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科技點評—林宏文

曾任經濟日報記者、今周刊副總編輯,目前為財經節目與論壇主持人,長期關注產業發展,投資趨勢與國家競爭力等議題。

文章列表 354筆,顯示第10頁/13頁

美國禁令發威!華為「求生存」砍人10%砍單15% 哪些供應商受創最深?

美國禁令發威!華為「求生存」砍人10%砍單15% 哪些供應商受創最深?

華為近來兩個月智慧手機銷售情況轉弱,並且向包括台積電、日月光、京元電、中芯、江蘇長電等兩岸半導體供應鏈減少下單,由於華為是全球第二大手機品牌,華為的砍單動作,也成為牽動2020年眾多半導體廠商業績成長的重大因素,值得仔細分析探討。

開盤都奔漲停!同欣電併勝麗 為何能施展「一加一大於二」效益?

開盤都奔漲停!同欣電併勝麗 為何能施展「一加一大於二」效益?

在CMOS影像感測器(CIS)全球缺貨的當下,國內兩家重量級CIS封測廠同欣電及勝麗,上周五宣布以1.244:1的比例進行換股合併,合併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獨立CIS封測廠。今(30日)天股市開盤,勝麗與同欣電都同步以漲停開出,其中勝麗因為在換股比例中享有15%溢價,股價表現更為強勢,顯示投資人對此合併案看法很正面。

半導體又傳2個併購案!不僅牽動美中「這兩家大廠」 還有一堆台廠受波及

半導體又傳2個併購案!不僅牽動美中「這兩家大廠」 還有一堆台廠受波及

國際半導體市場又傳出兩項重大併購消息。根據外媒報導,全球IC設計龍頭博通 (Broadcom) 考慮出售旗下射頻晶片部門,預計出售金額高達100億美元,市場推測蘋果為強化自身無線技術發展,可能是潛在買家。

台股上萬二》聯發科464元飆新高  「這3支」轉投資股受惠?

台股上萬二》聯發科464元飆新高 「這3支」轉投資股受惠?

台灣半導體「護國神山」之一的聯發科,今日(17)股價再度創新高,盤中寫下464元最高價,與此波最低價199.5元起算,上漲幅度高達132%。

台積電一直飆!代工業不再「毛三到四」看台灣電子業打破「3個迷思」

台積電一直飆!代工業不再「毛三到四」看台灣電子業打破「3個迷思」

台積電昨(12)日股價大漲3.92% ,不僅最高漲至334.5元,最終收在331.5元,市值突破 8.5 兆元大關。今(13)日開盤續飆,飆上342.5元,台積電的大漲,也帶動許多大型電子權值股跟著漲,昨台股不僅飆高135.65點,盤中最高來到11875點,最後也站上29年來新高。

5G開標!電信業最頭痛:「殺手級應用在哪?」難保499之亂不會再重演?

5G開標!電信業最頭痛:「殺手級應用在哪?」難保499之亂不會再重演?

5G頻譜即將於今(10)日開標,總計第一波競標將釋出3.5GHz、28GHz與1.8GHz三頻段,3 個頻段底價合計 300 億元。五家電信商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亞太電信與台灣之星都決定參與,透過網路投標方式,每天進行10回合競標,全力爭取5G頻譜。

連8根跌停,再拉7根漲停!這檔雲霄飛車「新藥股」  發生了什麼事?

連8根跌停,再拉7根漲停!這檔雲霄飛車「新藥股」 發生了什麼事?

最近一個月,有一檔生技新藥股股價,不是跌停就是漲停,股價變化令人眼花撩亂,投資人也有如坐雲霄飛車,搞不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這檔新藥股是上半年每股淨值掉到3.56元、已被打入全額交割股的亞獅康-KY。

半導體也「哈日」!台積電結盟東大 新唐買松下 台日結盟打貿戰轉單順風牌

半導體也「哈日」!台積電結盟東大 新唐買松下 台日結盟打貿戰轉單順風牌

台灣與日本近年來互動密切,從2013年日本311海嘯台灣捐款第一名,兩國民眾旅遊人數日漸增溫,再到台日廠商大幅增加投資等。台日雖無正式邦交,但民間交流往來頻繁。如今,台日關係更進一步擴展,並且集中在半導體產業。

阿里巴巴掛牌不只穩坐「港股一哥」 還讓全球資本市場有了「新面貌」 台灣如何不被世界拋下?

阿里巴巴掛牌不只穩坐「港股一哥」 還讓全球資本市場有了「新面貌」 台灣如何不被世界拋下?

對香港來說,11月26日是值得記上一筆的日子。當天一早,港交所內到處是代表阿里巴巴的鮮橘色,一聲鑼響後,阿里巴巴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交易,全天收漲6.59%,收盤達187.60港元,總市值超過4兆港元(約新台幣16兆),立即超越騰訊,成為「港股一哥」。

獨家》大聯大董座黃偉祥:這是一次奇襲式的收購,但背後是善意的!

獨家》大聯大董座黃偉祥:這是一次奇襲式的收購,但背後是善意的!

上周二(11/12)大聯大宣布公開收購文曄三成股權,被外界解讀成是「敵意併購」,情節將有如四年前日月光收購矽品的案例,也引起文曄公司派的強力反彈。不過,大聯大董座黃偉祥接受本刊專訪強調,「這是一次奇襲式的收購,但背後是善意的。」

不讓美國獨角獸專美於前!4個IC設計業老手  創新超音波產品找到醫療器材利基

不讓美國獨角獸專美於前!4個IC設計業老手 創新超音波產品找到醫療器材利基

智慧型手機流行至今已十餘年,當大家習慣使用手機後,將傳統笨重的醫療儀器設備做到簡單、輕便及好用,就像使用手機一樣,成為市場一門顯學。其中,把超音波做到像手機一般大小的產品,就是一個引領風潮的新應用。

台積電「一張白紙」強碰三星「老謀深算」 會不會「贏在產業,輸在政治」?

台積電「一張白紙」強碰三星「老謀深算」 會不會「贏在產業,輸在政治」?

近來有關台積電與三星在晶圓代工產業競賽上,台積電顯然占了上風,不論製程技術、良率及量產規模都遙遙領先,也因此搶下蘋果、華為、超微、高通等國際大廠肥單。台積電因為產能滿載,因此資本支出大增,市值衝破八兆,排名又擠入全球前二十強,確實是風光無比,達到台灣企業無人能比的境界。

十年磨一劍!「黃藥師」如何讓「這家公司」成功赴港掛牌

十年磨一劍!「黃藥師」如何讓「這家公司」成功赴港掛牌

「今天能夠站在這裡,回想起來真的很不容易,」台灣第一家到香港掛牌的生物製藥公司東曜藥業,今天(8日)正式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總經理黃純瑩代表公司主持港股掛牌的敲鑼儀式,在用力敲下鑼聲的那一刻,她的心情相當地激動。

地緣策略家必爭之地》台積電在「美中貿戰」刀光劍影中 能否擋住政治施壓?

地緣策略家必爭之地》台積電在「美中貿戰」刀光劍影中 能否擋住政治施壓?

近來金融時報報導,美方正設法說服台灣政府限制台積電替華為生產製造晶片,以便堵住美國對華為出口管制禁令的一大缺口。不過,台積電代理發言人孫又文表示,並沒有收到美國或台灣政府不可以出貨給華為的要求,另外經濟部也指出,沒有接獲美方相關訊息,也沒有要採取相關禁止活動。

悼黃河明!「幫了許多人,卻沒有人幫到他」 懷念樂觀積極、熱心公益的台灣惠普前董事長

悼黃河明!「幫了許多人,卻沒有人幫到他」 懷念樂觀積極、熱心公益的台灣惠普前董事長

台灣惠普科技前董事長黃河明昨天墜樓不治,消息傳來,讓許多朋友相當驚訝與不捨,對於這位樂於提攜後進,又熱心公益的前輩,許多人都很懷念。

華為去美化!高通撈過界!聯發科轉投資! 「這些」5G商機大廠搶破頭?

華為去美化!高通撈過界!聯發科轉投資! 「這些」5G商機大廠搶破頭?

近來陸媒披露,華為「去美化」策略已延伸至第五代行動通訊(5G)關鍵零組件PA(功率放大器),不僅自主研發PA,並委託積極進軍半導體的大陸LED龍頭三安旗下三安集成代工,藉此降低對博通、Skyworks、Qorvo等美系PA廠的依賴,至於原本代工美系PA廠的砷化鎵代工龍頭穩懋,恐怕也會面臨訂單流失危機。

特斯拉終於賺錢了!馬斯克不再跳針 「3方向」助攻超越通用汽車

特斯拉終於賺錢了!馬斯克不再跳針 「3方向」助攻超越通用汽車

上周三,電動汽車龍頭特斯拉(Tesla) 終於轉虧為盈,第三季財報創造淨利 1.43 億美元,較原本分析師預期虧損 2.53 億美元好很多,推升Tesla股票隨後兩天大漲28%,也帶動Tesla生態鏈相關股票大漲,其中也包括Tesla台灣供應鏈和大、貿聯等公司。

美半導體股重挫!中國「去美化」影響德儀「去中間化」看壞未來連鎖效應出現

美半導體股重挫!中國「去美化」影響德儀「去中間化」看壞未來連鎖效應出現

美商德州儀器公司22日盤後,公布2019 年第 3 季財報和第 4 季財測展望,其中第三季營收及淨利分別較去年同期下滑11%及9%,第四季營收預估30.7至33.3億美元,也遠低於華爾街預期的36億美元左右,導致德儀23日股價大跌 7.48%,同時也衝擊到其他晶片股如恩智浦、博通及英特爾等跟著重挫。

中國把全球「殺」出市場!德國加碼光電振雄風 台灣「太陽能」如何谷底再起?

中國把全球「殺」出市場!德國加碼光電振雄風 台灣「太陽能」如何谷底再起?

昨(16)日去參觀台灣國際能源展(Energy Taiwan)開展,重新關心過去一度很慘的太陽光電產業,加上這幾年台灣積極加碼離岸風電產業,再生能源已成台灣能源轉型重要議題,與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半導體優等生下一步》大砍40年合作代理商!德儀「去中間化」大膽卻高風險的決策?

半導體優等生下一步》大砍40年合作代理商!德儀「去中間化」大膽卻高風險的決策?

上周半導體業最大的震撼消息,就是德州儀器(TI)終止與大聯大、文曄及安富利(Avnet)等三家IC通路商的合作關係,未來將全部倚賴艾睿電子(Arrow)及德儀自己直接供貨。由於德儀與台灣通路商合作近四十年,營收又占大聯大、文曄各11%及20%,這項決策對產業帶來哪些改變與衝擊,值得深究。

台積電有個「秘密公式」!只要買好長期抱牢 報酬率絕對超越大盤

台積電有個「秘密公式」!只要買好長期抱牢 報酬率絕對超越大盤

近來台股在台積電大漲帶動下,加權指數再度逼近「萬一」關卡,成為台股衝關的最大動力。但是,台積電這家舉足輕重的台股權值王,如今卻有八成都是落入外資手中,台灣許多散戶小股東卻很少擁有,為什麼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