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小康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小康共有171項結果
傳產

評選爭議把她推到風口浪尖 卻不驚慌 北影總監李亞梅的 不妥協電影人生

李亞梅從電影行銷達人,轉而接任台北電影節總監,一路大刀闊斧改革,即使毀譽皆有,但她心裡的目標始終明確。

日期:2024-05-29

教育

誰說少子化就招不到學生?臺中科大新生註冊率95%,五專百分百大滿貫…校長親解百年名校額滿關鍵

臺中科技大學的五專部,至今仍是全國學生人數最多的公立學校,憑藉在業界豐沛的校友資源,以及優異的辦學品質,讓這所擁有105年歷史的名校,無懼少子化衝擊,招生創紀錄。

日期:2024-05-29

政治社會

家庭年收入多少才能算「小康」...至少300萬!小時候「家境調查表」大公開:爸媽打腫臉充胖子?

在求學時期,幾乎每個人都曾填寫過入學資料中的「家境調查表」,當中的「清寒、普通、小康、富裕」等4個級距,讓人在填表時總是感到困惑,尤其「小康」更是許多人都搞不清楚定義,經常在網路上引發討論。網友們普遍認為的「小康」收入級距落在哪裡呢?跟著《網路溫度計DailyView》一起來看看吧!

日期:2024-05-13

政治社會

徐巧芯曝「1家睡1坪」窮苦時光駁造假說 揭兒時「賣早餐賺2萬」辛酸:家人不偷不搶不騙人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近日捲入夫家爭議,其穿著品牌亦受批評,有論者也質疑其小時候的打拚故事造假,於政論節目上以行動劇諷刺。徐巧芯今日在臉書發文,秀出多張小時候照片及店面示意圖,表示她們家不偷不搶,她很感謝有此生命經歷,只會Google就覺得自己很懂的,永遠學不到她學到的一分一毫。

日期:2024-04-27

生活消費

領到薪水就是還信用卡分期,父親住院她連10萬也拿不出來...年薪百萬女經理懺悔:以後再也不亂花錢

為什麼明明用不了那麼多東西,卻一直在瘋狂地買買買?是出於比較心態嗎?問了身邊幾個女生朋友,她們的處境也跟我差不多,大家似乎都被消費主義和網路行銷洗腦了。

日期:2024-03-07

台股

不為人知的台灣巴菲特

編按:藝人「小S」徐熙娣公公許慶祥,3/1一早傳出在家中突然因心肌梗塞猝逝,享壽84歲。藝人小S的公公許慶祥,從一位付不起8000元房租的小鎮醫師,靠敏銳的投資嗅覺征服股海,23年間賺得百倍身家。他的成功,來自刻苦練功般的培養毅力和耐心,每日花6到8小時讀書,20年如一日,和股神巴菲特挑好的股票賺時間財精神相通,堪稱是台灣的巴菲特。(原文刊載於2013/7/17,更新時間為2024/03/02)

日期:2024-03-02

理財

如何把壓歲錢變「龍年超強錢母」?紅包3大類理財法 他靠2萬元滾出100萬

迎龍年春節,不少小朋友、大朋友都會拿到長輩給的紅包壓歲錢,許多家長為了避免孩子隨便花掉,都會收好代為保管。財富管理專家表示,小孩子的壓歲錢雖然不多,但是若善加投資,也能小錢變大錢,壓歲錢可以累積成為未來出國、教育、購屋頭期款等基金。

日期:2024-02-09

健康

從16樓陽台跳下去那一刻,我在想什麼?前科技部長陳良基妻子告白:朋友眼中的人生勝利組,為何62歲重度憂鬱

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8個人之中就有1個人患有精神相關疾病,台灣則至少有超過200萬個家庭正處於憂鬱風暴之中。那一天,當前科技部長陳良基發現結褵40年的另一半站在16樓的陽台上打算縱身一跳時,他唯一的念頭,只有緊緊抓住她的手……原本開朗大方的太太素梅嚴重失眠、變得沉默寡言、行動遲緩,害怕面對人群,宛如陷入憂鬱流沙,身體的自主能力一點一滴地流失了,而自信心、安全感也跟潰堤。當她越是心急、越是掙扎,就陷得越深;藥物副作用使得記憶漸漸空白,更令她感到失落。「環境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但要不要笑是自己可以決定的。」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考驗,陳良基決心卸下部長職位,提前從台大退休。除了安排太太接受精神科的專業醫療和心理諮商之外,他也每天按表操課地陪伴太太定期散步、做運動、追劇、出遊,鼓勵她寫下「煩惱筆記本」……經過兩年悉心照顧與一家人同心協力的努力,那個熟悉的太太又回來了。罹患憂鬱症不是誰的錯,只是大腦生病了。身為守護者的你,若能用包容的心去理解,持之以恆的陪伴,就能看見痊癒的曙光。

日期:2023-12-11

金融

「做事業不是做到倒,就是做到死!」鑫山保代董座談60歲創業:父親影響了我一輩子的經營思維

父親是一位出色的商人。他是遺腹子,在台中縣潭子鄉的農村長大。在日據時代,小學畢業後就被台中霧峰林家的長輩帶到日本東京當學徒,學做生意,20幾歲就嶄露頭角,在東京股票市場大展鴻圖,賺到了可觀的財富。我大姊、二姊、三姊都到日本就讀女子高校,在當年,等同貴族子女身分,非常稀有,可見當時父親的雄厚財力。

日期:2023-10-04

心法與觀點

存股助理第384期︱努力存股賺錢,才能發揮對社會正面貢獻

日本《下流老人》一書,引發日本與台灣的貧老意識蔓延,強化退休安全網以及老人福利的聲浪日漸高張。總編認為,此風萬萬不可長,無謂的貧老危機感不僅對經濟民生將帶來危害,愈來愈豐厚到不合理的老人福利更是在佔年輕下一代人的便宜。

日期: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