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74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產業時事

「淨零技術」成產業轉型商機!42項關鍵技術 「火車頭」工研院攜手中小企業迎戰淨零賽局

面對全球淨零排放趨勢,對產業來說,如何迎戰淨零賽局,甚至將挑戰轉為商機尤為關鍵。在經濟部指導下,工研院周二(4/18)舉辦「ITRI NET ZERO DAY-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暨特展,以集結國內24位產官學研重量級專家、全臺21家公協會等能量,共同端出淨零永續發展解決方案。本次論壇以莫比烏斯環(Möbius strip)為主視覺,透過環環相扣的圓環象徵循環生生不息,也代表大家同心協力、團結攜手,啟動對淨零排放、綠色轉型目標的努力。論壇中有三大特點,包括免費提供「工研院碳盤查系統」給本次參與的公協會上萬名會員廠商使用、端出完整「一站式淨零排放平台服務」網站協助廠商減碳解決方案、建立首創「淨零融資」服務,協助中小企業與新創公司以淨零技術獲得融資進而轉型升級。

日期:2023-04-18

產業時事

解決蛋荒 關鍵在永續糧食系統

缺蛋議題持續延燒,但短期進口只能解決燃眉之急,反觀傳統的畜牧環境應該全面檢視,如何以「永續糧食系統」精神出發,來重新看待畜牧議題,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日期:2023-04-12

產業時事

「無法糧食自給的國家算不上真獨立」⋯一名憂心的台大退休教授 點出這種萬用蟲蟲是解方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名譽教授石正人,從東大教授鈴木宣弘引述古巴革命家、日本詩人的字句「無法做到糧食自給自足的國家,是奴隸之邦⋯⋯算不上真正獨立」為引子,闡述其對台灣逐年下降的糧食自給率的憂慮,提議以「黑水虻」妙用來解決廚餘、雞糞等廢棄物問題,盼能達成政府推廣的「循環農業・和諧共生」境界。

日期:2023-04-11

職場生活

他們花1億打造莊園民宿「每間房都能看到海」!40多歲夫妻落腳台東圓夢:不想等退休才來做

「有些事,是不能等的。」Ann(陳麗萍)40歲那年和家人買下台東一甲地經營起民宿,她笑道:「我不想等到退休後再來做這件事。」她和先生Dandy(陳怡全)在台北從事不動產租賃10多年。2013年來到台東度假,在小馬和平山小徑散步時,偶爾間看到面對三仙台、綠島,依山傍海的土地。「好美喔!我們被這裡的環境深深吸引,如果可以住在這裡生活,該有多好。」花2年時間、斥資1億打造歐洲風的「奧麗雅安莊園」,2021年無畏疫情開幕,以「每一間房都可以看到海」頂級路線,吸引無法出國的上市公司董事長、政治人物、明星等入住。

日期:2023-04-06

職場生活

打開金門 一座橋的小島旅行

為了等金門大橋開通,金門人殷殷企盼了三十年。一座橋,連接了大、小金門,讓兩島變成一島,自此兩方通行,不再僅能仰賴船隻,遊客上島,雙頭通車只要五分鐘,能無拘束地往山邊走、逛巷弄,喝小酒、吹海風,看大橋燈光秀,金門島上行旅,自此更隨心所欲。

日期:2023-03-29

職場生活

好市多美國「鮮橙」、日本草莓爆農藥超標 傳日方要求放寬遭拒,「藥劑超標名單」還有這些常吃的

進口水果農藥超標到底有多少?食品藥物管理署3/28表示,美式賣場好市多進口的「美國鮮橙」被驗出含有不能被使用的農藥生長調節劑,以及從日本進口上千公斤的草莓也被驗出農藥超標,甚至傳出日本交流協會向我國提出放寬農藥殘留標準;此外,違規的食品還包括日本「含鎘」的烏賊,印尼「ABC 特辣椒醬」、鮮葡萄等等產品。

日期:2023-03-28

投資理財

史上最高!龍巖女主人砸13億「0貸款」買文華苑,14個車位4900萬!曾賠售1700萬為何回頭?

有錢人的世界就是不一樣,買房都直接搬現金!根據《CTWANT》報導,從實價登錄來看,2022年12月北市有8間法人公司買豪宅,有6件是零貸款、直接拿現金購屋。而去年創下史上最高單筆交易的,是北市松山區指標性豪宅「文華苑」14樓戶, 7月實價登錄交易總價高達13.74億元,經查地籍謄本,該戶目前屋主凱叡物業,該公司代表人即為龍巖集團董事長Kelly Lee,也是零貸款直接現金購入!(原文刊載於2022/11/16,更新時間為2023/3/17)

日期:2023-03-17

產業時事

不當房仲當農夫!他靠只種「龜背芋」月收入破30萬:一開始答應到屏東務農,我連要種什麼都不知道

本文轉載自「上下游新聞」,作者:上下游記者 楊語芸據中華民國《姓名條例》的規定,人民一生可以改3次名字。羅鈞瀚在33歲時就把3次的「扣達」用完了。人生中比姓名更頻繁的變動是換老闆,俗諺所謂「一年換24個頭家」說的就是他這種人。

日期:2023-03-10

產業時事

挺過收成銳減六成瓶頸 翻身家樂福獨家供應商 屏東南瓜小農 為何向日商九百噸訂單說不

屏東縣里港鄉八甲田農場出產的栗子南瓜,是家樂福目前唯一引進的「嚴選品牌」,一顆要價139元,每年需求量卻多達15公噸,這顆栗子南瓜究竟有何魅力?

日期:2023-03-08

職場生活

初春的藍寶石

每年過完農曆年,便正式進入藍莓的產季。由於國人喜愛藍莓且接受度高,十多年前台灣進口藍莓僅三三○噸,到二○二一年已達兩千多噸。但礙於溫度、品種及氣候等因素,讓位於亞熱帶的台灣,總種不出原產於溫帶、品質穩定且優秀的藍莓。

日期: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