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66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劍指台積電!英特爾宣布18A製程拿下微軟訂單,「已有4大客戶簽約」...為何說是代價高昂賭局?

英特爾 (INTC-US) 已讓微軟 (MSFT-US) 成為其客製化晶片業務的客戶,這意味著該公司執行長季辛格 (Pat Gelsinger) 領導下的雄心勃勃扭轉局勢的努力取得關鍵勝利,劍指台積電在晶圓代工市場的領先地位。

日期:2024-02-22

產業時事

靠1款「克潮靈」創上億營收!好神拖、潔霜都它家的...花仙子(1730)創立41年從沒虧過錢,利潤極大化的4個秘訣

編按:《精準獲利》是陳宗賢教授最新的企業經營管理學作品。也是在大學與研究所教了48年的書、71家企業的專業總經理與執行長,與近50年來輔導過3000多家企業精粹出來的商業策略大全。

日期:2024-02-16

投資理財

砷化鎵大廠穩懋(3105)法說會談2024展望:產業谷底已過、上半年相對不擔心

全球砷化鎵晶圓代工龍頭穩懋5日召開法說會,受惠於安卓手機回補庫存、全球高階智慧型手機發表帶動,公司去年第4季營收略優於預期,工廠產能利用率也上升至6成。

日期:2024-02-05

產業時事

如何做個有智慧的業界老二?半導體業大老讚聯電「這兩招」 揪英特爾合作還能擺脫紅色供應鏈追擊!

晶圓代工二哥聯電(2303)上周宣布將與美國英特爾在12奈米製程的技術合作案,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及討論,儘管這宗破天荒的合作尚未明顯拉抬聯電股價。國內最大半導體設備及材料代理商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認為,聯電與英特爾合作是相當好的方向,不僅可以使現有客戶不至於流向在成熟製程大幅擴張的紅色供應鏈,還能使自己的製程技術從現有的14奈米推向12奈米,甚至是10奈米。隨著中國晶圓代工業者在20~40奈米技術的布局日漸完整,這一塊市場的價格競爭壓力肯定只會更高,而聯電揪英特爾合作,可望使自己免於未來可以預見,在20奈米以上成熟製程的紅海市場。

日期:2024-02-01

產業時事

中國大買半導體設備 2023年上看9000億台幣新高!2027年成熟製程佔比將直逼台灣 我們準備好了嗎?

美國對中國祭出的半導體出口禁令愈來愈多、圍牆愈蓋愈高,不僅強烈刺激中國在成熟製程上的突破動機及產能擴張,也促使中國晶圓代工廠採購更多本國設備,直接拉抬中國國內導體設備製造商的業績。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估計,2023全年半導體設備在中國的出貨金額可望超越300億美元(約合9300億台幣),再創歷史新高,不僅使中國市場位居2023年全球半導體設備支出的最大市場,也持續拉大與其他市場的差距。產業研究機構TrendForce則預估,中國在28奈米以上成熟製程的全球佔比,可望從2023年的31%,增加至2027年的39%。同期台灣在全球成熟製程的產能佔比,可望從44%降低至40%,與中國的39%幾乎不分軒輊。若真如此,台積電之外的其他國內晶圓代工業者,未來感受到的中國同業競爭壓力,很可能有增無減。

日期:2024-01-25

產業時事

從快時尚到運動大牌 都在瘋循環經濟 廢棄物變綠金 台灣新創闖141兆市場

當「酒干倘賣無」的回收事業,變成全球淨零解方,台灣新創企業要如何靠創意和專利技術,躍上國際舞台?

日期:2024-01-24

投資理財

生技股王保瑞進軍美國,砸66億併購百年藥廠Upsher-Smith、躍全美最大口服固體製劑廠之一

保瑞 (6472) 周一(1/15)公告週二(1/16)暫停交易,並在下午4點30分召開記者會,市場推測是進行併購相關事宜。

日期:2024-01-16

產業時事

蘋果在中國市場「買保險」 iPhone代工版圖洗牌? 把昆山廠控制權賣給立訊 和碩策略曝光

iPhone代工二哥和碩,在二○二三年結束之際拋出震撼彈,宣布為iPhone代工廠區之一的昆山廠引入立訊資金、「喪失控制力」。究竟發生什麼事?

日期:2024-01-03

產業時事

從輝達挖角人才搶「邊緣AI」大餅!英業達(2356)打入IC設計廠化身矽智財概念股,為何外資仍看淡?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邊緣AI運算競爭日趨白熱化,吸引愈來愈多IC 設計業者投入開發AI晶片,英業達未來的升級轉型之路,仍將面臨考驗。

日期:2023-12-29

產業時事

豐田市值蒸發4448億!子公司造假醜聞 台灣Yaris Cross、Town Ace受牽連?和泰車回應

日本豐田汽車(TOYOTA)旗下子公司大發工業(DAIHATSU),被爆出在汽車「衝撞安全測試」中總計64車款、3種引擎都有造假嫌疑,連帶衝擊到替MAZDA、SUBARU代工的汽車,甚至是在台熱銷的Town Ace及Yaris Cross車款。12/20大發對外宣布,全面停止國內外所有汽車的出貨,而母公司豐田汽車也表示,身為母公司沒能即時掌握旗下公司的業務狀況,會針對此事件進行深刻反省。不過醜聞影響持續擴大,豐田汽車股價12/21一度暴跌5.6%,市值摔掉逾2兆日圓(約4448億台幣),而和泰汽車也針對台灣銷售的2車款回應。

日期: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