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米粉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米粉共有322項結果
健康

三餐都在消滅粽子?小心消化不良!北部粽、南部粽...這種熱量最高,多吃5種食物助消化避脹氣

端午節不只要吃粽子紀念屈原,其實還有「排毒養生」的意涵?傳統習俗中端午有「吃五黃」和「養正氣」的說法,然而因現代人生活忙碌、加上和飲食習慣改變,讓許多健康觀念逐漸被淡忘;民眾更常因食用過量粽子,導致消化不良等腸胃問題。

日期:2024-06-09

科技

黃仁勳連小孩都認識!討簽名合照3兆男來者不拒,坐樓梯一簽50分鐘…「他讓台灣實力被世界看見」

今周刊編按: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無論在夜市、餐廳、球場或演講會場,所到之處都被民眾包圍簽名,連國小學生都認識NVIDIA執行長是誰!周一(6/3)晚間他宴請輝達員工在吉品海鮮餐廳吃飯,他還特地走出來替粉絲簽名,因為民眾實在太多,他就坐在樓梯上、面帶微笑簽名,一簽就是50分鐘。幽默的黃仁勳早前在球場時,就邊簽名邊說:(簽名)這對CEO來說是最簡單的、「給人家一點歡喜」,在沒有不耐、看得出是內心最真誠付出,叫人怎麼會不愛他!這樣一個身價高達3兆元、影響世界的AI教父,居然能如此沒有派頭,與一般民眾近距離接觸,讓許多台灣人看了相當驚訝,甚至當場被圈粉直呼:「教人怎能不愛他!」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也在臉書上說,黃仁勳在台大的演講,是一場專業又充滿趨勢性,技術能量的專業演講,但不只各家電視台直播,甚至網路影片更是瘋傳。不管懂AI,或不懂AI的民眾都被黃仁勳的魅力征服,這恐怕是台灣有史以來頭一遭。

日期:2024-06-04

生活消費

月薪7萬被砍到2萬多,35歲被迫轉業,被錢逼到每天工作19小時...他如何扛起房貸、養活一家四口?小黃運將翻身啟示

「我以前在印刷廠工作,我一個人的薪水可以請3個工讀生,一個月薪水加上夜班津貼有7萬。」「印刷是夕陽產業,18、19年前紛紛外移,我老闆就要砍我薪水,以前一天2,000元,變成一天600,我也不敢走,就做一個月看看,領到薪水扣完後,只剩下2萬多,真的做不下去,才出來開計程車。」

日期:2024-04-29

職場

翻轉教學筆記(下):透過AI輔助,讓排斥動筆的孩子也能樂在寫作

上課鐘響起,現在是第二堂課,回到我這次演講的主軸,該怎麼鼓勵同學創作,寫下自己對於土地的紀錄呢?尤其對於那些已經失去寫作信心的同學,有沒有更有趣的方式可以學習呢?

日期:2024-04-22

政治社會

那顆落石擊中點,就是推車…白楊步道五口脫困5千字還原恐懼時分:最壞的打算「全家一起,沒人被遺留」

花蓮強震發生第8天,週三(4/10)受困砂卡礑步道的游姓一家五口,在重型機具開挖後陸續尋獲,其中一幕讓不少民眾看了難過流淚,疑似是游母抱著孩子一起遇難,在大石落下以身護兒。而在白楊步道與駐紐前代表蔡爾晄女婿貝迪瑞(Dimitris Belbas)一同受困、推著娃娃車的林姓一家人,則是在順利脫困後,於臉書上寫下4/3「這個難忘的一天」。他說,直到發文的半夜,都還能清晰憶起退回山洞後、那顆落石擊中的點,就是推車的位子,「黃色的塵土紮實地將我們家往隧道內部推去」、「心中只有最壞的打算,但至少我們會一起,不會有人會被遺留」。

日期:2024-04-11

健康

和米沒啥關係…寶林禍首米酵菌酸正名「邦克列酸」!4條件食品才可能產生,為何玉米澱粉更可疑?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續追,因「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名稱被認為與米類食品有關,致米製品市場受影響。週三(4/3)召開專家會議,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確定幫「米酵菌酸」正名,以其英文名「Bongkrekic Acid」直譯,稱為「邦克列酸」。王必勝說,唐菖蒲伯克氏菌4種病原型中,椰毒亞型會分泌毒素Bongkrekic Acid,該毒素與「米」無關,為免產生誤解或不必要的恐慌,決定以多數細菌的命名方式從英文直譯。王必勝表示,這是不幸事件也是寶貴經驗,未來將制訂預防指引,一般性原則提供民眾細菌預防指引,例如食材保存方式等,並給食品業細緻指引。另外,邦克列酸中毒未來也可能再發生,六都需要備妥標準品,將由食藥署傳授地方實驗室技術,協助建立檢驗模式與量能。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教授孟孟孝透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指出,邦克列酸不僅在米製品中發現,也首見於椰子發酵餅中,隨後零星出現在多種米或玉米原料食品或發酵飲品、浸泡後的木耳。孟孟孝強調,台灣家庭自煮米飯、米粉等被汙染機率極低,米食料理若放冰箱,一兩天內即食,無須過度擔心若要避免接觸到邦克列酸,他建議可盡量少吃低酒精度、低鹽度、偏中性酸鹼值的發酵食品或飲品,食品保存條件為「乾式保存優於濕式保存」、「低溫保存優於常溫保存」。

日期:2024-04-03

政治社會

寶林14人驗出米酵菌酸,35種食材卻全沒!真的是下毒?薛瑞元坦言頭痛的是「這問題點」

台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已造成2死,衛福部長薛瑞元周一(4/1)受訪表示,米酵菌酸是否為此案廚師操作過程中導致毒素分泌,還要看調查結果綜合研判,至於一個毒素(米酵菌酸)要飄洋過海比較「不太可能」。對於立委再次詢問是否有不排除有人為下毒的可能?薛瑞元表示所謂「人為下毒」是指故意行為,但從米酵菌酸產生的流程看起來有困難,現在看起來不像,但是否有人為疏失則不能排除。

日期:2024-04-01

生活消費

食物別等放涼才放冰箱!沒吃完的飯「馬上放冷凍」 譚敦慈揭防毒10招減少米酵菌酸滋生

「寶林茶室」據衛福部統計,截至31日早上10時,累計30例通報,其中2人死亡、8人仍在住院。由於死亡及重症者體內皆被驗出米酵菌酸,已確定該重大案件是因米酵菌酸引起。在這次食安風暴,也讓民眾更加重視食物正確保存的重要性,已故「俠醫」林杰樑醫師妻子、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分享10大食物保存法,避免食物中毒。

日期:2024-03-31

政治社會

寶林禍首「米酵菌酸」謎團解開最大功臣是它!1瓶要3.8萬、彰基為何有全台唯一標準品?過程全還原

衛福部針對北市信義A13「寶林茶室」中毒事件追真相,該案至今累計18例通報、2人死亡,尚有5人仍在加護病房救治。台大法醫研究進行解剖,在39歲死者血液中驗出「米酵菌酸」,這也是台灣第一次驗出相關毒素。原先說米酵菌酸的檢驗標準品仍採購運送,最快下週一才會到貨,這次為何能馬上確認?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指出,關鍵是彰化基督教醫院有標準品且無償提供,才能第一時間確認是「米酵菌酸」。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長陳穆寬表示,有鑑於中部有許多難解的中毒案,加上彰基為醫學中心,因此本就採購許多樣的毒素檢驗標準品,無償提供標準品是在善盡社會責任;同時彰基也透露米酵菌酸標準品一瓶為0.5毫克,要價3萬8千元。有資深主廚透露,米製品如河粉或粄條類食物,保存就比一般食物更難,「買回來三天內會硬化,一定要儘速食用完」。

日期:2024-03-29

生活消費

「米酵菌酸」是什麼?我吃隔夜飯會中毒?10種可能產生毒素食物!「如何保存才安全」一文搞懂

信義A13「寶林茶室」中毒事件截至周四(3/28)晚間已累計18案例,包含2死亡、5重症。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晚間說明,台大法醫研究進行解剖,第一位39歲死者血液中驗出「米酵菌酸」,這是台灣第一次驗出相關毒素。由於台灣未曾有過這樣的案例,讓不少民眾都在問:該怎麼避免誤食含有「米酵菌酸」的食物?吃隔夜便當會中毒嗎?

日期: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