

一個人大到可以打仗,就足以去投票!一文解析:為何「18歲公民權」對台灣這麼重要

台灣要讓18歲青年成為權利與義務相當之權利主體,最後一塊拼圖就是解除年齡歧視、打破差別待遇、友善公共場域,賦予18歲青年選舉權、被選舉權與罷免權等,還給18歲青年應有之公民權利與地位。

日期:2022-11-02

全球股市

全球「股債雙殺」,買什麼都賠錢,勞動基金績效還不是最慘的!這些超級大咖虧損更嚴重

「感覺今年很辛苦,原來是破百年紀錄的行情!」一份剛出爐的數據,讓眾多資深的財富管理顧問發出了驚呼。

日期:2022-10-19

政治社會

與地球共好 台灣發表第2部國家自願檢視報告 以行動實踐永續發展目標

面對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議程》(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最後10年衝刺,台灣接續2017年提出我國首份的國家自願檢視報告(Voluntary National Reviews, VNR)後,也在2022年第77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提出我國第二份VNR,除了展現我國致力於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決心,以及與地球共好的盼望,也期待促成聯合國接納我國發展夥伴關係,讓世界看見台灣。

日期:2022-10-04

房地產

台中七期開啟輕豪宅新頁 興富發「市政新鋭」,讓台中年輕人一圓七期夢

輕豪宅風再度吹進台中七期,以往每間動輒7,000萬元以上的七期豪宅,有機會以不到2,000萬元的價格輕鬆跨越門檻,成為台中七期房市最新布局主軸。

日期:2022-08-29

政治社會

北市人口流失跌落六都第4!雙北2原因出現外溢效應…謝金河:須正視台灣真正的「國安危機」

台灣不可承受之重:人口流失的危機上週由財訊雙週刊與非凡商業周刊合辦的智慧城市論壇,台中市長盧秀燕坐在輪椅上,專程從台中趕來參與這場盛會,她在專題報告中指出:台中市已經是全台第二大的都市!這一席話引起我高度注意,原來六都的人口數正快速發生變化。

日期:2022-08-23

國際總經

台灣女人為何不想生?「媽媽是高風險工作!」前總編當全職媽媽12年、育3孩,無法辦信用卡、無力買房...

1798年英國人口學家、政治經濟學家馬爾薩斯提出《人口學原理》,認為人口成長終將超越食物供應,導致食物減少,此一理論影響後世甚鉅。不過時至今日,許多已開發國家出生率不斷崩跌,《無人地球》一書作者踏查各國數據,發現人口數大幅減少的驚人事實並企圖提出解方;長年關心人口議題的專欄作家丘美珍,以她曾為全職母親重回職場的親身經歷,分析多數現代女性「不願當媽媽」的心情與想法。

日期:2022-08-19

焦點新聞

最簡單的人口統計就能預測未來,政府卻麻木無感 人口斷崖風暴全解讀

人口警報,從沒有這麼嚴重過。如果我們的社會不盡快轉型,而是維持現狀……2027年,二分之一未念大學的壯丁得去當兵,才能滿足國防需求;2027年,勞保基金就會破產,今年已開始入不敷出;2028年,就算全台灣18歲人口全部進大學,還招不滿學生;面對斷崖式的人口負成長,台灣人必須嚴肅地重新面對我們的政策與制度!

日期:20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