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天性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天性共有381項結果
政治社會

藍白合誰當正?他拿伊索寓言「祝青蛙蠍子百年好合」…矢板明夫佩服對岸:成功掌握非綠陣營「借殼上市」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與民眾黨柯文哲終於達成藍白合協議,週六(11/18)就要推出共同候選人,週五(11/17)下午柯辦發布新聞稿指出,已協請國民黨與侯友宜競選辦公室,於下午6點前,上傳已公佈之民調報告及可得之原始數據,供雙方審閱,以作為下一階段是否採納為有效樣本之討論基礎。

日期:2023-11-17

政治社會

民進黨不分區34人名單出爐,沈伯洋、郭昱晴入列!為何林月琴列第1位,原來有這淵源

民進黨中執會周三(11/15)通過2024年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34人,其中前3名,首先是「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第2名為知名認知作戰專家、台北大學犯罪研究所所長沈伯洋,第3名為「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理事長張雅琳。其中,1992年健康幼兒園娃娃車事件造成23人死亡,其中侯友宜之子也在意外中不幸喪命,而事故中教師林靖娟捨身救人,受難者家屬感念其義行成立「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如今民進黨不分區第一位提名該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頗有其深意。這次提名34人依序為林月琴、沈伯洋、張雅琳、洪申翰、羅美玲、游錫堃、范雲、柯建銘、沈發惠、莊瑞雄、林楚茵、郭昱晴、王正旭、王義川、陳培瑜、陳俊翰、張秀君、黃奕睿、孫一信、吳祥榮、陳慧君、柯富揚、劉柏君、石明瑾、曾美玲、黃真瑋、曾湘樺、鄭力嘉、陳右欣、余宛如、許菡芸、周威佑、廖韶吟、蔡宜文。

日期:2023-11-15

台股

鴻海(2317)買在109元套到天荒地老?股海老牛存股3秘招:鴻海多少錢可買...看懂少套5年「股利價差都賺」

從8月初以來,大盤一路溜滑梯,到萬六整數大關,聯準會放出利多,美債殖利率回到合理區間,美股台股又再出現連續向上暴衝,投資人搞不清楚該如何抓住進場時機。

日期:2023-11-14

政治社會

全台流感最小死亡案例!11個月男嬰併發心肌炎、肺炎2重症 住院當天病況急速惡化病逝

台灣目前仍處於流感流行期,已出現年紀最小的死亡案例!疾管署周二(10/17)公布,上週流感新增8例死亡個案,其中年紀最小的是南部一名11個月大的男嬰。

日期:2023-10-17

生活消費

高棉微笑的祕密

隨著人蛇集團的新聞層出不窮,柬埔寨已被冠上落後、詐騙的汙名。柬國境內第二大城「暹粒」,偏鄉有月收入僅兩百美元、急待醫療救助的居民,鬧區則藏著一生必遊的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以及一晚要價近兩千美元的奢華酒店,十月更將有最新的暹粒吳哥國際機場啟用迎客。這個貧窮與豪奢並存的國家,藏著迥異的生活與文化,連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也被收服成為公民。

日期:2023-10-11

健康

諾貝爾生醫獎揭曉!他們發現關鍵方法,開發mRNA新冠疫苗⋯2科學家先拿唐獎再獲殊榮

編按:諾貝爾獎於今(10/2)日陸續揭曉,今日公佈生醫獎,由匈牙利裔美籍女科學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和美國科學家德魯·魏斯(Drew Weissman)共同榮獲殊榮。他們兩人研究mRNA,開發COVID-19疫苗挽救人命,因此獲獎。去年唐獎生技醫藥獎揭曉,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和德魯·魏斯(Drew Weissman)就因發現關鍵的疫苗學觀念和方法,成功開發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mRNA疫苗而獲獎。唐獎儼然成為諾貝爾得獎的前哨。

日期:2023-10-02

科技

他跟訪馬斯克2年、訪談賈伯斯40幾次「兩人都有強迫症」:機車的天才,才做得出iPhone和特斯拉?

馬斯克唯一不設限、全公開傳記。《賈伯斯傳》作者、最能捕捉天才腦中靈光的艾薩克森,跟隨馬斯克長達兩年,跟他一起開會、走訪工廠,採訪馬斯克本人、他的家人、朋友、同事和對手,寫出這部考證詳實、藏著驚人內幕的人生故事。寫作過程中,馬斯克從不掌控內容走向,也不要求在出版前先看過,甚至鼓勵他的對手、前員工跟作者談一談。艾薩克森精闢描述馬斯克的成功與風暴,也探討了一個問題:驅動馬斯克的惡魔,是否也是創新和進步的推手?

日期:2023-09-22

職場

那些沒在朝九晚五上班的人都在幹嘛?咖啡廳年輕女孩口中的「包養論」給我的警醒

有一天,我在咖啡店偶然聽到隔壁桌的兩個年輕女子在聊天。其中一個對另一個說:「你看那個×××,現在都不上班了,我看她是不是……被包養了?」我在旁邊聽得很無語,忍不住翻白眼。看一看我身邊,其實很多人都沒在朝九晚五地上班。不上班不意味著不工作,現在的職業選擇越來越多元化,只工作、不上班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以前只有坐辦公室每天上下班打卡才是安穩踏實的人生,現在則不一樣了。在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人無須坐在辦公室,甚至無須固定的工作地點,他們自己雇傭自己,在任何想去的地方生活,有著強大的選擇能力。我來說說我身邊認識的幾個不上班的人,看看他們是如何靠一技之長獲得收益,走上自由職業之路的。

日期:2023-09-21

健康

腹股溝鼓起來 男性罹患率為女性十倍 修補疝氣不復發 人工網尺寸成關鍵

據二○二一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顯示,因腹股溝疝氣就醫住院人數有二萬八千多人。什麼是疝氣?為什麼會發生?專業外科醫師來說分明。

日期:2023-09-13

全球股市

曾想過2千萬買4%高殖利率股,年領80萬被動收入...上班族靠股票43歲財務自由:不挑高股息股2理由

作者貳億貯男27歲因為工作太辛苦,所以立志在年滿45 歲以前,要賺到當時上班族一輩子的薪水2億日圓(編按:約新台幣4.4千萬),因此從股市小白開始學投資,結果在2019年43歲時即賺到2億資產。起初只是想實踐現在最流行的FIRE.財務自由,提早退休。但目前資產已累積超過2億仍繼續上班,他認為人還是要上班才不會與社會脫節,再加上為了保持穩定收入,並以年化報酬率10%為目標,期許在2024年達成3億、2029年達成5 億日圓的目標,繼續投資股票。

日期: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