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院生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院生共有231項結果
科技

廢牡蠣殼、蛋殼只能堆成垃圾山?這技術讓它們變拖鞋、鈣片原料,連海底撈懶人火鍋都用得上!

台灣西南沿海一帶,經常可見成堆的牡蠣殼、蛋殼,由於鈣含量高,不僅不利於焚化,掩埋也難以分解,還會因牡蠣殼上的殘肉、腐敗等因素,產生令人退避三舍的臭味,使之淪為被堆置處理的農漁業廢棄物。然而,這些看似「垃圾」的農漁業廢棄物,在循環經濟概念興起後,已被視為極具產業應用潛力的原物料。

日期:2022-04-15

科技線上

台灣這項防疫科技震驚日本社長、還拿下國際訂單 關鍵源自2年前一紙「軍令」

螢幕另一端,人在日本的Japan Biotechno Pharma(JBP)社長篠原直樹,透過視訊方式,向台灣的合作夥伴、媒體,說明他對某項防疫科技產品的看法。「在確認產品細節後,我對於這項技術的高水平,感到震驚,並確信它將成為日本和世界各地,在傳染病檢測方面,非常有用的產品。」篠原直樹強調。

日期:2022-03-11

品味收藏

結合科技趨勢為藝術創發蓬勃樣貌

去年剛接任邦瀚斯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部門主管的關尚鵬(Marcello Kwan),此前曾在香港漢雅軒畫廊,以及在佳士得擔任香港區副總裁兼當代亞洲藝術銷售主管,累積二十多年豐厚經驗,讓他對藝術鑑賞分析與預測趨勢方面皆有獨到的觀點。為此,今周刊特別專訪這名新掌舵人,由他為大家分享未來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的發展動向。

日期:2022-03-10

焦點新聞

比光合作用更快!中研院成功打造人工固碳循環 登上國際期刊

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費時7年,與團隊成功打造人工固碳循環,超越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且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再利用的化學品。研究成果已於今年2月發表於著名國際期刊《自然催化》(Nature Catalysis)。廖俊智表示,這是人類史上第二次創造出與自然界不同的固碳循環,此循環可在實驗室反應器中維持6小時,為目前人工固碳效率最高的方法。

日期:2022-03-07

科技

智慧販賣機新零售商模出擊 布局展望台美市場兩萬台 好食機整合IoT、大數據智慧餐飲平台,打造外食藍海

兩年,從零成長到兩百部智慧販賣機,技術精進開發到第四代的智販機,四大超商、大型量販賣場都邀請合作進駐,好食機科技贏的策略是什麼?又如何挑戰二○二二年上千部智販機布局甚至揮師北美的目標?

日期:2022-02-17

科技

鴻海揮軍遠距醫療》導入集中檢疫所告捷 卡位醫療產業策略曝光

鴻海與工研院和臺醫光電宣布合作,將在新北市土城醫院進行臨床測試,未來更規劃打造「遠距照護即時監測整合平台」,進軍中東、東南亞市場。

日期:2022-02-15

全台防疫報導

抗體濃度翻37倍!中研院Omicron次世代mRNA疫苗獨步全球:當第3劑「能抗所有變異株」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在2021年11月首度出現後肆虐全球,傳染力超強,讓各國不僅加速催打第三劑,科學家們也積極研究,是否有疫苗可以針對Omicron下手。

日期:2022-02-11

焦點新聞

台灣被控非法漁業、海龜混獲…除夕前這場台美會議不只談「拖網」漁法,更深意涵是這個

農曆過年圍爐,象徵「年年有餘」的白鯧魚更是許多人家中的必備年菜。然而,過度捕撈與混獲等問題已使全球海洋生態失衡,就在去年暑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發布兩年一度的「國際漁業管理改善報告」,在「非法漁業(IUU)」及「混獲海龜」的兩項不名譽的榜單,台灣首次上榜。

日期:2022-02-02

生活消費

中華電信基金會「蹲點創新設計行動」再升級 共同凝聚地方最亮眼的模樣

當地方創生成為社會顯學,促成各個社區躍躍欲試,無不盼望透過創生計畫翻轉地方能量、創造經濟價值。中華電信基金會成立之初,即以實踐社會責任出發,深入社區部落、城市邊陲以及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近年著眼於地方產業發展極需跨領域人才的參與,因此透過本計劃接連促成社區及大學設計團隊的合作,運用創意讓社區更加活絡。

日期:2022-01-20

科技

工研院第十屆新科院士出爐!

工研院院士邁入第十屆,來自半導體、石化材料、資通訊、機械、光電、生技、綠能永續等跨領域傑出貢獻人士,撐起臺灣產業一片天,院士十載,智慧積累,建言獻策,推動產業不斷前進,為臺灣打造精彩未來!

日期: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