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後遺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後遺症共有605項結果
退休

提早退休就是活得比較好?過來人嘆:還是懷念上班的時候,有事做不用擔心錢,心裡有重心

過新年的時候,不少退休的同仁都會回承大科技跟我祝福,我們也會一起聊聊近況,當然除了對於新的一年,大家都會互相關心,也彼此祝福彼此身體健康。現代人都注意養生,我也會詢問他們退休生活還愉快嗎?彼此的互動相當良好。他們會跟我說:「吳總,還是懷念上班的時候,有事做不用擔心錢,心裡有重心,人也比較不會生病。每天上班的路程當運動,現在大門都沒有踏出一步,早上起來就坐在電視機前面,健康也每日遞減……」,我當下聽了就很緊張,這樣的退休生活真的比較好嗎?

日期:2022-11-01

健康

又是主動脈剝離!政大金融學院院長李勝彥辭世享壽78歲…「7症狀當心」嚴重恐48hr內死亡

中央銀行業務局前局長、現任政大金融學院院長李勝彥,因主動脈剝離在家突然倒地,送醫急救不治,於周五(10/28)凌晨12:55辭世,享壽78歲。李勝彥的太太是在周五凌晨3點9分,透過LINE告知親友,「我要告訴你們一個不好的消息,剛剛我先生在晚上12:55在榮總的急診室走了,主動脈剝離破了」。李勝彥1944年生,臺南縣人,於1966年自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經濟系畢業,後考取日本政府獎學金,赴日就讀神戶大學,並取得經濟學碩士學位。返國曾任職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四年後再度赴美。取得匹茲堡大學經濟學博士後,任職於美國維吉尼亞電力公司、華府公共服務委員會。1980年5月返國,歷任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副處長、處長及業務局局長、臺灣銀行總經理、中國輸出入銀行理事主席等。李勝彥精通英、日語,為我國奉派或應邀赴美、日等國出席國際性會議首選,李登輝前總統更盛讚其為「國際金融專家」。2022年國發會、金融總會及金融研訓院等協力促成政大國際金融學院設立,7月9日舉辦李院長就任歡迎茶會,前副總統陳建仁、內政部部長徐國勇、前央行總裁彭淮南等逾百位貴賓親臨祝賀。李勝彥鼓勵師生妥善運用學院環境妥善學習,培養知識力,向各方產學優秀菁英請益。他更指出金融、科技等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國際金融學院與半導體學院等成立未來將使產學雙融,讓頂尖大學輸出兩大產業所需的優質國際級人才,成為活絡國家產業命脈、推動產業創新的孵化中心。政大表示,今晨校方得知院長辭世訊息,第一時間前往向家屬致意。李蔡彥校長感念院長在任期間,國際金融學院制度建立有成,順利招收兩屆學生,為臺灣經濟發展與培育國際金融人才貢獻心力。後續治喪及院務事宜,校方將全力協助處理。-------------------------------------------------------------「急性主動脈剝離」若未妥善治療,可能在48小時內死亡,甚至猝死,這篇相關報導,提供讀者能進一步了解這讓人措手不及的疾病,可能發生的原因。(原文刊載於2019/2/14,更新時間為2022/10/28)

日期:2022-10-28

健康

名醫論癌!肺癌如何預防?陳晉興:做到這2點多活3-5歲…攝護腺癌難搞?邱文祥:前期5年存活率100%

癌症人人聞之色變,尤其許多人一聽到自己罹癌,整個腦筋瞬間空白,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以及泌尿科權威邱文祥醫師,在一場演講上,說明肺癌和攝護腺癌的預防及治療,呼籲定期檢查、早期治療的重要性。陳晉興特別提到,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肺癌已經蟬聯多年,光是一年就已經超過1萬人喪命,從2010年至2019年,男性肺癌確診人數增加32%,女性則是大幅增加89%,將近翻倍。而2010年肺癌診斷總人數為10615人,女性患者約占37%,到了2019年,全年新增肺癌人數上升至16233人,當中女性則增長到占了45%,且占比逐漸與男性「勢均力敵」,甚至未來很可能超越男性病患人數,肺癌對於國人健康的威脅,已經不容忽視。至於攝護腺癌,邱文祥則是分享,雖然這是男性的常見癌症,但它不是一個恐怖的癌症,前三期五年存活率達100%,只要定期抽血檢查就可以早期發現。

日期:2022-09-25

健康

女健身「腦動脈瘤破裂」陷昏迷!平時無症狀,「這種頭痛」超危險,醫:3分之1恐直接死亡

知名連鎖健身房「World Gym世界健身俱樂部」昨(9/15)日驚傳意外,一名女子操作「機械式臥推槓鈴」時突倒地失去生命跡象。最新消息指出,經搶救已恢復呼吸心跳,但昏迷指數3,初判是腦動脈瘤破裂。發生意外後,World Gym公司回應,女子當時與先生一同前往,卻在重訓區自行運動時發生意外,現場立即給予協助並通報119、送往中山醫急救。

日期:2022-09-16

健康

被疑為何不買BA.5次世代疫苗?王必勝提選BA.1雙價有4理由,「月底就會到貨」

因變異株亞型BA.5本土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六(9/3)突然宣布下午4點舉行記者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會優先採購BA.1雙價次世代疫苗,希望在9月底能進來台灣,能早就會盡量早,並會持續關注BA.5雙價次世代疫苗。

日期:2022-09-03

健康

不要大意了!BA.5首奪命「無慢性病、打3劑」妙齡女發病4天亡 台大醫示警:它不比BA.2弱

本土BA.5昨(8/29)日出現首例死亡個案,一名30多歲女性本身無慢性病史且打過3劑疫苗,卻在快篩陽性4天後發病喪命。台大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提醒國人,千萬別以為BA.5比BA.2還弱,一旦確診人數多,死亡和重症案例也會跟著上升。

日期:2022-08-30

健康

長期吃維生素D「失智、死亡風險恐增2倍」,這年齡是高風險群!小孩能補充?國衛院給答案

「補鈣也要補D、缺D會增加失智風險」觀念深植人心,許多人都額外補充維生素D,但其中因果關係尚未充分經過科學驗證。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發現,缺D不是造成失智的原因,而是失智的結果;年長者長期補充高劑量維生素D可能反而增加失智風險1.8倍,失智長者長期補充高劑量維生素D可能增加死亡風險2.17倍。

日期:2022-08-29

健康

BA.5三症狀讓人「更不舒服」 重複感染該如何通報、領藥?QA懶人包一文詳解

BA.5疫情逐漸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估,這波疫情高峰可能會落在9月中、下旬,尤其BA.5有「免疫逃脫」的特性,重複感染將是接下來這一波疫情的特徵,特別是兒童,在這波疫情中會比成人更容易被感染。到底BA.5除了重複感染之外,還有什麼常見症狀?第4劑疫苗現在誰可以打,該怎麼選?萬一再次確診,社交APP通報新功能該如何使用?

日期:2022-08-26

全台防疫報導

羅一鈞示警BA.5攻擊「兒童恐受害最深」 全台5千人「重複感染」:下波疫情特徵浮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24公布本土BA.5疫情「確定升溫」,預估疫情高峰可能會落在9月中、下旬,而目前國內10歲以下兒童確診病例已累積破50萬例,重複感染則累計有5000多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示警,重複感染將是接下來這一波疫情的特徵,特別是兒童,在這波疫情中會比成人更容易被感染。

日期:2022-08-25

全台防疫報導

學生染疫「不再全班停課」!9/12起確診者「7天居家照護」即可返校  開學防疫新制看這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22)日公布開學後防疫新制,自9/12起,一旦有學生確診或快篩陽性不再全班停課,與確診者有接觸的師生,校方會提供1劑快篩試劑,陰性無症狀者可上課;至於確診者7天居家照護後,期滿無症狀就可入校上課。

日期:202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