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協定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協定共有1136項結果
政治社會

一封帛琉總統的信,曝光如何被利誘「只要犧牲台灣」!中國開價買邦交:要訂滿所有飯店房間

諾魯共和國與我國斷交,我太平洋友邦帛琉傳出也遭到中國大陸施壓。友邦帛琉總統惠恕仁日前致函美國參議員,透露中國向帛琉開價來換取帛琉放棄與台灣的邦交。有涉外人士表示,此信是真的,並表明與自由聯合協定(COFA)的資金未能在美國國會過關有關。

日期:2024-02-15

政治社會

美、中走過1979年建交來最低潮,雙方對峙的對台紅利漸失…川普若重返白宮,對賴清德是福是禍?

台灣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後兩周,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與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1月26、27日連兩天在曼谷會談。會前傳出可能討論重點是美方希望對伊朗具有影響力的北京當局,能施壓遏止葉門叛軍攻擊紅海商船。結果雙方在會談後聲明隻字未提紅海情勢,大部分時間都針對台灣議題進行攻防。

日期:2024-02-12

國際總經

拚觀光!中泰永久互免簽證3月1日起生效,旅遊搜尋熱度成長7倍

據央視新聞報導,28日,中國大陸與泰國在曼谷簽署互免簽證協定,該協定將從2024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消息一出,大陸線上旅遊平台相關關鍵字搜索熱度較前一天成長超過7倍。

日期:2024-01-28

國際總經

「英國川普」表態力挺正牌川普戰拜登!前英相強生:他敢動武又難捉摸,世界需要的就是他

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在11月登場,根據民調顯示,前總統川普遙遙領先對手,極有可能代表共和黨披掛上陣,迎戰現任總統拜登。英國前首相強生也公開表態支持川普,稱他若能重返執政「將是世界的一大勝利」。

日期:2024-01-20

政治社會

學者剖析〉從台海安全、東亞區域穩定到重組供應鏈 新政府上架 國際社會必問的三件事

(今周刊1413)民進黨破紀錄取得連續三度執政,美國等國際盟友雖消除了台灣親中疑慮,但立院三分天下,仍為賴清德政府增添不少不確定性。國際社會如何觀察這次大選結果?

日期:2024-01-17

金融

【全球台商經貿論壇】 在民主路上持續前進 加速創新迎向未來世界

2024年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選舉年,而選舉結果也將影響地緣政治發展與景氣復甦步調。台灣選舉是最早登場的重頭戲,也是亞洲最重要的選舉,投票結果不但影響兩岸,也牽動台美關係與中美台三方,進而對美國在亞太地區外交政策框架及經濟關係的發展。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作為台美間重要橋樑,在1月13日選舉隔天在台北萬豪酒店舉辦「全球台商經貿論壇」(Global Taiwan Business Forum),邀請今周刊董事長謝金河、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等10多位產官專家代表,第一手剖析選後政經局勢與台美經濟效應,以及論述2024全球經濟挑戰與台美經濟願景以及全球經貿布局不可錯過的重要面向等議題,讓台商因應局勢趨吉避凶,掌握臺灣和世界的投資趨勢與商機。

日期:2024-01-16

政治社會

工商界籲修復兩岸關係 賴正鎰憂兩岸脫鉤,台失去貿易順差 專家點出為何中國不敢斷ECFA

選前,中國試圖以ECFA影響台灣選舉。選後,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當選,是否代表ECFA面臨危機,成為工商界關注焦點。工商界紛紛喊話,希望政府能緩解兩岸關係,想辦法保住ECFA。不過,專家大多認為,兩岸之間保持ECFA架構,對中國來說仍是必要政治籌碼。此外,中國自台灣進口項目,有高達75%是ICT科技產品,中國不可能中斷。

日期:2024-01-15

焦點新聞

台灣與諾魯斷交,只剩12個邦交國》如果台灣一個邦交國都沒有,會發生什麼事?

2024/1/15編按:我國太平洋友邦諾魯共和國稍早宣布與台灣斷交,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目前台灣邦交國扣除諾魯後為12個。中華民國台灣的邦交國減為12個,不禁讓人思考,如果台灣最後一個邦交國都沒有,會發生什麼事?(本文首發於2021年12月10日)

日期:2024-01-15

政治社會

大選前夕又來了!中國擬擴大取消ECFA關稅減讓,外交部譴責「粗暴介選」:認清中國絶非能穩定發展的市場

今周刊編按:中國商務部周二(1/9)預告,正研究中止ECFA早收清單中,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等措施,引起國內軒然大波。外交部周三(1/10)透過新聞稿表達強烈不滿與譴責,表示台灣與中國同為WTO會員,兩岸貿易問題應依循WTO機制及國際規範處理,但中國近來片面透過貿易壁壘調查、中止ECFA部分項目關稅減讓,以及研究進一步擴大取消關稅優惠等一系列舉措,旨在以經貿為武器持續對台施壓,企圖操縱及破壞我國的民主選舉,以遂行其政治目的。外交部對於中國公然介選的粗暴行為表達強烈不滿與譴責,並呼籲國際社會共同表達嚴正關切。外交部認為,中國一再以經濟脅迫的介選作為,除了傷害兩岸的正常經貿往來與合作外,也讓台灣人民及產業認清中國絶非可以穩定發展的市場,而國際社會也應重視與中國經貿往來的高度風險,凸顯民主國家加速經濟去風險的重要性。外交部表示,中國毫不掩飾的介選行徑,反映其威權政府的擴張野心,尤其今年是國際大選年,呼籲各國要正視台灣受到經濟脅迫的情況,共同因應並反制中國的經貿脅迫。

日期:2024-01-10

傳產

售價100萬進口車繳54萬稅金 連李多慧也買不下去 保護產業畫錯重點 台灣買車「稅上加稅」

台灣汽車關稅及貨物稅被認為是墊高車價元凶,政府直指車價過高是受車廠定價影響;學者認為,解除相關稅賦才能讓國內車價按市場反映,否則「進口、國產車皆貴」問題難解。

日期: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