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回收再利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回收再利用共有169項結果
國際總經

城市挖礦的台灣戰略

俄烏衝突,引發國際對於能源、作物與礦物等供應危機的議題,但台灣並未坐擁天然資源,如何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成為敲響保命策略的警鐘。

日期:2022-03-02

產業個股追蹤報告

【麥克連】20220228產業個股追蹤:烏俄戰爭之下的台股盤勢最新預測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2-28

科技

永豐餘學院成立大會暨永續循環科技高峰會 復興醣經濟時代 永豐餘學院建構共榮平台

永豐餘舉辦「永豐餘學院」成立大會暨永續循環科技高峰會,面對過度依賴化石燃料、能源短缺、環境污染、極端氣候的各種衝擊,走過近百年歷史的永豐餘企業,特成立「永豐餘學院」,以「醣」經濟為核心,建立一個科學、技術和產業共榮共好的平台,以Low carbon(低碳)、Low energy(低耗能)、De-fossil(去石化)三大目標,致力於能源、材料和數位三大領域的研究開發與創新。並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學術機構和產業,透過跨國、跨界、跨產業的交流與合作,攜手共同為氣候和環境的挑戰尋求永續的解決方案。

日期:2021-12-14

政治社會

邁向循環經濟的新創未來

廢棄漁網製成的時尚循環眼鏡和側肩包、廢棄菱角殼炭化成為菱殼炭建築材料或居家用品、回收咖啡渣製作的環保雨靴、將青草結合回收塑膠轉化為產品……,這是環保署於今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舉辦的「2030超越圈圈 Circular-Cross」—循環經濟新創展,旨在結合土地的味道、人文的故事呈現循環的日常。超過70個循環經濟品牌的多元創新展品,從食、衣、住、行、育樂等面向貼近生活讓民眾體驗,連展區內的陳列架及裝飾物件,也都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軟木塞、紡織、木頭餘料或塑膠等材料。

日期:2021-11-22

政治社會

每天多做一點點,齊力推動全民綠生活

在環保署一樓大門口有台特別的飲水機,上頭加裝了計數器,紅色的數字不時跳動著,非常顯眼。一瓶水以600 CC為單位,截至目前為止,這台飲水機已經奉獻近3.4萬瓶的水給路過需要的人飲用。於此同時,全台灣還有7,900個像這台飲水機一樣的奉茶站。

日期:2021-11-18

政治社會

金門縣》減抽+回收 統整五大來源 許一片不缺水的水獺淨土

我們拍攝到水獺媽媽帶著水獺寶寶,數量愈來愈多,代表湖尾溪的放流水提供生物很好的棲地!」金門縣自來水廠廠長張武達興奮地說。歐亞水獺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牠們依賴水路移動,一旦水域環境變動,就會影響覓食,台灣本島已多年未有發現紀錄,金門成為水獺最後一片淨土。

日期:2021-10-27

政治社會

彰化縣長王惠美:看不到的建設,一樣要做到好,才能建構永續發展的城市。

彰化縣位居全國第七大都市,人口超過125萬,為台灣糧倉,同時也是台灣的傳產重鎮,但「工農並重」的產業結構也讓彰化縣面臨長年來的環境汙染。近年來,彰化縣投入大量資源在環境整治,彰化縣長王惠美透過書面回覆本刊採訪時,強調「看不到的建設,一樣要做到好,才能建構永續發展的城市。」

日期:2021-10-25

科技

超過30年 HP創造永續價值與地球夥伴站在一起

氣候變遷與新冠肺炎為人類社會帶來風險和影響,同時也讓企業經營與永續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對此挑戰,HP設定透明的目標、制定相呼應的環境保護策略以及能帶來實際影響的行動,從碳排放量、森林保育、循環利用三大面向,推動實現零碳排及循環經濟來設計符合永續性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也積極因應全球疫情,展開四大行動,包括關懷員工與業務夥伴、實現技術行動化、客戶交付產品及幫助受影響的社區。

日期:2021-09-17

傳產

台塑的難題》歐盟碳關稅即將啟動,台灣排碳第一大戶卻轉型牛步…台灣石化業何時踏出不落後國際的第一步?

7月,日正當中,嘉義東石漁港進入鮮蚵採收季。海堤外,漁船載著一簍簍的魚貨返港,海堤內,卸下蚵殼的尼龍繩,與使用同樣材質的漁網,一綑捆成堆擺放,這些廢棄物即將被送往的,不是垃圾場,而是25公里外、去年啟用的台化新港耐隆回收廠。

日期:2021-07-14

傳產

台塑的難題》歐盟碳關稅即將啟動,台灣排碳第一大戶卻轉型牛步…台灣石化業何時踏出不落後國際的第一步?

7月,日正當中,嘉義東石漁港進入鮮蚵採收季。海堤外,漁船載著一簍簍的魚貨返港,海堤內,卸下蚵殼的尼龍繩,與使用同樣材質的漁網,一綑捆成堆擺放,這些廢棄物即將被送往的,不是垃圾場,而是25公里外、去年啟用的台化新港耐隆回收廠。

日期:202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