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188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4
投資理財

男大生買彩券「中800萬頭獎」開心發文:半個月把錢花光了!他貼出帳單大方分享怎麼「花錢」

一名男大生日前買彩券,幸運中800萬頭獎,他開心在社群發文,事隔半個月,他再度於社群發文宣布「錢花光了」,原來是拿去買市值型ETF與美元保單

日期:2023-10-22

投資理財

富邦金、中信金...8家金融股今年大賺,股價卻漲不多,該改存高股息ETF?達人「金融股3大吸引力勝出」

14家金控股9月及前三季獲利已經全數出爐,今年前三季獲利近3400億元,年增7.83%,有望挑戰歷史次高紀錄。

日期:2023-10-20

產業時事

14家金控明年想拿老本配息,得先過4關好難…600萬存股族怎辦?股海老鳥:這樣做更好賺

今周刊編按:600萬存股族要注意了!金融股一向深受存股族喜愛,不過金管會周四(10/19)宣布新規定,未來必須符合資本結構、資本適足率、財務健全度、財務結構及槓桿度等4大項,才能動用公積來配息。以今年半年報來看,竟然沒有1家金控符合。台股周五(10/20)開盤即一路走低,金融股受此可能潛在的利空,整體金融類股表現也是疲弱,包括中信金(2891)、永豐金(2890)、兆豐金(2886)、元大金(2885)、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等金融股,跌幅一度皆超過2%。資深分析師建議,存股族可能要改變策略,別期待賺股息,而是要用手中金控股賺價差,價差報酬率會遠大於股息收入。

日期:2023-10-20

職場生活

退休後才發現退休金不夠,你該節流而不是想靠投資翻倍!打造安穩老後,你可以預先做好5件事

退休後因為沒有收入,所以更要注意在這段期間所發生的財務損失,畢竟一旦出現虧損,恐怕便很難及時獲得補償。所以,預先採取一些可行步驟及做法,才能幫大家將可能發生的損失「降到最低」。在「解決之道」方面,個人還是誠心建議已經退休、完全沒有固定收入的人,最好將自己的財產(主要是用做日常開銷的費用)交付信託,或是放在其他完全不要再有任何動用權的金融標的,例如即期年金險中。

日期:2023-10-19

投資理財

存股助理:為什麼53元的新產比4年前的38元的便宜?看出企業隱藏的內在價值!

「為什麼現在53元的新產(2850),比4年前38元的新產便宜!」這是一個很有趣、也很重要的命題。弄懂這個命題的玄機,有助於克服我們投資「成長型價值股」的迷思喔。編按:原文發表於2023/6/9,今天(2023/10/12)新產股價再度創了歷史新高。能夠不被股票當前的價格所迷惑,看穿它背後所蘊含的潛力,才能幫助我們挑選到真正優良的股票。

日期:2023-10-12

投資理財

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14家金控前9月獲利出爐,有7家賺贏去年、只有它虧損,一文看金融股表現

14 家金控 9 月獲利出爐,因為股利高峰期已過,且工作天數較少,僅 2 家金控單月獲利逆勢較上月成長。累計獲利來看,去 (2022) 年 9 月開始,防疫保單理賠開始侵蝕壓低去年基期,而今年擺脫此陰霾,14 家金控與去年同期相比,不但已在上個月累計獲利轉正成長 1.82%、且超越去年全年獲利。在去年 9 月表現又不佳之下,今年前三季獲利達 3394.38 億元,同比年成長幅度已拉到 8.3%,隨著去年第四季每況愈下,接下來若無意外黑天鵝,逐月的年成長幅度可望愈拉愈大,且有機會挑戰歷史次高、突破 4000 億元。

日期:2023-10-12

職場生活

超高齡社會未來怎麼自處?台北大學成立研究中心 降低世代年齡歧視、培訓高齡人才

臺北大學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於今年成立,並發行《學老誌》,於10月3日假公共事務學院辦理創刊發表會,現場邀請創刊號的作者現身說法、並專家評論、以及在地長者回饋讀後感。計有150位在地長者及北大學生參與,見證臺北大學回應台灣超高齡社會的需求,透過《學老誌》為大學在高齡化的社會責任中擔任領航,並陪伴全國50歲以上的民眾一起健康學老。

日期:2023-10-07

保險稅制

詐騙讓台灣民眾1年蒸發百億資產...壽險公會:要你解約保單、投資保證獲利肯定就是詐騙

「詐騙可說是目前危害台灣治安最嚴重的犯罪手法,去年有受理報案的約3萬多件、財損72億之多,若加入黑數,推估詐騙案應該有4、5萬件、財損百億元以上,今年的數據統計也還在增加,仍為高發犯罪手法。」警政署長黃明昭在週四的記者會一開始,明確點出詐騙問題的嚴重性。

日期:2023-10-05

保險稅制

無法預測償付能力、恐致投資變短視 該評估保險業淨值法何時退場了

(今周刊1398)被壽險業者形容為「大魔王」的ICS(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將於二○二六年上路,雖然上路時程還有兩年多,且金管會也陸續提出緩衝、在地化配套措施,但超高標準的監理規範,讓壽險業者現階段已如臨大敵,此外,產、學界也開始積極討論,當難搞的ICS上路,保險業現行監理制度中的「淨值比」規定,是否還有存在必要?

日期:2023-10-04

保險稅制

保守族資金湧向四產品 改變投資決策前須知 儲蓄險式微 懶人理財換跑道

(今周刊1398)為了降低接軌ICS(國際保險資本標準)、IFRS17(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十七號保險合約)等國際新制的衝擊,壽險業者近年來積極調整產品策略,其中,長年受到國人喜愛的「儲蓄險」,就是公認最有可能「被消失」的壽險商品。

日期:2023-10-04