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心願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心願共有550項結果
科技

接下國光生技董座 從扛起15億積欠貨款到國產疫苗圓夢 專訪詹啟賢 首談腸病毒疫苗9年研發路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各國政府爭搶疫苗的狀況,讓台灣對自製疫苗的重視度也加倍提升。今年一月,國光生技的腸病毒疫苗完成取證上市,這支國產疫苗如何熬過多年開發歷程?

日期:2023-03-22

政治社會

好像拍災難片…香港四級大火燒近10小時、同地點去年亦火警…興建中高樓難滅火有3個關鍵

尖沙咀中間道興建中的「海員之家」大廈,周四(3/2)晚上11時許發生大火,大廈高層位置冒出火光,消防經現場評估後,於11時39分將火警升為三級,並加派人手前往營救,至凌晨1時46分火警升為四級,直到周五(3/3)上午8點半左右熄滅,整整燒了近10小時。現場火勢猛烈,港島區居民隔着維港都能看到對岸發生火警,目擊的市民形容:「好像拍災難片」。

日期:2023-03-03

職場

四度當選市長 寫下台灣地方自治史新猷 勇媽治市柔中帶剛 黃敏惠收服「有藍不投」的嘉義人

穿著輕便的白襯衫搭配黑長褲,腳踩粉白相間的運動鞋,嘉義市長「勇媽」黃敏惠笑盈盈走來。看到來訪團隊,前天預先做好功課的她,立刻喊出記者名字,就像熟識多年的老友,熱絡寒暄、話家常,甚至聊到開心地「手舞足蹈」,絲毫沒有初次見面的距離感。

日期:2023-03-01

教育

建中學霸不想填醫學系,寡母竟仰藥「死諫」!資優生:跟媽媽的命比起來,什麼都不重要了

編按:選填志願總是讓高中生們好糾結,究竟怎麼決定才是最客觀最正確的呢?到底志願該怎麼填?該選校還是選系?對許多人來說,選擇不只攸關未來職涯發展,也包含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父母能尊重孩子的意願,著實不容易,但是當孩子的志向,無法符合父母的期望時,究竟該怎麼辦?作者陳美儒老師於建中任教40年,看遍了各式各樣優秀頂標的青春少男少女,仍然感嘆──青春真的不容易。(原文刊載於2021/8/19,更新時間為2023/2/22)

日期:2023-02-22

台股

大家都知道做股票要「買低賣高」 為何你我都難逃「追高殺低」?如何才能像專業法人一樣賺錢?

今周刊編按:美股四大指數週二(2/21)重挫,其中道瓊暴跌近700 點,創自去年12/15來最差單日表現,標普重挫2%跌破4000點同創最慘跌幅,那斯達克下跌2.5%、費半下殺逾3.3%。台股週三(2/22)台積電(2330)領跌,電金成市場調節重點,一度下殺超過200點下探15345點,失守月線關卡。隨著台股開低走低,台幣貶幅擴大,早盤貶8.6分觸及30.501元。-------------------買賣股票要能夠賺錢,「買低賣高」是眾所周知的道理。但一般投資人買賣股票時,卻總是看到股價大漲才追高買進,看到股價大跌便慌亂賣出,「追高殺低」的戲碼不停地上演。

日期:2023-02-22

職場

30人共用6件防彈衣、平均壽命僅62歲,他出書為7萬警察爭權:要讓警察活得像個人

警察殉職、值勤爭議,王惀宇總不避諱振筆批判背後的結構困境。他的洞見集結成書,9萬餘字,不只寫給民眾或警政高層,更是為7萬名警察而寫,為基層團結踏出第一步。

日期:2023-02-22

教育

大學志願怎麼填?19歲時最想讀師大美術系...建中畢業30年後,給高中生的人生建議「經濟能力最重要,你不能餓死」

編按:大學學測即將在2月23日公布成績,很多考生陷入選填志願的困難抉擇,到底志願該怎麼填?該選校還是選系?這都關乎未來職涯發展。大學畢業後,該找份平凡但能溫飽的職業,還是執著於追求前途渺茫的理想,夢想和生計要如何選擇?

日期:2023-02-10

生活消費

MIT婚紗魔法師

印象中,耀眼奪目的高級訂製禮服與婚紗,多出自國外設計師之手,其實台灣也有一群婚紗師,以精湛手藝縫製出MIT華美嫁衣,完成新娘們一生一次的美麗使命。有了這些氣勢、細節都令人驚豔的婚紗幫襯,不僅讓新娘子成為最佳女主角,更證明了台灣婚紗師不輸國際的功力。

日期:2023-02-08

政治社會

星雲85歲預立遺囑、遺產金額曝光!「本想活到80歲就好」...《真誠的告白》談如何分配身後事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週日(2/5)下午離世,享耆壽97歲。他因曾中風後健康走下坡,加上長年罹患糖尿病,每兩天就要進高雄長庚醫院洗腎,晚年外出行動幾乎都靠輪椅代步,甚至雙眼都看不清,但星雲的意志力堅定,他曾告訴醫療團隊說「出家人不怕死」。星雲在85歲時就預立遺囑,2015年他在人間福報的文章中提到,自己在60、70歲的時候,身體還很健壯,就想活到80歲就好了,哪裡知道,又這樣繼續的活下來,當然人生總是生命有階段性。至於遺產部分,星雲曾透露自己估計有2000多萬財產,已全部捐作公益信託教育基金,包括寺廟、學校、電台資產、寫書的稿費也都全部捐出,「一生沒有存款,我的所有一切都是大眾的、都是佛光山的,一切都歸於社會」。

日期:2023-02-06

個人成長

把錢變成想要的樣子!領完年終想捐款助人?一次了解這5家你沒聽過「卻默默行善的團體」

過年領年終,除了為自己買喜歡的東西以外,想要捐款幫助弱勢族群可以去哪捐款呢?《今周刊》整理有募款需求、長期默默行善的團體,提供想盡份心力的你做參考。

日期:202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