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國際局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國際局勢共有260項結果
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30815暖神投資組-關鍵K指標日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8-15

職場

鄭凱駿沒喝過洋墨水 作品卻躍上Discovery、半島電視台 用鏡頭向世界說故事 拍出你不知的台灣

未曾出國留學的鄭凱駿,勇闖路透社、半島電視台、Discovery頻道,從新聞專題做到行腳節目,鏡頭捕捉的是連台灣人都不知道的故事。而他要說的就是敢衝敢拚、絕望中看見希望的台灣精神。

日期:2023-07-26

傳產

成衣雙雄、金控巨頭、電子大廠… 上市櫃公司紛喊交棒,他們準備好了? 大交班時代

(今周刊1386)台灣百大企業掌門人平均年齡達67歲,老化已經成為目前台灣上市櫃公司的一大挑戰。專家預估,未來5年,台灣至少有1~2成的企業得進行世代交替。隨著第2、第3代接班人浮上枱面,如何順利交棒,已經是台灣企業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日期:2023-07-12

國家實驗研究院20週年專輯

產官學研整合機制領先全球 緊貼國際趨勢,國研院助推臺灣頂尖技術研究發展

從人工智慧、半導體到量子電腦等前瞻技術研究,國家實驗研究院都扮演重要角色,協助臺灣頂尖學研單位投入相關研究;不僅如此,在實驗動物替代方案、淨零減碳等最新趨勢上,國研院也備好對應方案,讓臺灣各產業能接軌國際趨勢。

日期:2023-07-06

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30627暖神投資組-關鍵K指標日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6-27

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30626暖神投資組-關鍵K指標日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6-26

政治社會

侯友宜台大演講,學生問「棄侯保柯」,他搬《灌籃高手》金句:現在放棄,比賽就結束了

今周刊編按:國民黨2024總統參選人、新北市長侯友宜週一(6/19)晚間到台大演講,有學生犀利提問,表示侯友宜目前民調不佳,是否考慮讓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來選,或改為支持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對此,侯友宜回應,「永不放棄、堅持到最後,打死不退。」學生也提問,對於外界喊出「棄侯保柯」有何看法?侯友宜表示,比賽才剛開始,還在熱身階段,他引用知名動漫《灌籃高手》中湘北籃球隊安西教練的名言,「現在放棄了,那比賽就結束了」,他個人絕不會放棄,會堅持到最後一刻。另外,有學生提問,請侯友宜說明自己與另外兩個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和柯文哲最大不同點,侯友宜認為,自己是從基層一步一腳印上來,所有事情都親力親為,做事有魄力,獲得長官和人民肯定,跟另外兩位總統參選人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的基層歷練完整。

日期:2023-06-20

台股

藥華藥、保瑞...腫瘤外科醫師股市破產,靠投資生技股財富自由:5個致富秘訣,基本面不用懂太多

編按:本書作者以「鬼手易生」為筆名(自稱鬼叔),經常在「股市爆料同學會」分享對股市的獨特觀點,因而成為超高人氣作家。2005年初次進入市場投入外匯黃金保證金操作,因為一時嘗到甜頭重押身家,最後破產、遭遇家庭劇變,人生跌入谷底。自縊獲救後,因緣際會下對投資有了不同感悟,重新拿起書本鑽研知識,之後獨創「鬼手流發心交易」投資方法,並憑藉著醫師的專業,專研生技新藥類股,再次從投資市場中站起,提早財務自由。

日期:2023-06-08

台股

腫瘤外科醫師投資破產背債千萬、一度自縊輕生,他在彌留之際開悟了什麼...棄醫入市提早財富自由?

編按:本書作者以「鬼手易生」為筆名(自稱鬼叔),經常在「股市爆料同學會」分享對股市的獨特觀點,因而成為超高人氣作家。2005年初次進入市場投入外匯黃金保證金操作,因為一時嘗到甜頭重押身家,最後破產、遭遇家庭劇變,人生跌入谷底。自縊獲救後,因緣際會下對投資有了不同感悟,重新拿起書本鑽研知識,之後獨創「鬼手流發心交易」投資方法,並憑藉著醫師的專業,專研生技新藥類股,再次從投資市場中站起,提早財務自由。

日期:2023-06-05

國際總經

G7對中從「脫鉤」轉向「去風險」?學者直言美中博弈美國雖占上風,但台灣應注意「溫水煮青蛙」效應

俄烏戰爭及中國對台軍事威脅成為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關注焦點,不過學者王宏仁觀察到這次G7峰會也有為了繼續與中國交往而有一定程度的妥協作法,包括將原本與中國「硬脫鉤」改以新詞彙「去風險」化取代,但仍堅定不希望中國有任何片面改變台海的舉動。學者尹麗喬則認為,儘管G7峰會許多文件都提到要與中國建立建設性的穩定關係,並非追求脫鉤而是去風險化,但美中外交博弈仍是美國占上風,這包括美國操作的「討厭中國」輿論仍非常強,以及在中國在挖美國牆角之餘,美國其實仍持續在運作菲、韓深化對美關係,以及鼓勵韓日外交破冰。學者馬振坤則示警,儘管中共不斷加速建設以軍事手段解決台灣問題所需的能力,但因共軍機艦擾台太頻繁,讓台灣民眾逐漸失去警覺性,如此「溫水煮青蛙」的效應已現,這是當前對台灣最危險的事。

日期: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