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重症科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重症科共有25項結果
字媒體

臉書曝「吐血痰、不痛了」 陳文茜:許多事,接受它才會輕鬆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日前被確診罹患肺腺癌,近日才在台大醫院動手術切除腫瘤,陳文茜昨天在臉書上文感謝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一家相隨,感嘆「此情太可貴」。今天又在臉書上自曝病況表示,早上曾吐血痰,但已經不痛了。

日期:2019-03-20

焦點新聞

【誰來照顧醫護之三】醫師納勞基法看診恐等更久 醫怒:難道要病人明天再開刀?

「假設現在下午3點,下一台刀預計要開8到10個小時,而且還不一定能準時開完,難道要病人等明天再開嗎?」曾有醫師這麼反映。事實上,醫師若納入勞基法後可能會產生4大衝突,病患手術受到影響,也是其中之一。

日期:2018-11-08

焦點新聞

當救人與過勞陷入兩難...醫師爭納《勞基法》是求救訊號:誰來救我們的命?

CVA(中風),發病2小時,請盡快趕到醫院!」

日期:2018-10-03

焦點新聞

台灣醫療新危機如何解 誰來救命?

「你是因為內心的召喚,而非商業目的,投身這項專業。所以你會隨時為身邊的人們自我犧牲、奉獻,付出愛與溫柔。」「現代臨床醫學之父」奧斯勒(William Osler)這句話,道盡了醫師為病患奉獻的天職。但在號稱「醫療王國」的台灣,已有一批醫師,憂心高壓過勞的工作環境,讓他們無法在堅守醫師誓詞的同時,維護自身健康,因此要求被納入《勞基法》,獲得法律保障。寄望於《勞基法》,或許不是現階段的最佳解答,但來自醫界的求救信號,不容輕忽。若不正視第一線醫療人員的艱困處境,被兩千三百萬台灣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優質醫療體系,終將無以為繼,逐漸崩壞。

日期:2018-10-03

政治社會

揭!斷鏈的兒童醫療

今年2月,台灣死亡人口首度超越出生人口。在社會一片「搶救少子化」聲浪中,很少人注意到,在醫療發達的台灣,1至4歲幼兒死亡率,與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相較下,死亡率高居第二。去年與前年相比,台灣少了15,000名新生兒,生得少,就該一個都不能少;死得多,顯示台灣的兒童照護與醫療出現嚴重漏洞。政府若不正視問題、趕緊補救,台灣將更快速朝人口懸崖墜落。

日期:2018-04-12

焦點新聞

連救命都缺武器? 急重症病兒恐淪「醫療難民」

全國急診量最大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急診室裡,難得平靜的午後,不一會兒的時間,瞬間像按了快轉鍵,高速運轉起來──一名OHCA(到院前心跳停止)的女嬰送進來,醫護迅速動員進行CPR(心肺復甦術)、裝上超音波監測心跳,並在幾分鐘內輸液、打藥進入中央靜脈導管。

日期:2018-04-12

焦點新聞

健保今年入不敷出 新政府為何遲不行動? DRG卡關真相

全民健保財務今年起將入不敷出,差額高達40億元,預估明年將增至200億元,面對人口老化、醫療費用急速膨脹,各國相繼實施DRG制度,台灣為何遲遲未全面上路?

日期:2016-08-11

保險

專家解惑》醫療品質縮水?須加買保險? 會被當「人球」?若全面實施 攸關你權益的關鍵三問

健保財務今年起亮紅燈,講求效率控管支出的DRG制度,勢在必行,《今周刊》整理出若制度全面上路後,民眾最關心的問題,請官員與專家來解答。

日期:2016-08-11

焦點新聞

健保撥92億元 史上最大規模利多 醫護加薪 為何難解重症科醫師荒

健保署大放利多,砸九十二億元全面調高醫師門診、住院診察費等約一成,四月一日上路。然而,採齊頭式平等的分配方式,無法解決重症科醫師荒問題,何以致此?

日期:2016-03-31

焦點新聞

健保給付用在刀口上 才不會醫病雙輸!

健保總額年年成長,估計健保大餅明年將超過六千億元,但在醫護眼中,分配到手上的卻很少,結果導致重症科找不到醫師,包括加護病房等重症病房一床難求。難道,資源沒有放在刀口上嗎?

日期:20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