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控制權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控制權共有307項結果
國際總經

馬雲頭好痛...才傳要放棄螞蟻金服控制權 美證管會再來一拳!阿里巴巴等5中概股被列「下市清單」

編按:歷經中國監管打壓、IPO 喊卡,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傳出計畫放棄對螞蟻集團控制權。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螞蟻集團先前在大陸、香港上市計畫突然被迫暫停,自2020年底開始依循大陸官方要求整改。如今,中國億萬富翁馬雲傳出要放棄對螞蟻的控制權,中國官方表示沒有主動要求他做這些動作,但還是表示祝福。外媒分析假如馬雲讓出了控制權,有可能有助螞蟻重啟上市。不過,讓馬雲頭痛的恐怕不只這件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周五 (29 日) 把阿里巴巴列入中概股下市名單,阿里巴巴 ADR 應聲重挫 11%,中概股連袂走低。

日期:2022-07-30

金融

台灣的數位貨幣戰略在哪?學習中國還是學習美國,央行電子幣往何去?

自中國元朝皇帝(大汗)以造紙科技取代金屬幣在貨幣的壟斷地位,八百年間「紙鈔=現金」這種升級版的貨幣概念獲得全球化傳播,形式亦少有改變。這讓我們想到【馬可波羅遊記】裡面的威尼斯大商人,對於「紙鈔」這項創新他提到:「大汗命人將桑樹的皮剝下,弄成漿糊制成紙,當作銀幣與金幣。官員在每張紙做的幣上蓋章,紙幣就這樣取得了貨幣的權力,沒有人敢冒著生命危險拒絕使用。」

日期:2022-07-18

傳產

交情40年兩位影視圈大亨,為何因台開撕破臉?年代練台生:公司最辛苦時我幫邱復生,現在反而成最大苦主

繼6月下旬台開小股東質疑私募案程序有問題,按鈴控告董事長邱于芸等人背信後,台開大股東練台生近日也質疑定價偏低,風波不斷。

日期:2022-07-13

保險

掌握3原則,一張保單「3代領錢」!資深保經:儲蓄險這樣買,父母領完還本金,錢留給兒女平分

保險要成為對子女的祝福,千萬不能出現的BUG(漏洞)!

日期:2022-07-03

台股

「很多報章雜誌報導是錯誤的!」 台積電劉德音談美日建廠新進度 且不點名戳了英特爾「這說法」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今(8)日在年度股東會,花了整整一個小時回答國內外股東的許多問題,從股價下跌、股利配發、國外人才招募、未來供電疑慮到美日建廠挑戰等等不一而足,幾乎是讓股東「問到飽」。在美國及日本建廠部分,劉德音回應了兩國人才招募上的挑戰,以及需要投入的學習時間,並強調當前問題不影響美國建廠的時程,也不影響台積電已宣示達到毛利率53%的長期目標。他還不點名反駁了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之前的言論,表示美國從國會到半導體業界,多數意見是美國若想重振本土半導體產業的榮景,就不可能獨厚美國業者,反而需要開放全球業者到美國競爭。

日期:2022-06-08

國際總經

拜登聲明老被白宮「澄清」,支持率快跟川普一樣低、講話似乎不可靠...他怒吼幕僚:我才是總統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 當地時間 5 月 31 日爆料稱,白宮內正蔓延一種焦慮感:面對日益惡化的政治困境,美國總統拜登正敦促他的助手們發出更有說服力的資訊和更尖銳的戰略圖景,但與此同時,拜登又對他們試圖扼殺自己直言不諱的形象——總是在他發言後做出澄清感到憤怒。

日期:2022-06-02

科技

「鴻」色漸淡 「更能走自己的路」 從水泥斜槓面板 洪進揚翻轉群創實錄

「面板雙虎」之一群創去年獲利創新高,更催生出三家未來有機會挑戰資本市場的子公司,外資出身的董事長洪進揚,如何在短短幾年內改造成年營收三千億元、員工五萬的大公司?

日期:2022-05-18

國際總經

16年來成長緩慢、挨批破敗企業…2021虧損逾2億美元的推特,馬斯克為何願砸440億美元收購?

社群媒體推特(Twitter)於本月25日宣布,公司董事會已接受全球首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以440億美元(每股54.20美元現金)收購,並將其私有化的提議。受此消息激勵,周一推特股價收漲5.66%,來到51.70美元,使今年以來的累計漲幅,進一步擴大至19.62%。

日期:2022-04-26

台股

美股利空夾殺、台股掀「萬七」保衛戰!台積電、鴻海、聯發科挺住穩軍心

編按:美股週一(4/11)遭多重利空夾擊,以科技主為首的那斯達克、費半重傷超過2%,台股週二(4/12)開盤即摜破萬七大關,最低來到16905.13點,下跌超過143點,不過接近9點半時,台積電拉升至平盤之上、鴻海、聯發科翻紅,企圖穩住盤勢。近午盤台股僅小跌仍力守萬七。外資近日仍持續提款,5天累計賣超1278億元,八大官股券商則是肩負政策使命,連6日累計買超297億元,光是買超台積電、聯電、聯發科就超過一半157億元。

日期:2022-04-12

國際總經

民主政體戰勝專制政體?

從俄烏衝突中,台灣學到的不是過度自信或樂觀看待中國可能的軍事入侵,而是要了解軍事衝突將會是彼此的災難,宜尋求化解兩岸緊張局勢,千萬別重蹈東歐的覆轍。

日期: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