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選擇權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選擇權共有1016項結果
理財

媽媽買的保險幾乎壓垮全家...認清當護理師無法財富自由,她辭掉醫學中心鐵飯碗,27歲年賺200萬

如果你剛畢業,即將邁入社會成為新鮮人,這本書或許可以快速讓你變成理財小資;如果你自認為是理財小白,這本書可能也會幫你找到如何成為理財小資的答案;如果你毫無頭緒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走,書中會提供立刻可以執行的理財心法和工具。我並非少年股神,也不是優秀的企業家,只是一名普通的護理師。在畢業不到三年後的24 歲,我是如何成功存下人生的第一桶金100 萬元呢?

日期:2024-05-27

台股

光繳稅就2億,八年級當沖王巨人傑公開「瘋狂操作日誌」:凌晨4點睡覺、早上7點起床,持續5年「不賺錢也難」

編按:台灣散戶最好奇的神祕交易員巨人傑,17歲入股市,從懵懂的股市小白開始,直到成為舉市皆聞的重磅級散戶!巨人傑過去受訪時曾透露,2021年成交量就達3000億,繳了將近兩億元證交稅。秉著熾熱的「交易魂」,不惜犧牲娛樂與睡眠的時間,反覆研究市場與規則,用真金白銀持續交易,台股、海期、選擇權、當沖,每個市場都有他留下的痕跡……首度公開投資思維!

日期:2024-05-27

生活消費

愛情詐騙猖獗!國片《莎莉》拍出受害者心聲...明明不笨,他們為什麼甘願掏錢?

根據警政署去年統計,「假愛情詐騙」已經成為國內第五大的詐欺犯罪型態。一年內上千樁案件背後,當事人為什麼願意向陌生罪犯付出情感與錢財?國片《莎莉》透過一個養雞農的網戀故事,讓觀眾看見騙局裡的受害者單純、脆弱,但其實不笨的內心面貌。

日期:2024-05-27

房地產

信義區房東阿姨的啟發!國小畢業家庭主婦「以房養房」滾出3棟屋,老後不靠孩子養...為何她勸別留房產繼承?

我22歲出社會第一份工作,月薪只有28000元,每季出差一次,每天都在趕捷運最後一班車回家。兩年後,轉職到外商公司約聘業務,每天騎機車勤跑客戶。一年後毛遂自薦轉正職市場開發經理。雖然薪水變高,但是每個月都花光光,成為名副其實的「月光族」。一直到經歷家人投資失利,讓我被迫提早正視「理財的」重要性,開始存錢、學理財。

日期:2024-05-26

ETF

00878、00751B、0050...手頭有200萬如何存股ETF?金融業老手這樣搭:美股台股兩邊賺

如果我有200萬,我該怎麼投資?最近一個朋友這樣問我,希望我給他意見。但其實每個人可以接受的風險根本不一樣,所以我想了很久,依據不同的風險屬性,給了一些建議。

日期:2024-05-16

國際總經

美股13F報告總整理!巴菲特加碼清單揭曉,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看好科技股,沙國主權基金卻逆勢減碼

美國勞工部於15日公布CPI數據,通膨壓力暫時降溫,帶動投資人對市場樂觀情緒,而近期美國證券委員會(SEC)也公布13F報告,讓全球投資人能一窺大咖投資者的持股組合,進而去對自身的資產配置做出調整。

日期:2024-05-16

傳產

光陽電動機車S7 Techno多了1個充電孔,能充電能換電!柯勝峯重新擁抱「充換合一」戰略曝光

近年國內電動機車市場,幾乎全都是換電解決方案的天下。意外的是,光陽發表電動機車S7 Techno,採用的是「充換合一」,除了能透過換電站更換電池,還能利用一般家用插座或充電樁,直接替電池充電,「等於重新擁抱充電機制」。「我們不只要讓充電與換電合而為一,也讓台灣和全球市場合而為一。」柯勝峯說,電動機車目前僅有台灣採用換電系統,但海外有百倍大的電動機車市場等著去開拓,所以才會下定決心推動充換合一的機種。

日期:2024-05-15

勞保勞退

勞退篇〉補退休金缺口 勞保、勞退須雙軌並進 為何剩勞工還不能自提自選

(今周刊1427)隨著勞保破產危機加深,支持勞退自選自提的聲浪漸增。這讓勞工有機會提升投資收益,進而補足退休金缺口,被視為勞保改革的關鍵配套。

日期:2024-04-24

國際總經

VIX指數是什麼?為何雷曼兄弟破產後VIX恐慌指標來到最高?利息與市場流動性價格之間的關聯

《時間的代價》為愛德華.錢思樂的最新作品。書中闡述利率的存在,影響了人們配置資產與投資的決策。一旦貨幣過於寬鬆,金融市場就會失去穩定,造成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房價居高不下、人們手上的錢越來越薄,甚至導致我們一輩子無法退休……金融理論將波動性視為風險指標,市場裡面的人則說這是不確定性的價格。波動性也稱為「市場流動性價格」(price of market liquidity)。最多人用的波動性指標是 VIX 指數( VIX index),用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選擇權價格,來衡量美國股市的隱含波動性。雷曼兄弟破產之後,這個「恐慌指標」(fear gauge)來到歷史高點。

日期:2024-04-23

台股

台股可能多殺多,開槓桿「買好買滿」風險有多大?林成蔭:想要重壓前,留意這3關鍵

「漲這麼兇,賺太少有點可惜…。」「不然,來開槓桿拚一次看看?」「看對就發財,看錯,會不會爆倉?」「………………………」今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在科技股的領軍下,走出強勁的牛市,台股不只突破2022年的18619點,更衝過兩萬點整數關卡頻創歷史新高,手中有股票的投資人無不笑逐顏開。面對這種台積電都能飆的罕見大多頭,不少人開始在想,早知道就在起漲前就開槓桿「買好」、「買滿」,太棒啦!但,面對台股可能的利空襲擊、展開多殺多,恐怕風險也會更為擴大。

日期:202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