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108年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108年共有357項結果
健康

全家都醫師、卻被婆婆照三餐辱罵…60歲牙醫師憂鬱症告白:如果輕生,大家一定還覺得我很好命

《今周刊》1350期「當憂鬱症來敲門」近期出刊後獲得不少回響,本文再透過60歲憂鬱症患者、牙醫師C醫師匿名受訪,現身說法說出憂鬱症患者的苦與難,並從「切身之痛」鼓勵正確面對,及就醫、用藥的重要。以下是她的第一手告白。

日期:2022-11-09

政治社會

攻擊「詐騙、黑心房仲」,信義房屋不忍了開告《好房網》!法院裁定內容禁止公眾周知方式散布

國內最大房仲龍頭信義房屋控訴,競爭對手永慶房屋長年透過旗下公司《好房網》抹黑攻擊,刊登包括「消費者怒訴信義房屋『賣騙、買也騙』!房子遭疑賤賣,半年差價高達45%」等17篇新聞及影音(6則影音、11則文章),並大量投放廣告,企圖打擊信義房屋的品牌與商譽;對此,信義房屋在2021年委任律師一狀告上法院,向法院提出定暫時狀態處分,如今結果出爐。

日期:2022-10-31

生活消費

弟媳發票對中千萬,他只分2百萬撕破臉,LINE對話成鐵證…中獎發票能否代領?財政部這麼說

發票對中千萬是開心的事,但由家人對獎後所衍生的問題卻讓人笑不出來。雲林一名男子到超商買飲料,發票由弟媳何女對獎,結果幸運中了千萬;弟媳領了796萬元獎金,分給男子200萬,讓他不滿提告,要弟媳把全部的錢「吐出來」。雲林地院審理後,認為發票雖是由男子買東西開出的,但雙方曾在LINE上協調,男子同意將獎金「1人1半」,所以判弟媳須再返還198萬元,全案可上訴。

日期:2022-10-24

科技

金鐘57》沒演這部戲的就不是一線明星…《華燈初上》如何賣向國際,讓Netflix掏3億買版權?

編按:第57屆電視金鐘獎於10月21、22日登場,台劇《華燈初上》入圍今年金鐘獎11獎項,該劇走的是懸疑路線寫酒家故事,其實也是場賭注,在劇本研發階段,總製作人戴天易等人就已經鎖定「大華人市場」並且研究市場機制、觀眾口味。有好的劇本加上戴天易、女星林心如的好人緣,集齊空前的卡司,如林心如、鳳小岳、楊祐寧、楊謹華、霍建華、徐若瑄、吳慷仁等人加持。圈內更流傳一句:「沒演這部戲的就不是一線明星。」明星點頭到位,回收成本甚至獲利,看來更加可靠。即使成本高達2.5億元,也讓Netflix砸下3億元天價,買下該劇全球獨家播映權。(原文刊載於2022/1/5,更新時間為2022/10/13)

日期:2022-10-13

房地產

姐弟繼承房產後做錯一件事,原本3萬稅金變143萬房地合一稅!賣掉「繼承房」你要懂的稅事

房子若面臨繼承登記,一定要先試算未來繼承後出售稅金,以免誤觸高房地合一稅金。(原文刊載於2021/6/18,更新時間為2022/10/13)

日期:2022-10-13

政治社會

公益信託的今世與來世:迫在眉睫的信託法修法,如何讓公益信託實現目的?

立意良善的「公益信託」制度,近年卻有輿論質疑,這是有錢人的避稅方式、控股工具。而這些質疑是否真有理有據?未來制度又應如何完善,才能讓公益信託發揮積極功能,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的功能?

日期:2022-10-07

生活消費

發票中獎太開心PO網分享!幾天後她的獎金飛了...好友隔空盜領遭國稅局告詐欺「再罰3千元」

現在多數人習慣透過手機載具儲存雲端發票,省去領取紙本發票兌獎時的麻煩,但注意囉!如果你是跟店家拿取電子發票、掃描上頭QR Code的儲存發票方式,千萬別公開發票照片,否則很有可能將自己暴露在獎金被盜領的風險中。

日期:2022-10-01

台股

國泰金、富邦金股價一直跌,金融股存股該選哪一檔?20年台股職人:一個理由,我選富邦金

月初的時候,我發表了一篇關於國泰金(2882)以及富邦金(2881)的文章,結論是站在殖利率的角度來看,股價如果再往下跌,明年配息的可能殖利率在4%以上,想要長線投資的朋友,不妨留意一下。

日期:2022-09-22

焦點新聞

讓綠能賣到全世界!古都臺南如何蛻變成光電資優生?

2050 淨零碳排,是台灣從中央到地方一致的目標與決心,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陳凱凌陳局長論壇一開始即以「如何蛻變臺南?」做為開場,以「我們所有市府團隊要做得更好,讓市民過得更好」為願景,分享臺南在綠能產業一路走來的里程與努力。

日期:2022-09-13

政治社會

台灣首份跨界永續風險調查出爐! 少子化、貧富差距等七大風險 10年內恐影響過半人口 惟八成民眾仍置身事外

近幾年永續議題引發各界關注,KPMG安侯建業今(26)日發布首份由產官學研創協力完成的《臺灣永續風險大調查》報告,提出「風險11見」,包括:經濟不平等、缺乏居住正義、少子化、生態破壞及通貨膨脹…等風險,都是將於未來10年影響台灣50%以上人口的重大議題。但驚人的是,僅2成受訪者認為個人應主責採取行動,超過8成的受訪者仍希望由政府負責應對風險。

日期:202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