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醫病關係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醫病關係共有91項結果
個人成長

覺察負面念頭來源,才有機會轉念...你會發現最快樂的人是你!

人會有負面的念頭或想法,首先與父母有關,因為我們從小就是透過父母的教養方式認識這個世界。請回想一下,自己小時候被父母叮嚀過多少次「不要跟陌生人講話」「不可以太得意,會樂極生悲」?這些告誡的意圖本來是良善的,是父母害怕我們受傷而提出來的,但背後呈現的是焦慮、害怕與不安全感。

日期:2017-11-03

個人成長

起跑 我的小革命

我們曾經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改變世界;然而,隨著景氣低迷、貧富差距擴大,相信改變的信念失落了。直到這一、兩年,公民力量的崛起,讓台灣重新迎向改變成真的曙光。2015年,就讓我們找回最珍貴的信念,從自己開始,你就是力量。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能啟動一場小革命!

日期:2017-01-26

健康

非懂不可》面對父母變老的準備 老爸老媽熟年白皮書

再過九年,二○二五年,是台灣老人人口占總人口二○%的超高齡社會。「變老」像是一部失速列車,朝台灣撞來。「爸媽老了誰來顧?自己老後要準備多少錢?」長照二.○政策十月即將上路,政府可以提供哪些資源?當老已成事實,為人子女應卸下愧疚,撥開恐老情緒,做好熟年白皮書的規畫,和父母一起面對老後的勇氣。

日期:2016-09-15

健康

用錢能買健康嗎?

人生難逃的事,除了稅金,就是死亡,死前會花很多錢,保險、檢查、開刀、藥劑等,是否有用,無法知道。健康或命,只能靠運氣嗎?

日期:2016-08-04

焦點新聞

醫囑現場》當反核導演柯一正 遇上安寧醫師黃勝堅 人生最後一哩路 自己決定怎麼走

一位是罹癌後,在社運街頭重尋生命力的導演;一位是從偏鄉到首都,閱歷近六千名死亡的安寧醫師。一紙「預立醫囑」,讓兩人激盪出生命思辨,透過尊嚴告別的整理,讓活著的人生更精采、踏實。

日期:2016-06-02

焦點新聞

獨家民調》83.5%民眾支持病人自主選擇」 預約我的美好告別

人生,終有一死,但我們一輩子在逃避這個結局。在科技發達下,越來越多人在醫療現場被延命加工,一息尚存,卻毫無尊嚴。年初,亞洲第一部善終法案《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通過,開啟「自己善終,自己來」的新紀元。死亡,不再是禁忌與懼怕,而是生命的凝視與整理。清楚交代,告別摯愛。人生最後一哩,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

日期:2016-06-02

保險

除了調整費率 還有四個改革新方向

要提升醫療水準,除了有限的健保資源合理分配,其實還可以在不影響健保的公平性下開源節流,讓健保永續。並且積極立法,改善醫療環境,讓醫療品質更好。

日期:2015-11-19

科技線上

手術時間縮短風險降低,醫病關係更健康—3D 列印器官 印「自己」救自己

英國有位民眾John Cousins在一場重要的會議簡報中,突然因為腹部劇痛而倒下,緊急被送到醫院後,發現原來是急性闌尾炎,馬上進行手術切除,解除疼痛;但在診斷過程中,同時也發現在他的腎藏中央位置,有一顆體積長達3.5 公分、寬 2.5公分的鹿角形巨大結石,需要開刀取出。

日期:2015-06-18

政治社會

醫療糾紛立法 醫界為何大反彈?

過去包括醫界人士在內推動「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立法,希望有效降低醫療訴訟,避免醫病雙輸;如今,卻有超過三萬五千名醫事人員連署反對這項立法,他們在反對什麼?還有更好的解決機制嗎?

日期:2015-05-14

政治社會

合理醫療刑責 別讓醫病雙輸

迎接進步社會》隨著老年人口增加、新移民快速成長,台灣正邁向前所未見的多元社會,許多過去不曾意識到的問題正逐漸浮現,等待我們共同面對。

日期:201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