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產業發展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產業發展共有1930項結果
台股

美股第一季表現亮眼,接下來恐面臨全球經濟放緩壓力?AI應用才剛開始,看漲勢頭依然存在

那斯達克已連續第五年擴大其上市IPO的領導地位,2024年,美股第一季度表現亮麗,科技股持續引領美國那斯達克指數再創新高。第一季,美股那斯達克指數衝破歷史高點,今年以來已經從1月的14500點,來到16400點,漲幅高達14%左右,再創歷史新高!

日期:2024-04-08

科技

傳AWS裁員數百人!行銷部門、實體店技術團隊影響最大,公司高層:減少營運角色重疊

根據外媒3日報導,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 (AWS) 已在其銷售、行銷和全球服務部門、實體店技術團隊 (Physical Stores Technology) 裁員數百人。

日期:2024-04-05

生活消費

企業私人美術館之必要

疫情後全面回歸的「二○二四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於三月二十七日正式啟動,今年參展藝廊數目比去年增加六十六家,更有來自四十個國家與地區的藝廊,匯集二十世紀藝術大師的經典之作,與當代知名及新進藝術家的作品。今年台灣亦有十家畫廊參展,令人期待!

日期:2024-04-02

政治社會

立委林楚茵二度成立新媒體影視音產業促進會 獲跨黨派、業界支持

由民進黨立委林楚茵號召成立的「新媒體影視音產業促進會」,週五(3/29)因國會改組二度成立,也承諾將持續成為影視音產業後盾,僅今年第一季就已投資近30家相關企業。

日期:2024-03-29

理財

台灣近萬人擁逾10億以上身家!「富一代」不避諱跟子女談錢,想把資產翻成「家族世代共好」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攜手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在週四(3/28)公布全台首發的《2024臺灣超高資產客群財富洞察報告》,洞悉臺灣資產淨值達1億元台幣以上,以及10億元台幣以上「超高資產客群」有哪些財富管理需求。

日期:2024-03-28

政治社會

政府點火籌組印太雁行國際艦隊 三合一創新讓Taiwan can help變Taiwan can lead 

隨著全球供應鏈重整,東協與南亞國家等新興市場快速崛起,臺灣做為亞太地區重要成員,挾全球領先的技術實力與創新能力,型塑經濟新未來。2024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今(26日)舉辦「印太對話展翼雁行」產業躍升全球新策略論壇,聚焦企業國際化與產業南向新世代二大議題,探討產業、資金、人才布局戰略,由政府點火、民間補強,組成靈活國際聯合艦隊,鞏固臺灣成為亞熱帶第一強國優勢,讓Taiwan can help躍升為Taiwan can lead,使臺灣成為世界的臺灣。

日期:2024-03-28

理財

荷寶投資,以研究為主導的投資工程師

荷寶是第一家推出全球非投資等級債策略的歐洲公司, 1995年與道瓊共同編製全球第一個永續發展指數,以投資工程師傳承95年,安然渡過二次大戰與多次景氣循環,強調研究即力量的資產管理公司。

日期:2024-03-28

台股

身為台灣第1家上市的半導體公司,聯電(2303)比台積電(2330)成立早,為何30多年後股價差這麼多?

主流產業指的是在特定時期或特定經濟環境下,受到廣泛關注、投資和消費的產業。這些產業對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就業和消費等方面有顯著影響。主流產業可能是當時的經濟成長引擎,也可能受到政府政策、科技創新、社會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動。舉例來說,半導體、資訊科技、醫療保健、綠色能源等都可以是主流產業,一切取決於特定時期的政經情勢與變化。

日期:2024-03-27

科技

氣候變遷造成暴雨、高溫 看天吃飯的漁民一次慘賠600萬? 靠「這招」讓土地多用,養殖戶:魚塭不只養魚,還降低成本!

台灣在能源轉型之路,如何在台灣有限的土地資源上,有效利用發揮地力,而台南是全台養殖漁業重鎮,魚塭面積近1萬4000公頃,在漁電共生發展上,又扮演什麼樣的重要角色呢?

日期:2024-03-26

全球股市

「台灣人擔著全世界的責任」他在高鐵車廂內,聽到4、5個人都談半導體…為何生產放這裡最有效率?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美中競爭下迎來新一波榮景。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直言,蔡英文總統這8年,台灣產業最大亮點就是「半導體」。他感慨40年前台灣是日本的「小跟班」,如今台積電投資熊本廠則是翻轉過來帶著日本往前跑。「DIGITIMES」創辦人黃欽勇細數過往20年全球科技業發展經歷「.com網際網路」、行動通訊、大數據、人工智慧(AI)四大階段,他直言美國人當年在加州矽谷「淘金」所用的「圓鍬、鋤頭」就是來自台灣。黃欽勇直言,接下來AI將有很大商機,台灣的科技產業自1980年代起奠基至今,半導體產業如今發展出非常完整配套體系,更因歷史、地理因素,創造出全球獨一無二的產業模式,雖說半導體產業使用大量水、電,但若換個角度思考,是「台灣人承擔著全世界的責任」。黃欽勇與謝金河一致認為印度半導體產業前景「不容小覷」。黃點出,首先,是到2035年,印度40歲以下的人口將比中國多3.8億人。他更斷言印度產業發展將傾向韓國以大企業帶動的模式,是因台灣有獨特地理、歷史條件,使其「蹲很久」的模式難以複製。

日期: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