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幅度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幅度共有5902項結果
全球股市

19歲敗光父母家產,花8年賺回第一桶金、42歲翻身數千萬身價的炒手啟示錄:為何多數人買股票都虧錢?

編按:作者譚軒初入股市的時候,只是一名14歲的中學生!他被身邊賺錢的親戚和電視劇吸引,幻想自己也可以大撈一票。然而,正是這股年少輕狂,將他的家庭推入永無止境的深淵:無數的不眠之夜;面對虧損,絞盡腦汁也找不到出路的無奈;毀掉爸媽三分之二畢生積蓄的心痛;與本能較量的痛苦掙扎;為了做投資而離群的孤獨……即使多年後的今天,他可以賺到數十倍的利潤,但他,深知一位投資者的成長是非常痛苦的。「你賺到的錢,只不過是市場先借給你,等它跟你討回時將異常兇狠!」作者不忍心看身邊的同齡朋友也經歷他曾經歷過的折磨,總是勇敢告訴大家「歹路不可行」。然而,他也發現,近年房價飛漲,身邊許多二十多歲、正要告別童年的孩子真的壓力很大。以前是「人無外財不富」,現在是「人無外財難活」。畢竟,沒有什麼行業能夠像投資有如此低的進入門檻,又有如此驚人的短期報酬。「如果不得不走這條坎坷的交易之路,但願你能少繞幾個彎。」

日期:2024-05-02

政治社會

政院拍板撥補台電千億元,今年虧損將從2100億剩100億!藍委揚言凍經部預算、動《電業法》...

國際燃料價格因俄烏戰爭等因素波動,台電吸收燃料漲幅,擔任通膨巨浪的「消波塊」角色,但也致虧損嚴重。行政院長陳建仁周四(5/2)於院會拍板「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案」,將撥補台電新台幣1000億元。國民黨、民眾黨立委日前支持立法院通過「電價凍漲」提案,藍委更喊修《電業法》,要讓電價調整須經立法院同意,也因經濟部「不甩」藍白電價凍漲提案,揚言要「凍結」經濟部預算。陳揆對於在野黨電價凍漲提案直言「深表遺憾」。他強調,行政院及立法院同屬憲法規範下的憲政機關,應謹守權力分立與責任政治等民主憲政原則。經濟部長王美花則受訪表示,國會理性問政、行政部門努力做事,是不分黨派且為國人所樂見的。王美花表示,一如基本工資審議,電價由電價費率審議會機制做決定,這樣是比較好的方式。她向在野黨黨團喊話,若能通過該筆預算,才能讓電價調幅不會那麼大,盼立法院支持該預算,讓台電財務更穩健。

日期:2024-05-02

國際總經

Fed下一步升息不降息?5大重點看決策!抗通膨路比預期長、6月放慢QT…「新債王」最新分析

今周刊編按:聯準會週三 (5/1 ) 連6次利率維持不動,維持在5.25-5.5%的23年來高點,聯準會主席鮑爾強調下一步行動「不太可能」是升息,美股受鮑爾鴿派言論刺激,道瓊終場收紅 87.37 點或 0.23%,收37,903.29 點。不過,科技股包括晶片股表現不振,那斯達克下跌 52.34 點或 0.33%,收 15,605.48 點,S&P 500 指數下跌 17.3 點或 0.34%,收 5,018.39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幅度深,終場下跌165.62 點或 3.54%,收 4,507.68 點。台積電ADR下跌1.75%,台股周四(5/2)開低一路走跌,最低來到20248.32點、下跌近150點,權值股包括台積電(2330)跌幅逾1.1%、鴻海(2317)跌1.6%。

日期:2024-05-02

ETF

網紅搭配ETF行銷,不可再用「心得分享」!金管會祭2管理準則…未來ETF成分股也不能太集中

台灣近年來投資市場掀起ETF熱潮,金管會為維護投資人權益,週二(4/30)公布將出兩招加強管理:第一招、規範網紅與投信業者合作須揭露並加註警語;第二招、未來新ETF追蹤指數須經證交所或櫃買中心審查認可,強化評估成分股之集中度及流動性。

日期:2024-04-30

國際總經

「利率正常化」有利整體股市 ——聯準會抗通膨最後一哩路

年初聯準會的降息展望,主要是基於美國通膨率逐漸接近目標值二%,但最近幾個月通膨數據卻持續頑強,鮑爾將如何走完「利率正常化」的最後一哩路?

日期:2024-04-30

政治社會

他30歲升資深才調薪1000,跳槽外商給5萬暴增7成!無私分享如何辦到:別傻等台灣老闆看見你

五一勞動節前夕,1111人力銀行發布「上班族調薪現況調查」,發現職場最大的壓力來源是「加薪難」。準總統賴清德將在520就職,人力銀行也針對勞工對新政府的期待進行調查,「解決薪資停滯」是民眾認為最應優先解決的問題。

日期:2024-04-30

科技

榜單綜覽〉台廠市值成長率強勁 華城、士電新進一千大 AI助攻台企 中國車企逆風高飛

(今周刊1428)近年AI趨勢帶動全球科技業成長,中國車企強力競爭也威脅歐美車廠,在疫情之後,更帶動中國觀光需求大增,中港台資本市場迎來巨幅洗牌,如今,兩岸三地一千大將由誰領導全局?《今周刊》獨家為您解析。

日期:2024-04-30

國際總經

歐洲衝擊〉中國電動車海嘯來襲 德國首當其衝 德專家:中國優勢在「不怕犯錯」

(今周刊1428)在中國電動車強勢出海之下,不少分析認為,德國作為歐洲汽車產業的代表國家,或將成為未來直接面對衝擊的「海嘯第一排」。

日期:2024-04-30

國際總經

專家視角〉昔「中國的好朋友」看衰中港 肯定習近平倡「新質生產力」 羅奇:對中國修正能力很難樂觀

(今周刊1428)在中國電動車強勢出海、習近平大推「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近年萎靡不振的中國經濟是否有望迎來曙光?《今周刊》專訪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史帝芬.羅奇,為讀者提供最深入的解析。

日期:2024-04-30

國際總經

2024兩岸三地1000大 專訪德國汽車教父:小心,它的電動車正在改寫全球版圖! 當中國拚出海

(今周刊1428)過去一年,在內部經濟環境欠佳的背景下,談到中國經濟時,除了近年頻繁出現的房地產危機與消費不振外,總不時還會看到這麼幾個詞彙:出海、內捲、新三樣、新質生產力,以及產能過剩。究竟,在當前中國經濟的發展脈絡下,這些詞彙的意涵是什麼?回望過去一年,在外界一片高調的「唱衰聲」中,中國經濟又有哪些「變與不變」?《今周刊》一年一度的「兩岸三地一千大調查」,為您深度解析。

日期: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