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都要有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都要有共有350項結果
政治社會

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論壇》高中生問小英被霸凌過嗎?她笑回「網路罵我的人很多,但我沒被欺負的感覺」

「從2016年第一屆開始,每年的高中生面對面論壇,我都有來參加,我沒有確診過、也沒有缺席過! 」總統蔡英文今(13)日在《今周刊》舉辦的高中生論壇上表示,八年來,每次都珍惜和高中生直接溝通的機會,政府也在努力跟上年輕人的腳步,將青年意見化為改變社會的力量。

日期:2023-05-13

政治社會

「沒有電,一切都空談」!郭台銘出招給解方:全台1縣市1小型核電廠,可行性多高?經部說…

面對電力能源短缺問題,爭取國民黨徵召參選總統的鴻海(2317)創辦人郭台銘,日前公開拋出個人構想,他先是批評台電壟斷電力系統,並主張「一縣市一小型核電廠」,盼未來可在每縣市興建安全電廠。如此解方是否可行?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也在周四(5/4)提出看法。

日期:2023-05-04

傳產

他在「文化沙漠」新竹,狠砸上億做老屋改建!科技CEO的文化夢,起源竟來自東京代官山…

新竹除了有科學園區,近年「或者書店」、「或者光盒子」等文化場域慢慢崛起,成為許多遊客必去景點。而這一切的改變,都來自一家甫成立7年的社會企業「鴻梅文創」。

日期:2023-04-06

政治社會

《紅色賭盤》黃文局讀後大推: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

花了三個半小時,一口氣看完「紅色睹盤」一書,暢快淋漓。因為是作者親身經歷,有如直擊現場,精采透徹,喘不過氣。

日期:2023-03-24

職場

讓很會賺錢的SOGO,變人人信賴的百貨!黃晴雯擁「神隊友」讓工作做得燦爛:妳若盛開,蝶自來

黃晴雯接任遠東SOGO董事長已經第15個年頭,從媒體轉戰商界,她以女性的溫柔軟實力,提出SOGO要做CSR,得到集團董事長徐旭東的認可及支持。2015年是SOGO的CSR元年,迄今在國內外得到逾150個獎項及國際認證,「SOGO不只要做『社會最好的企業』,還要做『對社會』最好的企業。」黃晴雯說。現在,SOGO不但是「金雞母」更是「模範生」,朝著ESG之路邁進。她笑道:「路走對了就不怕遠,繼續做就對了!」對環境、節能、永續的努力,已擄獲消費者的心。

日期:2023-03-07

傳產

台灣工程師校正、日籍咖啡師試味道…這台智能手沖咖啡機如何讓Cama黑沃買單、賣進全球30國?

一台能做出手沖風味的智能咖啡機,從家用市場出發卻意外打進商用商機,不僅吸引日本咖啡用具大廠HARIO注資,連鎖咖啡Cama、黑沃等也成為它的客戶。

日期:2023-03-01

台股

全球通膨、升息殺戮市場,他斷言股市「緣起未滅」!點名台灣6大亮點產業前景可期

全球在通膨、升息衝擊下,景氣前景相對疲弱,呂張投資團隊總監呂宗耀直指目前市場局勢已明朗,基本上就是「緣起未滅」。他將資金比喻為「緣」,認為股票市場經過去年的「殺戮與調整」後,有望重演1977、1994年經濟軟著陸的歷史,並將「重啟風華」。呂宗耀也點出觀察並歸納出看好的6大台灣亮點產業,包括工業電腦、伺服器、車載電子零組件、Micro LED、儲能以及資訊軟體。他更分享人生與投資的八字訣「環境、創意、經驗、努力」,這道理無論是股票投資者或企業經營者都適用。

日期:2023-02-20

政治社會

星雲85歲預立遺囑、遺產金額曝光!「本想活到80歲就好」...《真誠的告白》談如何分配身後事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週日(2/5)下午離世,享耆壽97歲。他因曾中風後健康走下坡,加上長年罹患糖尿病,每兩天就要進高雄長庚醫院洗腎,晚年外出行動幾乎都靠輪椅代步,甚至雙眼都看不清,但星雲的意志力堅定,他曾告訴醫療團隊說「出家人不怕死」。星雲在85歲時就預立遺囑,2015年他在人間福報的文章中提到,自己在60、70歲的時候,身體還很健壯,就想活到80歲就好了,哪裡知道,又這樣繼續的活下來,當然人生總是生命有階段性。至於遺產部分,星雲曾透露自己估計有2000多萬財產,已全部捐作公益信託教育基金,包括寺廟、學校、電台資產、寫書的稿費也都全部捐出,「一生沒有存款,我的所有一切都是大眾的、都是佛光山的,一切都歸於社會」。

日期:2023-02-06

房地產

深度專訪 外商投資的驅動力 只能推動頂端10%企業 「台灣綠建築教父」林憲德: 轉綠工程,其實很平價!

「事實上,BERS、LEBRS……,我們現在是工具和評估方法都有,那為何,綠建築還是沒辦法普及呢?」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位於視訊的另一端,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林憲德向記者拋出了這麼一個問題。

日期:2023-02-01

台股

從幼稚園到大學,教育費低標250萬!4寶媽秉持「兩原則、一不要」 靠紅包理財術存夠學費

身處萬物皆漲、薪水不漲的時代,許多父母經常為了籌措子女教育費用,搞得焦頭爛額,想到孩子從幼稚園到大學畢業的開銷,就「壓力山大」。對此,身為「4寶媽」的理財達人郭莉芳認為,子女的教育金一定要盡早規劃,若採「佛系」心態、隨到隨付,有支出需求,才來想辦法「擠」錢,萬一遇到預期之外的大筆開銷,就可能左支右絀,難以因應。

日期:202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