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生產力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生產力共有795項結果
科技

台灣AI產業應用大爆發!微軟3年培育20萬數位人才、AI服務創6.8億效益

全球AI相關人才稀缺,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陳慧蓉週一(9/11)宣布,微軟的人才培育計畫,已在3年內培育超過20萬名AI及雲端等產業數位人才,旗下Azure OpenAI雲端服務也導入12個產業、預計將創造出台幣6.8億元的效益,帶領台灣邁入AI民主化元年。

日期:2023-09-11

科技

東協1000大調查》去中國化、去風險化成跨國企業投資組合常態!許添財:OECD G20是未來優勢區

疫後面對全球新投資與貿易趨勢挑戰,過去40年新自由主義時代下的資本運作邏輯是否還行得通?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許添財周二(9/5)出席今周刊主辦「深化南向鏈結,共創東協榮景」2023東協臺商一千大調查暨論壇,犀利剖析全球投資貿易趨勢變革,提出精彩建言觀點。

日期:2023-09-05

理財

「我的錢拿去投資幾乎虧光了,對不起!」前空軍輔導長告白:20幾歲虧損到崩潰時,我靠3方法走出來

不少讀者希望我分享,自己是怎麼從虧損大賠中走出來的。其實我內心一直默默抗拒分享這段經歷,因為好不容易把這傷整理、安頓好,現在又要跑到內心深處把它拆封。但我向來鼓勵大家透過說或寫出來的方式來放下傷痛,總不能自己卻把那部分藏得好好的,所以決定在此說說我是如何走過漫長的復原之路。

日期:2023-08-30

聰明理財

超級貨幣是什麼?第一本看見巴菲特價值的長銷經典

「誰是華倫・巴菲特?」巴菲特買進《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公司股份時,裡頭的人這麼問。這些人下訂了50本《超級貨幣》。我在華爾街的朋友圈中嘗試推動買進《華盛頓郵報》的點子。他們無法理解。「大型報社已死,」他們說。「卡車上不了街、勞工問題嚴重,大家都看電視新聞。」而且不管怎麼看,它都不是下一支全錄。

日期:2023-08-25

科技

一個台灣人不熟悉的名字,催生聯電、台積電!他從張忠謀手中接下工研院:量子技術帶來下個盛世

他從張忠謀手中接下工研院院長大位,當年,他打下工研院研發的制度基礎;現在,他認為再次轉變的時間到了。

日期:2023-08-22

科技

掌握產業數位轉型之鑰

ChatGPT短短兩個月就吸引全球1億用戶,也讓這類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技術備受關注。臺灣如何把握這波浪潮?工研院日前舉辦「機遇X挑戰 生成式AI:產業變革與機會」論壇,聚集眾多產學研專家,從四大面向切入生成式AI的機會與挑戰,協助臺灣產業「趨吉避凶」,掌握創新轉型關鍵。

日期:2023-08-18

科技

力拼傳統製造業轉型 家寬實業攜手蔚藍雲打造數據治理環境 提升企業 AI 營運韌性

製造業在導入 AI 應用前,最重要的根本在於數據。在完善數據蒐集與管理的過程,OEM/ODM 塑膠射出廠商家寬實業與蔚藍雲共同打造數據治理營運環境,透過蔚藍雲專業策略諮詢服務,擬定家寬實業數據治理策略,優化數據中台、整合廠內數據,為日後導入 AI 技術應用建立良好基礎。

日期:2023-08-16

國際總經

工作看起來很認真但超會「裝忙」!全球前3名都在亞洲 「這國」表面工夫無人能敵

工作時間太長難免會疲勞,偶爾需要休息、去個茶水間稍微放鬆,做事才會更有效率。不過職場上,有些人總是看起來拚命工作、精神百倍,但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

日期:2023-08-15

台股

錯過這次AI浪潮,就變成BI?林成蔭:網路時代經驗顯示,投資人還有機會買到最強潛力股

「哇,AI概念股是漲完了嗎?怎麼一檔檔跌下來?」「聽說對人類的影響相當於工業革命,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機會……。」

日期:2023-08-11

國際總經

中國經濟為何陷入困局?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習近平的失誤恐讓「清算之日」提前到來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