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70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陳盛山看大韓航空、韓亞航空併購案的背後大贏家 仁川國際機場將成亞洲最大客貨樞紐中心

韓籍航空雙雄合併案,如果順利整合成全球第7大航空公司與韓籍最大LCC時,間接受益者當屬該航空的主基地─仁川國際機場,由於雙雄合併所創造的磁吸效益與話題性,加上不斷升級的機場硬體設備,可望吸引更多國際旅客轉而選擇仁川轉機,使其亞洲航運樞紐中心 的地位更加穩固。

日期:2023-06-28

產業時事

竹北氣爆/「第一時間你在哪?」楊文科遭爆在日本聚餐,前議員揪鄉民罷免…本人這麼說

新竹縣竹北市周六(6/24)發生瓦斯氣爆意外,造成1名16歲少年全身高達9成嚴重燒傷,以及5人輕傷。縣長楊文科第一時間人卻不在現場坐鎮指揮,縣府一開始說他確診,後來改口說有既定行程,直到後來才表示有既定行程。前綠黨新竹縣議員余筱菁,在臉書透露楊文科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去處理竹北氣爆,是因為他和前任新竹縣長邱鏡淳一起到日本,並在臉書PO出多張照片,呼籲鄉民一起罷免。對此,楊文科表示,自己確實在上週確診,且是自己請假自費出國,6月21日依既定行程前往日本,當晚對方設宴接風,23日跟對方議會議員們以球會友,原定週日(6/25)返國,沒有不可告人的事情,並沒有撒謊。

日期:2023-06-26

產業時事

中國「世界工廠」時代結束?日企坦言「日本生產CP值較高」,半導體大國能重振雄風?

日本經濟自平成時代以來衰退了30年,許多日本企業為求發展,接連不斷在勞動力相對低廉的海外國家設廠、增資。但隨著疫情衝擊、烏俄戰爭、當地原物料上漲、日圓貶值等外力衝擊,日本製造業不得不開始向本國回流,尤以新創公司腳步最快…...

日期:2023-06-05

職場生活

日本2萬能玩1周!感受不到通膨吃好買滿…新型態Long stay九州啟動,能入住世界自然遺產島嶼

解封後的日本,再度成為台灣人最愛去旅遊的國家。KKday統計最受台灣人喜愛的日本城市前5大是東京、大阪、京都、沖繩、北海道。KKday營銷長黃昭瑛觀察,疫後國人赴日本旅遊習性與過去不同,一是過去以大城市旅遊為主,現在二、三線城市也很看俏,像是九州、沖繩、崗山、廣島、四國在市場上都受到關注,第二則是更偏好深度旅行,三是願意拉長旅遊時間,超過1周已經成為常態。最近到日本旅遊還有新選擇,可以Long stay。在台師大休旅所教授王國欽與九州大學管理所教授星野裕志共同努力下,目前津屋崎、德之島都可以是Long stay的選項。王國欽表示,透過Long Stay遊客能更深入了解日本文化、語言、風土民情,完整體驗日本人生活日常。目前做法是,邀請台灣人(或是家庭)到鎮上居住,日方安排當地民宅「古民家」,提供1間房、2間房或是整棟出租。目前依據200份問卷的調查顯示,台灣人最想停留時間是一個月。抵達當地後,日方將會派人協助認識環境、和居民見面會,參觀有300年歷史的祭典,還有料理教室、木工教室等豐富行程。「建立到日本Long Stay平台是全新嘗試,從來沒人做過。」王國欽很看好它的發展,更期許未來台灣人到日本Long stay有更多地點選擇。

日期:2023-06-03

產業時事

船艦數量被共軍超過!美海軍戰鬥艦擬在日民營造船廠維修,洽談三菱、川崎助陣,不排除共同造艦

因應中國擴軍,美國海軍可能在日本的民間造船設施維修戰鬥艦,數量20多艘。這將是美國戰鬥艦首度在日本的基地以外進行常態性維修。將來美日也可能在日本共同造艦。

日期:2023-05-25

產業時事

日本人心中一生必住「御三家」飯店之首!百年歷史東京帝國飯店如何挺過疫情虧損,搶攻富人荷包?

歷經三年的疫情衝擊後,今年疫情正式解封,全球交流終於再度重啟。御三家中的帝國飯店集團沉寂三年,準備緊抓大批觀光客回流的腳步,創造更多的客源與營收,但在飯店業競爭激烈下,業者又該如何應對進退?

日期:2023-05-25

產業時事

日企轉骨》股東行動主義落地生根 日本公司治理改革來真的 買庫藏股、高配息、衝市值 日企轉向追求股東價值

二月十日,日本半導體材料大廠大日本印刷(DNP)宣布史上規模最大的庫藏股買回計畫,當日收盤,DNP股價大漲十八%,寫下近十六年新高;三月二十三日,日本第四大煉油公司科斯莫(Cosmo Energy)宣布,在未來三年業務計畫中,將配息率從目前的二二%,大幅提升至六○%,隨後一周,科斯莫股價漲逾十二%。

日期:2023-05-24

職場生活

「無法改變失明,就改變被歧視狀況」台中海線囝仔北漂,如何成為台大教授,還摘下學術最高榮譽?

10年內,二度榮獲專為國內大學教授設計,層級最高的學術獎座,並獲得「終身榮譽」殊榮。單眼失明的台大數學系教授陳榮凱,如何替自己迎來精采人生?

日期:2023-05-24

產業時事

日本製造不再稀少?廉價日圓掀爆買潮,大金、本田...製造業產能回流,日本能擺脫失落30年?

過去30年,資本市場談到日本,想到的,是停滯的經濟成長,是流失的產業活力,但過去一年,在疫情解封與日圓貶值的助力下,它似乎正逐步擺脫這個「失落國」的標籤。一場經濟與產業的「質變」,正在這個國家的各地展開。走出陰霾,在不遠的將來,一個嶄新的日本,或將出現在你我眼前。

日期:2023-05-24

產業時事

必做的功課

早在1997年,《京都議定書》就大致框架了碳權交易的基本市場機制,到了2005年,全球第一個碳交易體系在歐盟正式啟動⋯⋯。但直至最近,碳權交易商品卻忽然成了火熱名詞。

日期:20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