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矽谷,是一種文化

矽谷,是一種文化

2016-06-23 14:22

矽谷值得學習的,不在廠房或園區建置,而是人才與資金的國際化及開放性,以及面對新興市場的機會與能力,還有勇於犯錯、支持創新的文化。

千禧年至今我造訪矽谷八次,目睹網路產業興起,也看到科技公司大舉徵才與薪資上漲的影響。一年半前,我參訪了谷歌、臉書、LinkedIn、推特、PayPal等網路巨擘,與員工或管理階層對談,更深刻感受到「矽谷是一種態度,而不是一個地方」(詳見文末QR碼)。

其實,若論硬體與環境,台灣早就有類似矽谷的地方。新竹科學園區當年就是仿照矽谷的工廠建築與街廓綠地而規畫。但為什麼歷經三十年,矽谷能從硬體業順利轉型為軟體與網路業,而我們依舊停留在硬體代工的產業範疇裡呢?

關鍵就是,矽谷不是美國政府打造的。矽谷是自己長出來的,產業轉型也是創業者與投資人驅動,就連「矽」產業當年也是被居民因為高汙染而趕走的。可以說,整個矽谷都充滿了「凡事自己來」的習慣與態度。

知名創業加速器Y Combinator創辦人Paul Graham曾說,全美許多城市都有傑出的工程師、許多地方也住著有錢人,但只有矽谷「同時」擁有許多想創業的工程師與願意投資的有錢人,而且這些有錢人幾乎都有創業經歷(願意犯錯、更可以指導創業者),因此矽谷才能成為一個完美的「創業生態系(Startup Ecosystem)」。

如果「人才、資金、市場、文化」代表了創業生態系的重要元素,矽谷值得學習的,不在廠房或園區建置(何況我們已經具備),而是人才與資金的國際化及開放性,以及面對新興市場的機會與能力,還有勇於犯錯、支持創新的文化。


現在,我們依然習慣製造出口的經濟模型。台灣不需要更多園區,也不缺廠房與工作空間。我們缺乏的是對創業者的包容與支持,還有適合國際人才與資金進場、讓創業者能帶兵出國打仗的法規與資本市場。連紐約、新加坡還有新竹都無法複製矽谷了,重點真的不是預算與園區。

人,才是創業與投資的主體,而非廠房與設備。矽谷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文化,一種「把人當作主體、一切都自己來」的文化。
(本專欄由詹益鑑、鄭博仁、客座作家群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00937B、00679B、00687B...債券ETF跌這麼多還能買?專家分析:4理由不悲觀,殖利率逾6%「首選這1種」

2024-04-22

說好的降息呢?聯準會降息大戲一再延遞,專家建議債券ETF「這樣買」鎖定利率甜蜜點

2024-04-10

台股震盪洗盤,00878、00929、00919…高息ETF誰最「跟漲抗跌」!低點再進場?存股這樣挑安心

2024-04-25

聯準會今年可能不降息了?00679B、00687B...美債殖利率飆升、風險比股票低,債券ETF能不能買?專家4點分析

2024-04-17

長抱高股息ETF,績效竟輸大盤嘔不嘔?殖利率減少、價格下跌...配息不代表穩贏,口袋夠深才行

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