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瑞士信貸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瑞士信貸共有428項結果
台股

「幸好沒把中華電(2412)賣了換金融股!」一個存股族啟示:長期投資聽到利空時的投資2大原則

編按:最近金融股因矽谷銀行倒閉事件、瑞士信貸事件影響股價,讓許多存股族可能會有賣光手上的金融股,換去買入其它股票的想法。對此,投資達人艾蜜莉舉了一個存股粉絲先前詢問的例子.....

日期:2023-03-23

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30322暖神投資組-關鍵K指標日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3-22

金融

元大寶華下修今年GDP只剩 1.91%!普發現金6000元,有助刺激經濟成長?董座解答了

「舊經濟模式被打破,『高成長、低通膨』的時代結束了,轉變成『高通膨、低成長』的新經濟模式。今年全球與台灣經濟成長樣貌「肌力不足」,貨幣政策的傳導路徑正衝擊金融市場,接下來將影響經濟動能,下半年看不到明顯的復甦。」元大寶華綜經院董事長葉銀華示警。

日期:2023-03-22

心法與觀點

存股助理第303期︱ 淺談「有福不同享,有難要同當」的CoCo Bond

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減記170億美元CoCo Bonds,直接變「龜苓膏」引發市場譁然。《存股助理電子報》有許多訂閱戶是中高齡讀者,我們擔憂未來他們會受到不當推銷誤踩地雷,故這期電子報對CoCo Bond以及TLAC債券做一個詳細的介紹。

日期:2023-03-22

政治社會

瑞信事件還有未爆彈嗎?會不會重演08年金融危機?郭恭克:投資人可注意這個「先行指標」

受美國矽谷銀行倒閉事件衝擊,加上瑞士信貸銀行公布2021年和2022年的「財務報告控管不彰」,發現內部控管存在「重大缺陷」,導致其存戶存款快速大量流失,緊急向瑞士央行要求流動性支援,隨後美國多家中小型銀行爆發流動性危機,一連串事件引起全球金融市場不安,擔心2008年金融危機是否將重演?

日期:2023-03-22

國際總經

瑞信員工狂打電話找工作,職位重疊恐爆裁員潮...瑞士政府出手的代價:每位國民得分擔41萬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財務危機暫獲解決,最後由瑞士第一大銀行瑞銀(UBS Group)以30億瑞郎(約新台幣990億)同意出手收購。瑞士政府為了支援此收購案,還提供多達1090億瑞士法郎(約新台幣3.59兆元)的資金,作為支持瑞銀合併交易的一部分,瑞士央行更會額外提供1000億瑞士法郎的流動性貸款援助;也就是說,為了避免瑞信破產,此交易案共獲得2090億瑞士法郎(約新台幣6.88兆元)的支持。不過,市場還有一大憂心,那就是大裁員可能接踵而至。《金融時報》報導,有大量憂心飯碗不保的瑞信員工在併購消息一出後,已開始聯繫全球各地的求職公司幫忙找工作,一家新加坡招募公司接到約30通瑞信員工的來電,詢問是否有職缺。去年(2022)瑞信才預告將裁員9000人,如今瑞銀與瑞信合併後,集團內員工將超過12萬人,其中可能有多達3分之1的職位重疊,因此外界擔心這波裁員潮的最終裁員人數,可能會是上述數字的數倍。

日期:2023-03-22

理財

美古墨日?我也是醉了

用世界棒球經典賽四強「美古墨日」預測美股,是穿鑿附會;接下來開始布局全球科技股,未來獲利有望。

日期:2023-03-22

政治社會

「土豪」趙偉國被抓,「老實樹」任正非卻沒事?謝金河:曾渴望併入紫光的台灣半導體老闆恐冒冷汗

土豪與老實樹:趙偉國,任正非命運大不同!這兩天,除了矽谷銀行破產,瑞士信貸危機外,台灣的民眾也許會注意到失聯逾7個月的前紫光集團趙偉國被以「涉嫌職務犯罪」起訴,2015年趙偉國來台,我曾見過他,那時他豪氣干雲,除了準備吞下矽品,南茂,又揚言併入聯發科及台積電,震驚整個半導體產業界。

日期:2023-03-22

金融

瑞信無預警倒下,173億美元債券變廢紙要大家扛!金管會才放行的可可債,為何會變重災區?

瑞士信貸被瑞銀收購,本應成為矽谷銀行倒閉以來,政府對銀行業的一次成功救援,不料卻引爆了另一場全球債市恐慌,市場在憂慮什麼?

日期:2023-03-22

國際總經

看似最安全的工具,往往不會有好下場!瑞信AT1債券「歸零」不是特例,只要繼續升息,還會陸續炸

「我覺得台灣的XX銀行很沒有競爭力,難怪股價一直上不去。」「為什麼說它沒有競爭力?」「太保守了!你看它幾乎沒有創新的金融產品」「保守,沒什麼不好。金融業最後比的就是,誰犯的錯最少!」這段是我和一位前輩閒聊時的對話,那是在2007年大多頭時,是的,就是在08年金融風暴前夕。我一方面覺得市場太瘋狂,一方面覺得台灣的金融業太過保守不爭氣,心中其實是有些迷惑的。而這位金融業前輩我一向尊敬,也常常提出很多很創新的經營思維,常常鼓勵我們要挑戰自我,積極創新。

日期: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