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寄生蟲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寄生蟲共有65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喝牛奶可產生抗體、醫院會散播病毒…信謠言不信科學讓疫情兇猛反撲!這個國家瞬間淪為「第二個印度」

今年6月,印尼居民蘇赫曼(Gusman Suherman)的父親陷入病危,但,1則在社群媒體上流傳,寫著「如果你去醫院,他們會故意對你散播(新冠)病毒」的謠言,竟成為他拒絕就醫的理由。最後,蘇赫曼的父親不敵病魔,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而類似案例,正不斷地在印尼各地上演。

日期:2021-07-23

職場

張上淳是老師、羅一鈞是學弟 林氏璧每晚「開房」為大眾解惑,撫慰百萬人心

他是醫者,也是全職部落客,疫情間,每晚「開房」為聽眾解惑,理性溫和守護台灣。

日期:2021-06-23

理財

婚姻裡最大誤會,是男人那句「我養妳」:妳想的是美容逛街下午茶,他說的是洗衣顧娃伺候媽

妳在家帶孩子、做家務不比上班輕鬆,常常累得不行,但是在男人和公婆眼裡,他們會認為:男人養著妳,妳天天在家有什麼好累的?

日期:2021-03-17

健康

寵孫嬤放任2歲孫狂嗑生魚片 下場超慘…小兒科名醫曝「這2種人」最好避免

愛吃海鮮的人相當多,尤其生魚片更是不少老饕的心頭好,但像這樣的生食料理可不是人人都能盡情享用。日前有一家四口到海鮮餐廳用餐,疼孫的阿嬤看到2歲孫子愛吃生魚片,認為可以「多吃點」,不料回家後小孩吐的一蹋糊塗,只有大人沒事。對此,小兒科名醫陳木榮(柚子醫師)提醒警告,生魚片並非適合所有人,尤其2大族群最好不要碰。

日期:2020-12-09

教育

單親媽勒死2子女遭判死》呂秋遠:為何大家無法理解,每個母親都有力不從心的時候?

今天有兩則新聞,一則悲哀,一則悲傷。

日期:2020-11-26

健康

拉肚子不是飲食不潔,而是大腸癌?排便出現3大症狀,小心都是癌症警訊

20211022編按:前立委朱高正週五(10/22)晚間7點多,因大腸癌病逝萬芳醫院,享壽67歲。朱高正好友、前立委林正杰在臉書寫下「高正,所做已做,不枉此生,安息吧,同志。」朱高正去年因大腸癌兩度入院,今年初又因為局部腫瘤復發,侵犯到周圍器官,入住萬芳醫院治療,前後已經治療約兩年,知情人士說,本周三他進去搶救後,多重器官衰竭,週五便離世。大腸癌早期發現治癒率高,如何能夠警覺大腸癌病徵呢?每天解便的型態就要注意!

日期:2020-04-17

健康

疲倦無力、胃口不好,原來是寄生蟲惹禍?醫師:生食豬肉要小心

68歲蕭姓婦人日前出現疲倦無力、胃口不佳的症狀,某天突然因意識不清被送往急診,到院時不但發燒、血糖過高、肺部膿瘍發炎,還有輕微腦萎縮的現象。一連串檢查之後發現,蕭婦的腦部竟長滿寄生蟲。

日期:2020-04-14

情感關係

【重雷】電影《寄生上流》教我的事:廉價的尊嚴,讓窮人翻不了身

《寄生上流》與其說是呈現上流與下流的天差地遠。我覺得到不如說,是在講述人如何被尊嚴拖垮。

日期:2020-02-14

品味收藏

《寄生上流》導演奉俊昊的叛逆電影路

贏得四項奧斯卡獎,讓奉俊昊成為韓國最新的民族英雄,連總統文在寅也讚揚他「給了全國人民自豪感與勇氣」。但創作《寄生上流》的動機,自始至終都和民族情感無關,他只想透過這部電影,逼迫韓國社會正視被長期忽略的陰暗角落,卻獲得全世界共鳴。

日期:2020-02-12

情感關係

拒絕奴性、不要爆肝?年輕人吃住靠家裡,吸乾父母血汗錢卻說:不想過父母那樣辛苦的人生

父母那樣過人生,還不就是因為你!

日期: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