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充實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充實共有908項結果
政治社會

未來4年他如何帶領台灣上路?透視6種賴式政治性格 你不知道的賴清德

(今周刊1413)堅毅耿直、理性內斂,這是你我熟知的他;暖心惜情、感性念舊,這是你未見過的他。這名活躍政壇近30年的熱血男兒,會是怎樣的國家領導人?跟著我們的故事出發,帶你透視台灣新總統——賴清德。

日期:2024-01-17

理財

他34歲財務自由成為首批FIRE族後感嘆:把「提早退休」說成從此不再工作,往往只是個噱頭

1999年,山姆.多根,大學畢業後,跟多數人一樣成為上班族,滿腔熱血,進到他夢寐以求的工作。他每天凌晨4:30起床,趕在5:30前上班,工作兩年後,壓力超載,導致他胖了9公斤,得了足底筋膜炎、坐骨神經痛、過敏及背痛,意識到自己繼續這樣工作,可能會英年早逝,於是,他開始規劃「英年早退」計畫,最多只拚個18年,最終,他在2012年34歲實現了提早退休,成為首批FIRE理財族。多數人可能會認為,財務自由離自己很遠,或要存到一筆千萬數字才能退休,但多根認為,人人都可以財務自由,關鍵在於「用錢」,也就是「你選擇買什麼、不買什麼」,你做出的所有決定,都會影響你財務自由的速度,因此,他決定將自己FIRE不上班十年的理財法寫成書,幫助更多人致富。

日期:2024-01-10

ETF

政府不會讓0050重跌!前政府基金操盤人揭密:利用「0050打不敗」特性,我的3個賺錢操作秘訣

暖神凱哥獨門選股心法不藏私傳授!20多年法人圈實戰濃縮精華,好讀易懂不求人,讓你也能比肩專業研究員。

日期:2024-01-05

政治社會

辯論會/台灣如何面對中國軍事威脅?趙少康:戰鬥部隊每人加薪2萬!蕭美琴「最終目的非作戰而是確保和平」

2024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今(1日)舉行,在媒體提問階段,關於國防議題,藍白候選人趙少康、吳欣盈都認同應提高軍人薪資待遇,趙甚至喊「戰鬥部隊每人加薪2萬」;民進黨候選人蕭美琴則提出強化訓練、軍備升級採購或自製及積極與理念相近國合作等國防三大方向,強調「最終目的不是作戰,而是要確保台海和平」。

日期:2024-01-01

政治社會

趙少康專訪》20多歲就買2、3間房、理財師法股神巴菲特!無私分享房產投資「唯一秘訣」

2024年總統大選倒數,《今周刊》專訪藍綠白三陣營副總統候選人。
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在「藍白合」破局後臨危授命,擔任侯友宜副手,並就國民黨傳統被認為相對弱勢的年輕選民區塊,說明國民黨其實相當重視年輕人在黨內的發展,並以其自身多年豐富經驗,和年輕人分享職場與理財建議。

日期:2023-12-29

金融

想要老快活 獨立老 合作金庫 多元投資理財商品助您樂活安養

再過一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你準備好了嗎?據國發會預估,我國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達20%,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是銀髮族,加上現代人普遍生得少,意味老後照護、開銷很難靠下一代支持,如何「獨立老」、「老快活」成為現代人必修功課。

日期:2023-12-27

生活消費

歲末年終大感謝

雖不知未來如何,但隨時準備好,當機會來敲門,才有自信緊緊抓牢;雖然每年歲數都會增加,若能保持學習熱情,不斷接觸新鮮人事物,心境上就不會老!

日期:2023-12-27

國際總經

明年新課題不是通膨!謝金河批中國選前操作ECFA,2大團體輪流演戲施壓:先擔心內卷效應

中國內卷效應全球化!通縮是明年新課題!中國在大選前,宣布台灣違反貿易壁壘,終止ECFA的12項商品,包括聚乙烯,丁二烯等,直接涉及的金額約18億美元,其實只佔台灣出口比重微乎其微,而且這些產品幾乎台塑集團的產品,真正對台灣的影響不大。不過,台灣的工總,三三會立刻跳出來呼應說沒有ECFA,對台灣產業衝擊很大,會創造大量失業,其實這只是配合演出,在給政府壓力。

日期:2023-12-22

政治社會

蕭美琴拿「貓」談台美中關係:若被欺負就會伸出貓爪!想找平衡點,不是會講英文就能達到

甫請辭駐美大使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蕭美琴,在面對國際與外交詭譎多變局勢,她形容自己工作態度為「戰貓」,因為貓腳步輕盈但有力、能跳很高到最佳防禦位置。她表示,你若對貓好,貓會以溫柔良善回應,但若欺負貓,「貓爪子就會伸出來」。蕭美琴也以此形容其處理對美關係與美中關係,就是貓的特色是善於取得「平衡」。她解釋,美國的政黨對立程度不輸台灣,因此要妥善拿捏,才能讓民主、共和兩黨一致支持台灣,且在美中競爭之中,妥善取得平衡的支點,才能繼續穩健向前。

日期:2023-12-20

退休

「沒有臥床餘生,很感恩」畢業62年的國小同學會...劉秀枝醫師:退休16年裡我學到的4件事

最近接連有2位同事屆齡退休,回想起我當年擔任科主任時,兩位都還是住院醫師,這才猛然警覺到自己已退休16年,剛好是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年數。我不禁思索:在這漫長又覺得像轉眼而過的16年「社會大學」中,除了持續寫兩個專欄文章,希望作為醫病溝通的橋梁之外,75歲的我還學到了什麼?

日期: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